文献综述例子(五篇范文)最新3篇

文献综述例子 篇1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为《鱼纹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传统鱼纹是中华民族纹饰中最重要的纹样之一,它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长、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鱼纹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语言和视觉符号之一。

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背景,将追寻传统鱼纹发展的轨迹来解读鱼纹,并为开启现代包装设计提供思路和创新。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从国内目前对鱼纹的研究现状来看,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民间传统鱼纹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从造型艺术角度的鱼纹进行专题研究的人还很少,也不深入。大部分都是对鱼纹的断代史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对仰韶半坡彩陶中鱼纹的研究。

汤池(2008)在《黄河流域的睁始彩陶艺求》中指出中国的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都是以其独特的彩陶艺术为显著特征之一。因此,考古学家和艺术家都十分关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起源和发展问题。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关于中国彩陶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直到 70 年代,黄河流域三个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现,分别向人们展示了它们独特的文化成就,特别是在老官台文化中发现了最早的彩陶艺术以后,这个问题才有了释疑的眉目。并且在彩陶装饰中经常运用鱼纹艺术。

靳之林(2007)在《靳之林现象》中指出无论是黄河还是玉米地,或是雪景,都是对大自然的歌颂,是豪放的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精神的赞美。画面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物取象”,而是“心象”寄寓于眼睛所见之形象,把对自然的理解凝固在画面上,用符号性的线条组成画面,把“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画观念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这是对中国人的自然观的传达,一种激情和精神的记录,一种“激情大写意”的画风。 作为江苏省美术出版社编辑的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之一,此书展出了靳之林从艺六十余年中百余幅油画作品,以回顾靳之林致力于民间美术研究之历程的文献。

策狄(2005)在《艺术的起原》中指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构,离不开艺术人类学的学理支撑。艺术人类学不仅要平等地看待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各种艺术;同时,还从文化整体论的角度来看待艺术。《艺术的起源》被公认为是艺术史的代表作、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集中体现了艺术史观。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起源的考察研究,初步建立起社会演进论的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框架,并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石。从艺术哲学与艺术科学的区别入手,探讨了考察人种学(艺术人类学)对于建立艺术科学的基础性作用,并对原始民族的艺术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后来的艺术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禹(2005)在《山海经》中指出本书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 2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扬建军(2005)在《装饰图案基础》中指出本书紧紧围绕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和相应的训练要求,系统而明晰地阐述了装饰图案的基本原理、特殊规律、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突出了培养学生造型基本功和创造能力的宗旨。该教材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改革成果和新的设计理念,结合对传统的、民族的优秀装饰作品的介绍,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具有明确的教学针对性和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性。

王运熙(1984)在《李太白诗歌解读》中指出代评论者对于李白诗歌,相当注意其关心政治社会现实的一面。李阳冰《草堂集序》曰:“凡所著述,言多讽兴。”即是说李白诗歌内容,针对现实,富于讽刺和比兴。这评价和李白自己“寄兴深微”的主张相吻合。后来李商隐在《献侍郎钜鹿公启》中有曰:“推李杜则怨刺居多,效沈宋则绮靡为甚。”也是认为李白诗对时弊富于怨刺内容,并在这方面把李白诗和杜甫诗相提并论。

刘庆孝(1989)在《雷圭元先生的图案学思想》中指出记得当时 器时代庙底沟彩陶装饰为主线。对其美学原 大量资料的优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弃粗曾问过一个大题目:如何学好图案?雷先生 理,溯本追源。印象最深的是,在以彩陶装饰 取精,熔化提炼。再把自己的独到见解深人浅精辟地概括了一句话——拜古人为师!为母体的“再创作”中,使我们进一步体味到 出地融入到教学之中。 真正从师于雷圭元先生是1979年,那是 我们祖先这种笔法流畅,随心所欲,毫无造 雷先生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发现一个特殊的年代。粉碎“四人帮”之后,雷老 作,自由而不逾矩的“写意”情趣和体现中国 了中国图案与太极图的关系,并从楚汉漆器恢复了学院领导的职务,并重新朝气勃勃地 风图。

