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xx,女,10岁,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小学二年级(2)班学生。她从小父母离异,由于家境贫寒,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父亲便到大连打工,从此郭xx与爷爷生活在一起,那年她仅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郭xx一年才能见到父亲一面,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但生活并没有把她压垮,在家里为了让爷爷农忙回来的时候,多休息一会,郭xx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学校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娜娜都是第一时间去了解、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在亲朋邻里、同学的眼中,她就像小天使一样温暖着大家。2020年初,新冠肺炎凶猛肆虐,全国各地严密防控,就在执勤人员在凛冽寒冬中坚守岗位时,一位年仅9岁戴着口罩的小女孩,忽闪着一双稚嫩的眼睛,来到了大南京洼村部门口。村支部书记邓洪兰见状赶紧去门口将小女孩带进屋,问:“小朋友,这大冬天的多冷啊,现在正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你怎么来啦?”“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我想捐钱”。邓书记惊讶的问:“你想为哪里捐钱啊?这钱是哪里来的呀?”“我要为此次疫情防疫工作捐钱,这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攒下的零花钱!”小小的脸庞上带着一缕坚定,简单稚嫩的话语,像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在场的所有人。郭xx从自己的衣服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送给邓书记,里面有零零整整的1000元,同时还有一张用白纸写着“为了抗击病毒,贡献一份力量,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纸条,字迹稚嫩。当大家看到这张纸条时候,都被这个小姑娘感动了,给值守在凛冽寒冬岗位中工作人员的心里带来了一缕温暖。经过与娜娜的交谈,这1000元是她用每年的压岁钱一点点攒下的,是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存款”,家庭贫寒的她平时根本不舍得用,但此次疫情却毫不犹豫的全部捐献出来,却没有看到一点不舍。在问到为什么要把自己攒的钱捐出来,娜娜说:“叔叔阿姨在卡口执勤太辛苦啦,我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大家平平安安。”听到郭xx小朋友暖心的话语,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心中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这1000元“存款”也是六家子镇疫情防控期间收到的第一笔爱心捐赠,这也让让严冬中执勤的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娜娜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爸爸,让她小小的身躯里充满了成人难有的坚毅。但娜娜始终面带微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立自强、诠释着爱国情怀、诠释着爱心和奉献。她说:“我并不孤单,我有爱我的家人,我很温暖。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xx,男,12岁,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他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市中小学“千名阅读之星”,获得过少儿艺术展演乐器选拔赛二等奖。作为一名鄂伦春族少年,他立志要为鄂伦春民族的发展团结进步作出贡献。一直以来,在父母的带领下他积极参加鄂伦春旗“篝火节”“伊萨人”“民族服饰展演”等民族文化各项活动,更是在学校第二课堂成为桦树皮手工艺制作的主力。他对民族乐器葫芦丝、笛子、巴乌、陶笛、口弦琴等都有一定的研究,笛子水平是学校“第二课堂”中的佼佼者,被国家一级演奏家、鄂伦春民乐大师赞叹天赋优异而收为“入室弟子”,俨然成为鄂伦春民族的小传承人。陪伴是最好的治愈,今年14岁的郑海峰,患有先天性肌无力,导致双腿肌肉萎缩长期卧床,只能辍学在家养病,没有伙伴的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今年鄂伦春旗“3。5”学雷锋,作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德xx来到郑海峰身边,耐心地与他交流,用同龄孩子的方式,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痛,向往美好生活。一天下来,两人探讨学习,交流兴趣爱好,很快打成一片,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有时间就带着课外书籍、民族乐器、玩具等来到郑海峰家中,一起学习,一起玩,郑海峰心情逐渐好了起来。今年95岁的徐殿国,是建国前的老红军,他的红色英雄事迹在鄂伦春地区广为流传。热爱祖国的德xx特别崇拜徐爷爷,成为了他忠实粉丝,课余时间就来到家中聆听老人的革命故事。经常去徐爷爷家中,带着零用钱买的水果看望他,揉肩捶背,与他聊天,了解解放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丰功伟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鄂伦春族少年,他立志要为鄂伦春民族的发展团结进步作出贡献。
