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短文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通用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整体感知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阅读,如放录音、教师范读、齐读、散读等。
可以分组进行朗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中美感。在阅读中可以思考如下问题:
1、课文中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你读了课文,吧、是不是觉得济南的冬天如作者所说,是“暖和安逸”的?为什么?
3、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手法?
活动二:深入理解
本文可供欣赏的部分很多,如观察角度的选择与变化,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集中欣赏几个重点语段,以收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欣赏时,一定要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把注意力放在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上。
活动三:联想拓展
古今中外写冬天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开拓视野,拓展思路。
可以采用诗文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搞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布置作业: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此题意在借鉴课文的写法,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要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二要有具体的景物描写;三要让语言变得精彩生动。
(一)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用‖将文段分为三层。①②③④⑤⑥
2、本段写的内容是。
3、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好像日本看护妇D.实在是太秀气了
4、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5、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
6、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7、从本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济南冬天具有什么特点?哪句话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8、这是一个精美的写景片段,请你从动词之美、修辞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情感之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二)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第一段开头和结尾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写法?
3、作者为什么要写城外的景色?
4、选文两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5、第二段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6、你所在的地区冬天是什么特点?请用四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一)
1、①|②③④⑤|⑥2.小雪后小山秀美的景色
3.D4.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5、比喻、拟人画线略
6、秀气这里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7、温暖;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8、(动词之美如顶字、镶字、穿字等;修辞之美如比喻拟人的写法;色彩之美如山腰的光和色的描写;动静之美如对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动态描写;情感之美如对雪后小山秀美的赞美之情。)
(二)
抒情;表达济南冬天由衷地热爱和赞美之情。
想象和联想3.因为城外是济南的一部分,为了使画境更美。(意近即可)
从城内到城外的空间顺序。
5、卧字用得好。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小雪乖巧、安闲的情态。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2、 学情分析
对于老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他的作品《猫》,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5、教学难点:
1)、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2)、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石家庄的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同时教师也点到了济南的冬天与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处,给学生以提示。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 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更加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有更热烈,有更多的感受与同伴分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谁来说一说,文章围绕“济南的冬天”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顾全篇,尽快让学生走进文本,为后面赏析课文做好准备。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围绕中心话题,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生赏析济南山、水
接着作者又写了济南的山、水,现在请四组同学的代表分别上台给我们介绍作者笔下的山水,其余同学把书合上,从画中,从同学的复述中感受济南的山、水。
1、第一张图片:阳光下山景图。
请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板书:阳光下的小山:温晴
2、第二张图片:薄雪后山景图。
请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
提问:济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
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
3、第三张图片: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问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中心话题。
课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点: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 特点。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定性的说到某一部分。教师深入学生回答,与之展开深入对话,有机结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二、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师引导: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教师作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将语文打开。
①推荐阅读:《沁园春.雪》
三、作业。
1、背诵整篇文章。
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记录下今天的收获。可以采用诗歌、文字配画等形式。
3、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向书的世界引领,激励着学生种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种子。
四、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课后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济南()绿萍()
宽敞()澄清()
二、看拼音,写汉字。
bì
1、小明一()上眼睛,就会想起那位可怜的老奶奶。
chǎng
2、你应该向大家()开心扉,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
jǐ
3、他的老家是山东省()南。
三、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 )人。(地点)
2、《济南的冬天》中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3、老舍用饱含深情的笔,从( )( )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济南的冬天。
四、读句子,想一想表现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十二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冬日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文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好的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有序。先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景物描绘中,不但运用了大量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句,更在词语选用方面十分讲究,把自然景物描摹得极富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学中,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着重通过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而感悟文中描绘冬景的精妙,感悟用语的精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但面面俱到的讲析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充分的感知课文,探究作者写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去阅读理解同类的文章。在教学上安排2节课的时间,其中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欣赏景物描写方法。第二课时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当然,在开课之前,不忘告知学生,一切的答案你们那里,即由学生之口道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答案,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学生在解读文本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自信。这样,他们已不仅仅在感悟自然之美、文字之美了。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们敢于积极主动,敢于去自由发挥想像的翅膀,展开合作探究课文,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
作家介绍,课下注释已有,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不必再去赘述,瞎耽误学生的时间。生词教学也可在学生朗读过程中解决,不必过于追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知、能目标:
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5、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赏析
情、价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说说本地冬天的气候、景象。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让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大家知道吗?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作勾画。
2、点评。
三、自读、朗读,整体把握。
1、边朗读(学生模仿范读,大声朗读),边勾画生词,查工具书,准备朗读比赛。
2、帮助老师将课文科学合理的分成四个任务块,并说明你这样分组的理由(为下节课分组研习、讨论做好准备)。
(第一自然段为一组,第二自然段为一组,第三四自然段为一组,第五自然段为一组。按照:冬天的特点—山景—雪景—水景层次。)
如果程度较好,可以进一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脉络:
小山摇篮图
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雪霁初晴图
空灵水晶图
3、学生推荐重点生词。着落、髻儿、镶上、水藻、贮蓄、澄清
4、小组内交流。
5、集体交流。
四、朗读、感悟:
1、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2、自选段落,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何选读该段。自己是用何种情感朗读的?如何把握的,你认为自己读到了什么。
3、学生点评。
4、大家公认的优美段落齐声朗读。
五、布置任务:
课下按组分工,搜集资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熟练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文句。
第 二 课 时
一、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1、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2、互动、研习该句的妙处(修辞、选词)。
3、小组内形成共识,并推荐出发言的代表。
4、如果任务提前完成,可以帮助其他组解决问题。
5、教师巡视、指导。
二、集体讨论,教师点拨。
第一组:预设
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接着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再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最后把济南与整个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这主要运用了_____手法。
(北平,没有风声;伦敦,响晴;热带(指新加坡),毒晒;北中国,温晴。对比)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删去,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3、文中的“毒”“响亮”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毒”是厉害的意思,“响亮”一词,一般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根据上下文判断,在此处是指“晴朗得刺眼”。
4、想想看,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呢,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特点有“没有风声,响晴,温晴。”明确:总特点是“温晴”
第二小组:预设
1、想想,文章怎样由写总特点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阳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第三小组:预设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
3、“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4、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点拨:
1、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
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2、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全段的朗读要求: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都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5、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6、总结:薄雪覆盖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远山;是张小水墨
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
检查: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进行答题。
①全段的层次划分是: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④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⑤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第四小组:预设 研读第5自然段: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绿和清亮,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3、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即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写水色:
提问]
三、总结:
1、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2、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3、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四、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五、作业设计:
1、写一段文字描写你家乡的冬天,并能恰当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写一段描写校园景色的文字,要求运用上面学到的观察方法。
3、课后练习第一、2题,第二大题。
六、附件材料: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附板书:
没有风声
总特点:温晴的冬天
响晴
济南的冬天
阳光下的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山
小雪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碧绿
水
清亮
毒晒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①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②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③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资料助读】友情提示: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摘录到课文里。
1、关于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2、主题解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情”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献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济南(
) 镶(
) 水藻(
) 贮蓄(
) ....澄清(
) 着落(
) 看护(
) 发髻(
) ....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 意义
响晴:
设若:
秀气:
贮蓄:
澄清:
空灵:
3、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意感受文章要点,并给文章划分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课文,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 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这一特点的呢?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读全文,用心感悟
1、你能从中提炼出四幅画来吗?请给这四幅画各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四幅图的?分别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记得把这些东西以批注的形式写在课本里)
3、四幅图画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在文中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与延伸
朱自清先生赞美春天,老舍先生赞美济南的冬天,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导学点一:揣摩精美语言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笔下的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清亮如水晶。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用了不少满含温情的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 比如: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请你从文中再找出两句你最喜欢的这类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导学点二:精彩语段品析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第④句描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间的美景 5、“秀气’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赏析句子: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按____________顺序,从_______到_______,层次分明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层次的景物
8、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点三:拓展与延伸
1、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情辞恳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素淡雅致的远山、澄清透绿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你获得哪些写作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丹有语:“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只要用心观察、体会,我们家乡的冬天同样是美丽的,请你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写在日记本中) ★ 拓展阅读
阅读《叶子时期的梅》,回答下列问题。
叶子时期的梅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流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 :“你认识它吗?”