黄静(2005)在《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指出现代包装设计既要有民族情,还要有国际观,唯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包装作品来。一是在设计中不要一味地只是照搬传统,要积极创新;二是我们的包装设计应在中国文化和民族根基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应更好地处理好现代包装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目前,我国的包装设计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丢失了传统图案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于文中研究了如何更好地使鱼纹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保留鱼纹的特点的同时又符合现代包装设计的时尚感。

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自清(2005)在《闻一多全集生活-新知》中介绍了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热爱祖国,勤苦奋进,追求真理,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在现实的教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走上了为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解放斗争的道路,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在新诗创作和古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思想宝库,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拍案而起”,为民主而英勇奋斗,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敬仰和赞颂。他写作的诗歌,反映民间生活,与群众联系密切。更有很多对民间生活的写照。闻一多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和榜样。

外国学者Random variable(2001)在《random signal principles》中指出人类的艺术设计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标志是用一种特殊文字或者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以其精炼之形传达特定的含义和信息。

外国学者Josep(2001)在《Adorn》Structutal packaging中指出20世纪的设计也一直以自然主义和传统的鱼纹形图案为中心。鱼纹形装饰的主要变化就是以几何图形搭配为本的装饰体系。本世纪初,维也纳、格拉斯哥和芝加哥的革新者们发展了一种崭新的现代装饰风格,即以直线、圆圈为主,甚至直线也能产生特殊效果的图案。现代主义的另外一些精英们一直对源自方形和矩形的无穷变幻非常着迷。许多设计师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创造出复杂的综合图案。

外国学者Joran(2000)在《Thinkgeek Emergency Exit》中指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具有蟾蜍和三足乌的内含,蟾蜍和三足乌在历史上分别是月亮和太阳的象征。而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就是以月和日为标志的民族,他们就是《史记·五帝本记》中黄帝之下留有姓名的昌意、玄嚣二支。庙底沟类型的遗存就是他们共同的文化遗存。本文可以说是该文的续篇,着重探讨一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纹饰上“鱼纹”和“人面鱼纹”的含义。

4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不难发现:

创造具有时代感的优秀包装,从中国文化中吸取营养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包装设计既要有民族情,还要有国际观,唯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包装作品来。

现代包装设计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形式的求新求异和只注重讲究形式的个性而忽视了对包装设计深层次内涵改造的问题,因此,对于包装设计发展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包装设计表面想象的分析中,而在于透过现象去挖掘它的本质,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和阐述升华到民族化审美的理论高度。

中国鱼纹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发展这种文化传统并在新的环境中加以发扬,如何通过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品格的认同与把握,来应对全球性的文化冲出,在当下变得异常重要。鱼纹运用于现代设计,是一种现代化的转型,也是正在寻觅话语资源的现代中国设计的财富。几千年历史的交替演变也促成了鱼纹的发展和变更,并已深深扎根于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中,并随着时代发展,鱼纹的传统思想观念已受到冲击,现代观念与传统思想的碰撞又使中国传统鱼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脉相承的过程中,鱼纹的价值性也反映在运用现代视觉语言的手法,提炼出现代平面设计更加丰富寓意与民族内涵精粹。

文献综述例子 篇2

二、文献综述

笔者以“头版头条”为关键词,以2000年一2010年为时间界限,对中国知网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权威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所有数据库进行了搜索,从搜索到的条目中经过分析筛选后得到与头版头条相关的并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共29篇,其中26篇文章主要刊发在《新闻战线》、《新闻知识》、《地市党报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其余3篇文章是优秀硕士论文。

期刊中刊登的26篇关于头版头条的文章按照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一)新闻从业者对头版头条的采写体会及业务研讨。如张建国的《百篇头 版头条新闻的采写体会》,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头条采写经历总结了自己在采写头条方面的经验以及自己在业务方面钻研的方向,给其他记者以启示;还有鲍洪俊的《“政策零距离”是头条的第一要素》,作者通过对一则头条新闻从构思、写作到修改、发表的过程,从中领悟到‘政策零距离’是头条的第一要素;还有米博华的《关于头条》;储雄潮的《吃透调找准点抬高面选好时—谈头条的发 现与写作》;宋令俊的+`沉”得下去,更要“跳”得出来—关于县市报做好工 作性报道的思考》等。