王xx,女,15岁,赤峰市林西县林西二中初二年级(6)班学生。她出生在一个林西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出生后,一直与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家庭的变故,使她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更痛苦的是,王xx患有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和哮喘的疾病,常年身体遭受着病魔侵扰。就在她两岁的时候突发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疾病,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是天大的噩耗,没办法孩子有病总得治,在亲属帮助和社会的关爱下,家里筹集够了孩子的医药费,2009年,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两岁的孩子就体会到了冰冷的手术台和锋利的手术刀。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通过摘除胆器官,王xx才得以保住性命。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得渐渐长大的小泽莹比同龄孩子明显懂事的多,也比同龄孩子更加坚强。在病痛侵袭的时候,小泽莹都很少哭闹,看到姥姥姥爷为她而难过,她会强忍病痛,反而会安慰自己的姥姥姥爷。因此,她还得了一个“王坚强”称号。然而,2012年4月,感觉呼吸不畅的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又患上了过敏性哮喘,但是,在这个多病的女孩身上,你看不到一点消极和懈怠,她总是欢乐的、坚强的、阳光的。自小学以来,学习成绩和品质在老师和同学的心中根本无需质疑。上初中后,在学校的生活里,王xx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更是班级里的开心果。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其中相声是王xx最喜欢的,因为这个爱好不仅可以让自己快乐,更可以把快乐带给别人,在学校的生活里,王xx总是用她幽默的语言和段子,让周围的同学开怀大笑,哪里有王xx,哪里就有爽朗的笑声。在她说相声的时候,常年的治疗和药物作用,人们明显感觉到她因哮喘而导致的气短、虚弱,但是,她脸上仍然挂着笑容。对于自己的学习,王xx保持着近乎严苛的自律,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保持在全校的前列,不管疾病让她腹痛亦或者呼吸不畅,她依旧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没有因为生病耽误过自己的学习。她非常自律,每天除了固定的作业以外,她还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增加了课外习题与阅读,王xx说:“治疗和病痛让我少了许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我总是觉得要加倍努力才能让自己追上同学们的脚步。”人们对王xx忍受病痛仍然能取得优异成绩而倍感惊讶与欣慰。2020年年底的时候,姥姥突然生病需要住院,当所有人把这个孩子排除在陪护人员以外的时候,王xx已经做好了陪护的准备。她找到了家人向他们说了自己的决定和想法,并且安排好了自己的陪床时间。王xx的身体本来就虚弱,除了每天上课,还要到医院坚持照顾姥姥,家人看着幼小的女孩抑制不住的心疼,所以家人就劝她好好上课,不要再来了,王xx拒绝的很坚决。当她的家人询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坚持陪护的时候,王xx是这样说的:“以前都是姥姥照顾我的,现在该是我照顾她的时候了。”王xx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播音员”与“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德艺双馨中国文艺盛典”蒙东区朗诵类特金奖;取得全国艺术特长生朗诵类8级证书。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证书,让我们看到了她在与病魔斗争中坚强和上进,她用实际行动向师生们诠释了什么叫自强不息。
李xx,女,15岁,赤峰市二中国际实验学校初二年级(7)班学生。小小年纪,却已在公益路上坚持了8年。7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跟着妈妈下乡扶贫。在低矮黑暗的房间角落,看到一位和她同龄的孩子正趴在很小的方凳上写作业。看着孩子写作业的那份认真劲和黑暗环境形成的偏差,小雨桐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从房间出来的那一刻,雨桐坚定的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帮助她”回到家里,李xx翻箱倒柜,从中找出小时候穿的衣服、读过的图书等物品,一股脑把东西捐给了村里那个贫困户家的小朋友。看着小朋友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李xx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她也第一次从心底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就是从那时起,一颗热衷公益的善良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开始萌发。