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去保护,不是破坏!
冯柏文
鸟语花香,花儿争相开放,蓝天白云,清水河流,这曾是无数人幻想的人间天堂,可现实呢,因为社会的发展,一切都随之改变,工厂排出的废水注入河水,垃圾的乱扔,废粉排入天空…这正如学者甘哈曼的话“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不知加以珍惜”,所以生态环境是去保护的,而不是去糟蹋去破坏!
如果地球是家园,那么环境便是人类生存的房子,但人类呢!就似一头饿狼,贪梦的向地球母亲索取资源,无情的破坏,使得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不应该反思吗?
现在任何一个公园草坪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保护生态环境,为更美好的生活”,这时时刻在告诫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可人类却回馈给大地无数的垃圾,人类是不打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吗?著名学家雨果也说过日大白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层夫?
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要建立生态文明的良好习惯,曾经网上有一个视频:在一艘火车上,一个老外点一套餐,他放弃服务员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从包里取出吃饭所用的叉子,盘子,筷子等,周围的乘客都笑话这位老处居然不用一次性的餐具,是不是人傻掉了。可那位老外去说出一嘴流利的普通话:“你们懂什么,这叫环保!”顿时,车厢里鸦雀无声。
这位老外陈述的是事实,中国一年制造一次性获子便要消五百万立方的树木,一年的一次性垃圾便有两百万吨,更夸张的是,火车-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便多达三百忆双,亮不夸张的说,再这样下法去,树木便会被荒漠所取什。
身为彩云之南中的一员,在这碧水蓝天下你我共同来保护这片蓝天!
地球,是一个有很多资源的世界。随着我们人类科技的进步,我们用去了许多的资源,但是,我们人类不懂节约资源的话,会使地球的资源减少……“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生态资源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这种清醒认识,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生活的时代,正面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环保已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人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掌握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种。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必需文具——纸。纸,处处可见:课本、作业本、草稿本等等,很多很多。可是,很多同学浪费纸张,乱丢纸张的行动在校园可随处可见。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从学习中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有人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人类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而且,由于没有树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极高。如此大的危害,人类怎能无动于衷?植树造林迫在眉睫。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雨量。5万亩森林贮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许多人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现在已步入夏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
当今社会中,无论在哪,公园、景区、学校随处都能见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类提倡环保的标语。但细思,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人尽皆知。但是,在我们为它的鬼斧神工所啧啧称奇时,也必须深知,绿色是生命的信使,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果地球失去了绿色,人类将再无立足之地。事与愿违,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更由于他们的无知,一场灾厄悄无声息地扑向了地球母亲,这使她满目疮痍,可人类仍不知悔改。
小区的绿化带上,放眼望去,它已然成为一块“白”化带,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撒落在上面,甚至有的业主因垃圾桶太远,将一大袋垃圾直接扔在上面,远远地还能闻到一股恶臭。
来到公共洗手间,水龙头滋滋地流着水,但“作案者”早已不知去向;电灯一天到晚都亮着,但却无人光顾;一卷卷洁白的手纸也散乱一地
再将目光移到新闻上:由于人类过度焚烧化学燃料,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南极冰盖大幅度融化,极地动物也难逃厄运,某地海平面甚至上升了多少多少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那是一个令人向往、一年四季空气清新的绿洲。绿荫环绕、丛林掩蔽的环境让在那里生活着的极少数的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可万万想不到,这一方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历史的净土,竟被一些愚昧至极的人所毁灭!希望之火被扑灭了,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也因为一些尸体未得到妥善处置,森林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树木一天一天地接连倒下透过罗布泊烤焦地皮的阳光,人们依稀可以感受到罗布泊的痛。他们在怀念,怀念昔日的牛羊满圈,绿水青山;他们在叹息,叹息如今的万里黄沙,枯树残枝;他们在渴望,渴望生命本源,生命之根。
人类啊,醒醒吧,别再执迷不悟了!看看这个世界已经多么残破不堪了!让我们一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母亲吧!维护生态平衡,重建绿色家园的行动刻不容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植树,少伐木,避免水土流失,杜绝白色污染,减少污水排放。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山高水清,万鸟齐鸣的景象必定重现!