(二)以头版头条为文本来分析其所代表报纸的某一方面特征。如中国社会 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陈崇山的《从四家党报的头版头条看地方特色》 通过头版头条分析总结了四家日报因所处省份不同而具有的不同地方气质以及新闻报道特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詹正茂与付署安和写的《头版头条与经营战略—《经济观察报》与《21世纪经济报道》的启示》,重点分析了两家成功的财经类报纸的经营战略是如何通过头版头条来贯彻的;还有姜红与许超众的国家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从“斗士”到“智者”:舆论监督的话语转型—新世纪以来《南方周末》文本分析》则是通过文本分析来考察报纸的舆论监督问题。

(三)关于头版头条版面编排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有阮班慧的《浅析 同题集中/大幅图片作为头版头条的版面艺术》,作者通过对同题集中、大幅图片这两种头版头条版面编排方式的举例赏析,来获得对头版头条版面语言运用上的启示;白静文和李刚的《党报头版头条的选择和编排》,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也都给出了党报头版头条改革的建议。

(四)头版头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如学者陈力丹的《党报头条要有新 闻性》指出了当今党报头条重视宣传价值而忽视新闻价值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 建议。类似的文章还有杨秀国、王哗的《党报头条要体现新闻信》。还有吴红雨、 张扣林、甘恬的《地市党报头条改革的思考》,作者给出了地市党报改革的总思路和突破口;陈力丹、戴莉莉的《党报传统:按新闻价值而不依领导人职务编排版面》,作者从党报传统的演变寻找改革的定位,从中央对党报的指示中找寻改革动力,探讨了党报头版头条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在硕士论文方面,有三篇文章是有关报纸头版头条的。一篇是暨南大学叶芳 撰写的硕士论文《都市报头版头条研究》,作者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引入横向(与 党报和晚报相比)和纵向(都市报前后期对比)两个对比维度,对都市报自身的 特性及十年发展作了一个初步的勾勒。一篇是浙江大学甘恬的硕士论文《地市党 报头条个案研究—头条官方文本审视》,作者以《嘉兴日报》为研究 个案,也是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其头条新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矛 盾、困惑与问题,为当前地市党报的头条改革提供了变革思路和突破口。还有一

篇是河北大学蒋丽莉撰写的《新时期党报头版头条研究—以(1978- -2006)为例》,文章以30年《人民日报》日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定位进行了纵向 深入的研究,通过《人民日报》定位基本特征变化的特征分析我国党报在头版头 条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专著方面,笔者找到了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谭立谋所著的《头版头条的 学问》,2003年9月第一版。作者选择了自己采写过的头版头条97篇,每一篇都配有解读,告诉读者这些新闻被发现、提炼和拓展新闻素材的过程,探讨头条新一2-闻的特点和规律启示读者。还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郑海宁所著的《头条新闻捕捉》,1990年5月第一版。书中也是主要收录了作者采写的几十篇头条新闻和若干篇评论。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对党报头版头条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其中,新闻从业者 主要是从采编的新闻实务角度去研究头版头条,学者主要是从理论角度分析头版 头条存在的问题。而且研究内容大都只是集中于一点,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研究 的还是比较少,这也正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立足点。

参考文献

[1〕谭立谋。头版头条的学问「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3〕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许静。传播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周胜林尹德刚梅爵。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丁柏锉。当代新闻文体写作「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1冯健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0]裴显生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陈力丹。党报头条要有新闻[[J]。新闻记者,2004, (8)。

[12〕杨秀国王哗。党报头条要体现新闻性[[J]。新闻知识,2006, (1) 。

[13〕吴红雨张扣林甘恬。地市党报头条改革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8, (7)。

[14」孔祥军刘海贵。定位·标准·艺术一对党报头条新闻的理论探索[[J]。新闻战线,2003, (3)。

[15〕王首程。影响党报新闻宣传效果的因素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5,(12)。