(11)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 1. 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⑧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4分) 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__________梅到________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
4、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作者赞叹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请结合全文谈一谈,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意义?并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你的认识和感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济南的冬天
★ 课前预习 1、略
2、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3、略
4、温晴、慈善 6、略
★ 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
一、
1、温晴。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赞赏它是个“宝地”。
2、描绘了济南的山和水。分别表现了山的秀气与娇媚和水的澄清与多情。
二、1、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济南冬天的水色 2、略 3、略
4、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感情)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树尖上顶着一髺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导学点三:拓展与延伸
略
第二课时
导学点一:揣摩精美语言
略 导学点二:精彩语段品析 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雪光、雪色、雪态
3、树尖上的雪 顶着白雪的树
4、山色 雪下草色 5、美丽而柔弱
6、拟人,将薄雪比拟成害羞的少女,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照射下小雪的神韵。 7、空间方位 上 下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8、济南冬天小雪后的秀美景色 导学点三:拓展与延伸
1、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不仅确切的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而且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这段情景交融地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运用修辞d.情景交融 2、略
答案:
1、(1)最安宁的阶段(2)最年轻富有的辰景(3)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4)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2、找、赞(或寻、懂)
3、“我的心事”所指的是——我是特意来看无花的腊梅的,看看它的长久与佳美。
4、“长久”体现在从深春到晚秋(第五段中,联系上文,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佳美”体现在青枝交错、碧叶婆娑,不需要寻求和赞赏、不需要记取和安(第八段,联系下文)。
5、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句子:“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 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6、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强烈反差,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
7、本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喻人。文章以梅喻人,含蓄地告诫人们,我们每个人也如同这样一丛腊梅,也应固守自己的本色,做到无所谓显露,无所谓隐藏。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初步培养感悟散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多方面地写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们不说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嚣热烈的夏天、金色辉煌的秋天,单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说燕京一带冬天雪花的特点,“瀚海阑干百丈冰”是描绘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风中带刀,云南的冬天饱含色彩。而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讲学,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了十几国的文字,产生较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23个剧本,小说《无名高地》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三、朗读,感知全文
1、弄清字词 济南( ) 伦敦( ) 镶上( ) 奇迹( ) 宽敞( ) 看护( ) 贮蓄( ) 水藻( ) 髻儿( ) 响亮: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与上文“响晴”意义相近。 温晴:天气温暖、晴朗。 出奇:特别、不寻常。 安适:安静而舒适。
慈善:原指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贮蓄:存放、积存。
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思考以下问题
1、济南的冬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对比的写法。 ①没有风声(和北平比)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②没有重雾(和伦敦比)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③没有毒日(和热带比)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益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2、济南冬天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暖和安适
理想境界
济南的这些小山的地理特征决定的: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 水(水色)
4、济南人对济南冬天什么情感?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了人们对济南冬天的真切留念,也洋溢着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全文结构图(板书)
一、(1)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⒈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⒉雪后的山景。 ⒊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重点段落,赏析文章语言
一、速读全文,说说济南的山。 ㈠山有什么特点
山:⒈阳光朗照下的山景——可爱。
⒉雪后的山景——秀气。 ⒊城外远山——淡雅。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
㈡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妙在雪光雪色雪态) ①雪光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②雪色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③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了雪动人的形态;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2、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由高到低,自上而下,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写景顺序:
移步换景: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由高到低)
城里——城外(由里到外)
㈢重点研读:水色图
1、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水的暖
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②水的绿:
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用拟人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③水的清、亮: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2、作者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
(板书)
水: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
三、探究
1、“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代的是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作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和开头的“宝地”相呼应,又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2、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四、赏析语言
㈠修辞手法用的好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 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㈠复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见书54页) 定义: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其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 变成”等联结,有时不用喻词。其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 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 着一髻儿白花。
比喻的条件: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 作用: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 拟人
见书57页 定义:
作用:使物人格话,使描写生动形象。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温存体贴的抚慰,从而给济南人们带来温暖。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㈡词语用得妙
1、 顶:因为在树尖上,这点明雪少,位置高
2、 镶:因为“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远远望去山尖积雪犹如给蓝天划了一道银圈,用“镶”就恰如其分。
3、 露:因为有的地方雪厚点,山被覆盖着,雪薄的地方草色就只有显现出来了,这与下文的“花衣”照应。
小结:本文是写景的典范。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五、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