珍爱资源
靳梓涵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养育了人类,她给予我们生存所需的一切。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日益快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一步步掠夺自然资源,使其遭受森林被毁,水土大量流失,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异常……警钟已经长鸣,环境需要我们保护,家园需要我们建设。为此,联合国提出,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守护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保护环境从现在开始,学会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我建议:
一、少砍少伐。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降噪,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卫士。记得假期跟妈妈一起看了部电视剧《最美青春》,真实讲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塞罕坝人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2017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地球卫士”奖。
二、保护水资源。虽然人人都知道水资源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资源,但是我绿色作文网们身边还是会有河水、湖水被污染的情况发生。我的家乡昆明,有着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曾经因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每年逾亿吨污水直排滇池,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高原明珠”沦落为“臭水池”,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各项治理。如今,历时20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削减,滇池水质由劣V类改善为V类。现在的滇池更是成为昆明十大名片之一。
三、我们要学会资源再生利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节约纸张,我们可以在用过的纸板背面,或空袋子、包装盒的内面画画。节约用水,收集雨水。把喷壶或水桶放在屋外的水管下面,在下过雨之后,喷壶里盛满了水,然后你就可以用这些雨水给家里的植物浇水了。再生资源,把废罐子踩扁。“我通常会把牛奶盒、铝制的易拉罐、废纸盒放在地上,让儿子把它们一个个踩扁,以利于回收,”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达利斯坦说,“这样做,不仅爱护了环境,还能满足小孩破坏东西的愿望。”节约用电、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废纸回收、低碳出行等等都是我们力所能及,为保护环境,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做到的。
为了草地更绿,为了湖水更清,为了天空更蓝,为了你我他的幸福生活,为了地球母亲,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口罩保护我们,我们来保护你
黄小珊
从2020年初开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口罩成为了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口罩保护了我们在日常的社交和工作中免受病毒的侵害,当我们出门时,戴上口罩甚至远远比戴上钥匙、钱包还要重要。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口罩也被大量生产和销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进行挑选和购买。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使用完的口罩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2020年9月,动物学家在巴西海岸发现一只企鹅尸体,解剖后发现它的胃里有一只完整的N95口罩。可怜的企鹅漂浮在大海里的口罩当成食物一口吞下。不仅如此,我也在网上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图片:鸟儿的腿被口罩的皮筋缠住,以至于影响了它的正常觅食和活动;一个河豚被口罩紧紧缠住无法脱身;一只流浪猫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一只废弃的口罩;海龟的脖子上已经被口罩的皮筋紧紧的勒出了深深的伤口……这样的图片数不胜数。据报道,每年有超过15亿只口罩最后流入了海洋。口罩保护了人类,却让更多生物的生存环境收到了威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首先,口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我口罩大多是由聚丙烯塑料和其他聚合物编织而成的,这些纤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解,但是科学家们估计,一个一次性口罩可能会向环境释放17。3万根微塑料纤维,而这些微塑料纤维可能需要好几百年才能降解,这将对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其次,口罩的大量使用而却被随意的丢弃。目前人们每天使用后的口罩还没有更好的回收途径和渠道,大多数都通过日常的生活垃圾而被丢弃。垃圾中的口罩和塑料制品一样难以分解,但却又不能再回收利用。很多废弃口罩最后和大多数的垃圾一样要么被填埋进垃圾场,要么最后流入大海。而废弃口罩所产生的微塑料颗粒也将最后分布于生态环境的各个地方。也许你会说,这些微塑料只不过是危害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微塑料颗粒渗透进了土壤、河流、海洋,动物体内也蓄积了很多微塑料颗粒,而这些微塑料颗粒最终也会被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食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还是会危害到我们自己。
要减少废弃口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我们要怎么做呢?第一,我们要合理的使用一次性口罩。在符合佩戴要求的情况下不浪费每一个口罩,减少口罩的消耗。第二,废弃口罩要按照科学的流程来丢弃和处理。我们在丢弃时可以取出口罩里的金属条,再把口罩对折后用系带绑紧,分类投放进指定的垃圾桶,由专门的机构集中处理。第三,可以创新开发一次性可降解的口罩材质,用来替代现用的无纺布口罩。
在我们与病毒抗争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小事做起,用好习惯与责任保护环境,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抹绿色,都拥有一份环保的意识。然而这一抹绿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环保的意识,更是生命中真实的体验。
小时候,我喜欢躺在外婆学校的草坪上,把这片草坪当做一张大床,把那抹绿色当做一条长长的被子。微风拂过草坪,慈祥地亲吻着那一抹绿色和躺在这一抹绿色上女孩的脸颊,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躺在这草坪上,我看着蓝天,幻想以后,嬉戏玩耍。
那抹绿,是我童年的伙伴,更是我的知音,藏着我与蓝天无言的交流,和未来的约定,跟伙伴的秘密。那抹绿,是刚刚刻在石碑上的字,清晰透亮。
后来,我到了上海。这里给了我全新的体验。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这里的车水马龙足以让我淡忘老家那并无特色的草坪。好奇、未知,充斥了我的脑袋,灯红,酒绿,吸引着我的双眼……我开始了不同的生活,忘了自己头顶是怎样一片蓝天,忘了自己无穷无尽的幻想,忘了那些与儿时伙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秘密,我,更忘了那刻在石碑上的绿。
前年,我踏进了文来校园,在欣喜的同时,脑海中对那一抹绿的回忆也被勾了起来——在与文来一墙之隔的七宝校园内,我惊喜地发现了那抹绿的大草坪。当时正值夏末秋初,草已微微泛黄,可我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赶紧与它来个“亲密接触”。我的回忆中再次出现了那抹熟悉的绿。
一转眼,我已来到这里八年半了。这八年半里,我学会了许多那抹绿不能教给我的知识、道理、技能,然而我却渐渐发现,周围的一切和我自身都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我可以给你介绍空客A380,却不知一只栖在枝头的鸟的名字;我可以熟练地给你指地铁站里盘根错节的线路,却不知路边的树叫什么属什么科的;我可以随处找到灰暗的水泥墙,却不知哪里还有我要寻找的那一抹绿。
那刻在石碑上的绿,是被尘土覆盖了,还是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的地基?
今年春游,我来到了共青森林公园。当小组里其他同学都在欣赏湖边风光时,唯有我把目光移向一抹绿色上——在繁华的上海一个并不显眼的小地方,我找到了丢失的那抹绿。它不是高架桥下那油漆似的毫无生气的绿,不是灌木丛那稀稀落落的绿,它是我梦境中那抹绿,它仿佛在迎接我,伸出它热情的手臂想要把我拥入怀中,微风拂过,把我一身灰暗的尘土色抹去。
当我的思绪从一张张白花花的试卷,一幢幢灰暗暗的高楼移到这抹绿上时,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那时,我忘了所有,只记得我自己,那抹绿,还有我与蓝天无言地交流,和未来的约定,跟伙伴的秘密。一桩桩、一幕幕地清晰地上演在我心中,和着青青的草末,缠绕在我的心头。更重要地是,我知道了,那石碑上的绿和我对于环保的。意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而消失不见,其实这份东西一直深藏在你我心里。
我相信,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份对“绿”的体验或感受,我更相信,我们生命中的绿色会为我们的城市筑起一道绿色的长城。心中有绿色,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