[16〕杨涌。坚持导向正确努力贴近群众—党报头版头条新闻的选择思路【J]。新闻战线,2003, (3)。

[17〕陈力丹戴莉莉。党报传统:按新闻价值而不依领导人职务编排版面[[J]。新闻记者,2007, (5)。

[18〕陈力丹戴莉莉。党报头版:宝贵的新闻空间—《以深圳特区报》为例【J]。今

传媒,2007 (5)。

[19〕徐华西。办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一关于光明日报定位研究田。新闻记者,2001,(11),[20〕周正荣。党报姓党党报是报[[J]。传媒观察,2004,C 3 } 。

[21〕米博华。关于头条[[J]。新闻战线,2006,C7)。

[22〕袁志发。抓新闻宣传必须抓新闻研究—结合办报实践进行新闻研究的一些认识[J],新闻战线,2001,C 10}。

[23〕陈力丹,胡锦涛论宣传的党性原则与尊重宣传规律[[J],今传媒,2006, C3)。

[24〕张杰韩兴华。怎样做好深度报道—全国省市级党报深厨民道研讨[[J]。当代传媒,2007,〔6),[25]吴娴。人物通讯中主流价值观的体现[[J]、新闻世界,2009, (1}。

[26〕陈强,着力选好党报头版头条[[J]。新闻战线,2003C3}。

[28吴国瑛,试论报纸头版头条的精品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20Q0, C7)。

[29〕登荣。冲出头版头条新闻选择的误区[[J]。报刊之友,1997, t9)。

[30]皮传荣,读图时代:重庆报业的观察与思考[[J],新闻界,20Q},}1)。

文献综述例子 篇3

大学文化研究综述

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显学,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的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不少学者试图从文化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问题,于是,“大学文化”成为关注的焦点。本人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了22篇有关大学文化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均为为2002年以来发表的,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这22篇文章进行梳理,试图了解目前关于大学文化研究的基本面貌。

一、关于大学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1.大学文化的定义

关于大学文化的概念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说法,梳理研究者们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界定:

(1)文化说。从文化学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把大学文化理解为是社会主导文化的亚文化。如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由一所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构建和认同的、与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亚文化”。[1]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2]清华大学的眭依凡先生从文化分类的角度,将大学文化界定为“相对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参与其间的普遍文化而言的一种主要是大学成员参与的特殊文化,即一种针对大学特殊群体而言的区域文化”。[3]

(2)特色说。认为文化是大学中形成的一种个性,一种风格,一种特色。如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指的是大学人在大学中的活动历经历史的流变逐渐厚积、沉淀下来的风格或特色。[4]

(3)愿景说。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希望实现的愿景文化。如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最终体现为一种建立在共同愿景之上、全体师生员工由衷渴望实现的综合文化。[5]

(4)存在说。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为大学组织及其成员认同的大学组织的存在(生存)方式。[6]

(5)集合说。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集合体,是一种综合概念。如,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特殊文化,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7]

另外,还有学者从分类学的角度观察,认为大学文化具有“类”的概念以及“个体”概 念两层含义:一个层次是指关于大学的文化,是一个类的概念,表明其产生于大学,与大学相互依存,虽然与社会有密切联系,但只能生存并实用于大学这个活动的区间。„„大学文化的另一个层次是指大学内的文化,是一个个体的概念,意指某一个大学个体的文化,是大学文化个性化的一面。[8]

还有人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把大学文化界定为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学校广大师生所共同信奉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9]

2.大学文化的特征

从本人检索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大学文化的特征论述者还比较少,而且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北京大学王义遒先生认为大学文化应该具有深沉性和包容性的特征。高等教育体现着人类最高的理性思维,因此大学文化是深沉的,是代表了人类最高理性的。这“深沉”首先体现在学术上,也表现在科技创新上。大学文化的深沉性使之区别于大众文化、市井文化和俗文化,体现着高级文化层次。另外,世界是多元的,大学文化也应该具有包容性。[10]

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900余年历史的大学文化考察,认为大学文化应该具有历史性和未完成性、保守性与开放性、国际性与本土性几个方面辨证关联的特征。[11]

也有学者指出文化应该具有积淀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特征。[12]