2015年3月,北京西城区律师协会公益委结对帮扶喀喇沁旗贫困学生。作为一名爱心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她带着捐助人走街串巷,热情行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竭力帮助受助小朋友。虽然行走的过程很辛苦,但在入户走访受助小朋友时,她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志愿者无偿贡献时间和精力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含义。从参与公益志愿活动时起,李xx开始承担协助了解家庭情况、统计发放善款、为捐助人送物资等繁杂的基础工作,一做就是六年。在她的提议下,团旗委建立了一支由小学生和家长组成的200多人的“童心志愿者团”,依靠团队的力量参与公益事业,更好的服务和奉献社会。童心志愿者团先后参加了赤峰市关注自闭症儿童万人助跑、走进敬老院、走进特校等一系列献爱心活动。童年幸福,爱心闪耀。作为一名儿童爱心团队,这支志愿者队伍无论走到哪里,都成为一道独到的风景线,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同时,也激发和释放出更多的爱心力量。2019年过六一儿童节,李xx想给一个贫困村8名贫困户家的孩子送滑板车。可是买车的时候却犯难了,文体店老板看她犹豫不决:孩子,你觉得贵的话可以少买两个呀?雨桐说:“我是想送给学校里的贫困户孩子,买少了的话,没领到的小朋友多失落。”老板惊讶地说:“哎呀,这么大点孩子都知道做好事儿呢,这8款车,我用成本价给你,有机会我也要为公益做贡献。”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在后来一次为患病儿童筹善款时,这家文体店老板主动解囊,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她带领同学开办儿童跳蚤市场,把闲置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交换或者售卖等,把攒下来的钱用作公益资金;多年来,她入社区为留守儿童做励志报告、送春联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义务做小主持人、在纪委清风专场演出中参与公益小品演出、在全国乡村春晚——雷营子主会场演出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在全国关爱环卫工人“一杯姜茶”活动日作志愿者时,她在凌晨一点起床,并在早晨四点时将亲手熬制的暖心姜汤送给忙碌的环卫工人。在2017年度她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美德少年”,获奖金5000元。得到奖金后,她将奖金设为爱心资助金,持续捐赠给一名高中贫困学生,直到其完成高中学业。最终受到捐助的学生以超出一本线60分成绩顺利完成高考。帮助他人,做一名公益宣传员,对于李xx来说不再是口号,而是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何xx,男,16岁,乌海市第二十三中学(145)班学生。他一出生就被鉴定为少见的先天性髋关节双侧内翻、锁骨不连接、漏斗胸,走路困难、易患疾病,身高比同龄人矮半截,还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因为走路姿势特别,调皮的同学嘲笑他是“小企鹅”。不只是这样,他的母亲在他10岁的时候也成为了残疾人,还没有灶台高的何xx生平第一次拿起了铲子,晃晃悠悠地站在小板凳上炒菜。当他把加多了水的米饭和有点糊的柿子炒鸡蛋端到妈妈面前时,小花猫一样的小脸儿、满是水泡的小手儿让妈妈心疼的落泪。几年过去了,何xx几乎会做所有的农家饭,手擀面、油烙饼、烩酸菜等都不在话下。家里没有洗衣机,奶奶眼神不好帮不上忙,爸爸又经常外出打工,患病的妈妈一个人洗全家人的衣服又很吃力,小小的何xx也试着自己洗衣服。由于先天性锁骨不连接,肩膀畸形,提东西使不上劲儿,对他来说泡在水里的衣服就像石头一样沉重。爸爸到田里打农药,何xx主动要求帮忙,当他用残疾的肩膀背起沉重的雾化器,没走几步就头晕恶心、汗流浃背。一天的工作让他浑身疼痛、难以站立,可是他却没有告诉父亲。村里有位70多岁的赵二子老人,儿女都在外地,无人照料。何xx一有空就到老人家里帮忙。帮老人铡草储备牛饲料、提水饮牛、加固棚圈、换灯泡甚至缝补衣服。老人家的电视数据线断了,他帮忙接。老人家的门窗玻璃松动了,他找来钉子给及时修好。担心老人孤独,一有时间,何xx就到老人家给老人读报纸、讲故事,陪伴老人。老人家距离镇上的药店远,不方便买药,他利用上学的机会帮老人带回去。到了春节,他还到老人家帮着贴春联,打扫卫生。村里的杨大爷家水管坏了,他主动去帮助修理;老人家的玉米还没收回家,他主动去帮忙脱粒、晾晒、装袋,送回家。在搓玉米时,由于坐的时间过长,做过手术的髋关节疼痛难忍,他却坚持把活儿干完。何xx的同班同学刘振海不小心撞破了头,他主动把同学先扶到宿舍,又送到医院。在医院里他给同学打水、敷毛巾、盖被子,照顾同学一直到出院。担心同学落下课程,跟不上进度,他还抽时间为同学补课。同学赵芮博是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不想上课,不愿交朋友,经常一个人偷偷落泪。老师的开导、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陪伴都始终不能融化她心里的冰块,还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何xx主动到赵芮博家里帮助她走出心里雾霾,还经常陪她打篮球、给她讲笑话、教她洗衣服。为了帮助赵芮博树立生活的信心,他分享自己的故事,教会她坚强面对生活。在何xx的帮助下,赵芮博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还会主动和同学们交朋友,大家都觉得像是变了一个人。何xx说,他要做一名老师,要让像他一样有困难的孩子开朗起来,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