二、关于大学文化的分类和功能

1.大学文化的分类

关于大学文化的分类总的来说比较乱,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法:

“二分”法。认为大学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大学的物质文化和大学的精神文化。大学的物质文化是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大学精神文化则是以思想形态表现出来的,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要素。[13]

“三分”说。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应该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三者的集合,融会为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文化象征、文化符号和文化力量。[14][15] 也有学者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三种类型,认为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圆圈。[16]

“四分”说。将大学文化分为四个方面的比较多。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文化应该分为物质层面、活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个层面。[17][18]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19]也有人认为应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20]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文化应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产品文化四个方面。[21]

上述分类表明,目前对大学文化的分类还有很大的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对“文化”这一概念理解的不确定性。

2 2.大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关于大学文化的作用,许多学者都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22][23][24][25]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具有神示、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26]

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多位学者都强调了大学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和凝聚功能。[27][28][29]

也有学者提出文化具有识别功能。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志,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特征成就了一些大学在林立的高校群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品牌。[30]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文化还具有开发功能和辐射功能。[31]

还有学者提出大学文化的整合功能,所谓整合功能就是大学文化作为独立的或说明性的变量,在社会不同文化交流和冲突过程中发挥着调节、融合、吸收的作用。具有整合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功能,整合和弘扬先进文化理念的功能,对城市(社区)文化的培育功能,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功能。[32]

三、关于大学文化的相关概念比较

1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社会文化

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又有不同的地方,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两个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33]

关于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34]有些学者还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相互阻隔到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过程。[35]有的学者认为理想的大学文化应该与社会文化相互沟通和交融,同时保持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批判性。[36]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大学文化包容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文化的性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处理好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沿着先进文化建设的轨道前进;其次,要努力克服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再次,现代大学文化应以自身的创造功能和探索功能,永远对社会文化保持一种超前的态势,成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社会文化。[37]

2.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

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部分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而这种精神文化就是通常人们所论述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一种价值体系,而这种价值体系正是大学理念所主要表述的内容,所以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理念。因此,大学理念居于核心位置,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理念在大学精神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里的精神文化,同样在大学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样大学文化、 3 大学精神、大学理念依次包含,构成为三个同心圆,形成三位一体的概念群。[38]

四、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现状分析

多位学者对我国目前的大学文化的现状进行了把脉和分析。清华大学的眭依凡先生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大学文化的不良倾向:一是大学文化的庸俗化,即大学趋向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甚而偏离大学组织本质属性的不良现象、不良行为有“蔚然成风”之势;二是大学文化的趋同化,即大学文化无个性无特色无批判性无创新性,为一种大学文化的清一色和一统化倾向;三是大学文化的简单化,即大学文化的肤浅性、无深度及缺乏人文性。[39]

也有学者从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大学文化的现状,认为我国的大学文化在大学精神层面,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在大学制度层面,行政色彩浓厚;在大学环境方面,大一统的实用性和单调性并存。[40]

还有学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的大学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行为文化上的“世俗化”、物质文化上的“逐利”、精神文化上的“虚无”、制度文化上的“行政化”。[41]

从学者们的文章来看,目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现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五、关于大学文化的实践与建设

对大学文化的具体实践和建设问题,不少学者试图探寻一条比较理想的路,但从检索的文章来看,大多还是停留在理论上的阐述和理想化的设想上,很少有结合具体的成功个案来论述的。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述: 1.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有学者提出应该坚持理念与实践相统

一、共性与个性相统

一、继承与创新相同一的原则。[42]也有主张应该体现先进性、系统性、开放性几个原则[8]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要坚持人本原则、校本原则、创新原则。[43]

2.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

大学文化的构建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所以有学者提出应该把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作为最基本的底蕴,在原有的积淀上继承和创新。[44]

不少学者特别强调塑造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归旨,人文关怀是大学文化的品格;科学创新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永恒追求;反映时代精神是当代大学文化的命脉。[45]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文化的精髓在于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群体意识,所以,大学文化建设一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二是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三是注重对大学的发展定位,四是要更加重视大学形象设计,五是在大学文化建构中要重视共性与个性的结合。[46]也有学者认为,重塑大学精神,关键要实现社会服务与大学自我追求的统一;要深化高校改革,建立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大学制度;要找准定位,规划发展具有可识别性的大学环境。[47]

也要学者提出,提高大学的自主性,让大学承担起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提高学 4 科之间的文理相生、文理互作水平,培植大学文化的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大学的批判精神和勇气,构建兼容并包多元化的文化范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兼顾工具理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术道德,恢复文化自信。[48]

还有学者强调,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要树立和谐的基本理念,着力树立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和形象意识,实现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大学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外部关系的和谐。[49]

3.大学特色文化的建设策略

有学者主张,要注重大学文化的特色建设,坚持崇尚学术的宗旨,避免大学发展的功利性倾向;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避免片面性;要重建大学精神家园,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创新大学的管理体制,构建公平、公正、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积极推进大学形象设计,提升大学在社会中的形象;积极推进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大学在国际学术界的指名度。[50]

4.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也有文章对大学文化存在的误区进行了阐述:

一是认识误区,认为大学文化属于学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和其他部门及一般教师无关;二是对大学文化建设概念不够明确,零打碎敲,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建设;三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方式单一,只简单地搞一些文娱活动,对弘扬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形象等较深层次的领域重视不够;四是与学校工作脱节,没有把大学文化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融为一体。[51]

文献梳理后的几点思考

大学文化是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因此,对高等教育来说,大学文化研究具有的恒常性价值,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关注的视角。

但是,通过对大学文化研究的输理,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 1.大学文化概念、内涵、外延的界定还需进一步明确

根据本人所检索的资料来看,对大学文化含义的界定,对大学文化的内涵、外延,对大学的特征,对大学文化的研究对象,都还缺乏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

2.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还需进一步科学化

从研究视角来看,目前对大学文化的研究基本还是就大学文化论大学文化,研究视角还显得比较单一,没有把大学文化放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包括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来考察,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就研究方法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自然也就谈不上独立的话语系统,大学文化的研究还缺乏方法论的指导。

3.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

如大学文化的传承研究,大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大学文化的创新性研究,合并大学的 5 文化融合研究,等等。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涵养心智和灵魂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理论和实践等诸多复杂要素的多元建构过程。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关注大学文化这一具有永恒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17][44] 班中考、黄洁。 论大学文化及其大学文化传统[J]。 江苏高教, 2002, 3: 65-68 [2][19][23]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0: 5-10 [3][16][26][39] 眭依凡。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1: 11-17 [4][40][41] 程志伟。 大学文化的现实批判与理性建构[J]。 科技文化, 2005, 5: 60-64 [5][24] 郭必裕。 文化力量与大学发展 [J]。 江苏高教, 2006, 5: 50-52 [6][11] 刘晖。 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 高教探索, 2006, 3: 29-32 [7][18][40][47] 文君、陈海燕。 大学文化的培育与创新[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2: 12-17 [8][22][46][51] 于留成 李爱民。 大学文化建构与高校可持续发展 [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4: 18-20 [9][27][33][34] 蔡汉军。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建设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4: 6-7 [10]王义遒。 大学文化要有深沉性和包容性[J]。 中国大学教学, 2006, 4: 11 [12][29][30]李宣海。 用大学文化引领高校内涵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43-47 [13] 王春。 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8: 124 [14][29][31]李志星。大学文化功能初探[J]。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7, 1: 40 [15][50] 张奎旭。 大学文化特色建设浅议[J]。 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2: 45-47 [20][21][25][43] 周亚芳。 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J]。 江苏高教, 2006, 4: 46-48 [32] 李延保。 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传承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1-10 [35] [36]廖小平。 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9: 142-148 [37] 杨柳。 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 江苏高教, 2007, 2: 127-129 [38] 苑英科、李荣。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中国电力教育2004,4:9 [42][49] 邱占勇。 和谐理念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 辽宁教育研究, 2006, 3: 28-30(1)王冀生。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 4: 5-9 [45]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觉醒与创新治校的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 8: 10-11 [48] 江树人、奉公。 全球视野下中国大学文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1: 1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