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3篇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篇1

一、基础部分(24分,除标明分数外,其余一律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造诣(yì) 诓骗 (kuāng ) 辛苦恣睢(zì ) 怒不可遏(è )

B.参(cān)差 襁(qiǎng) 褓 恪(kè)尽职守 锲(qì)而不舍

C.狡黠(jié) 留滞( zhì) 生活拮据 (jū) 成吉思汗( hàn )

D.栖(qī)息 汲取 (jì) 重蹈覆辙(chè)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脑羞成怒 黎明署光 巨星勋落 鞠躬尽瘁

B、一代天骄 舐犊情深 涕泗横流 格物致知

C、良师益友 不屈不饶 气吞斗牛 刻骨名心

D、涉世未深 度德量力 无与沦比 轻而一举

3、默写(8分)

①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② ______________ ,背灼炎天光。

③ 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④ 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⑥《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养。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5、下段文字的语序被打乱了,正确的语序应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 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

② 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的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③ 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

④ 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汽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 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开展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8 分)

书 名 作 者 你熟悉的作品中某个人物 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①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3 分)

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 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50 字以内)( 3 分)

=

③ 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2 分)

二、阅读做题(46分,除标明分数外,其余一律2分)

(一)

①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A)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②为什么呢?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④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⑤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⑥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⑦孔子说:(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7、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③-⑥句阐述的共同道理是_______(填写原文语句序号)

9、选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本段的观点提供一个事实论据。(3分)

10、文中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你认为该怎样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阿元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句格言,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原因之二是在失败之后人们需要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但阿元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自我安慰当然不错,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未必有效。

其实,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比如说项羽,从江东起,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垓下之败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因为他自杀了。还有李自成,现在的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战胜满清,过足当皇帝的瘾,但最终他被杀掉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人的失败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他们失败之后就死了,根本没有机会。那么咱们就举一个失败之后没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有两次致命的失败,一次在莫斯科,一次在滑铁卢。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差不多,因为拿破仑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欧洲的公敌。就像俗话说的,双拳难敌四手,好虎难顶群狼,拿破仑的两次失败都是败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联合上,一代天骄拿破仑最终是死在了圣赫勒拿岛上。

以上的例子充分地证明,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说失败的当事人要能正确认识失败,合理评估自己。

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推销员在谈到他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推销《幼儿百科全书》时对一家人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他又对那家的孩子说:“小朋友,你随便问我一个问题,看我怎么从书上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是:“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这个推销员说,当时他是面红耳赤,只能收拾起他的书,灰溜溜地走了。

从这次经历,这个推销员总结出一个经验,话不能说得太满,牛皮不能吹得太爆,从而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个故事说明了,如果你对于失败能够有个理性的分析。那么失败为成功之母。

而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失败,不能合理评估自己,失败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败。

要想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要对错误有合理的分析之外,还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项羽的对手刘邦,和项羽交手,从来没有打胜过。最惨的时候,他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全都被项羽抓起来了,项羽还威胁说,如果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爸煮了,当饭吃。对此,刘邦的反应是,我们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如果你要煮你爸,你就送一碗给我吃。

虽然刘邦的话有点耍无赖的意思,但正是他永不放弃的勇气才让他在一次次大败之后又站了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代强汉的开国皇帝。

所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并不是要否定这句名言,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对于这句话没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运用,很可能会让这句话成为逃避失败的借口,成为一块不敢正视失败的挡箭牌。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证明此论点,主要采取了 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

12、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需要哪些条件?

答:

13、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据“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被杀”、“刘邦打败项羽成为开国之君”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证明“失败和成功之间绝对没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一分论点的。

B.第三自然段中拿破仑的例子显得多余,应该删去。

C.作者通过否定名句“失败是成功之母”,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名言的道理。

D.“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格言被人们广泛认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失败,另一个是在失败之后需要用它来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灵。

14、如果让你与作者辩论,你坚决捍卫“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点,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回答15~19题。

命题人心语:当心情蒙上阴霾,心灵迷失方向,请叩响灵魂深处的琴弦,用爱拂去沉重与忧伤,用阳光晾晒阴冷与无奈。因为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5、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16.16.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地位尴尬, 滋生仇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17、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8、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19、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四)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A 或( )以为死 B 度已失期 ( )

C 安知鸿鹄之志( ) D 为天下唱 ( )

2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辍耕之垄上 B. 诚以吾众

之次所旁丛祠中 固以怪[]之

C.多闻其贤 D.佣者笑而应曰

其真无马邪 人不知而不愠

2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4、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呜”等办法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卜卦的人要他们“卜之鬼”,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C.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大楚兴、陈胜王”的信念和起义队伍的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D.为了制造革命舆论,争取群众的支持,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25、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 (50分)

请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温暖,给予人希望;温暖,给予人动力;温暖,给予人成功。温暖是无形的,温暖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当你失望时,温暖是否让你得到了希望?当你气馁时,温暖是否让你得到了动力?当你失败时,温暖是否让你得到了成功?温暖,是一剂万灵药,你无时无刻不需要它。有了温暖,你才会感到世间的光明与欢乐;有了温暖,你才不会感到失落与孤单;有了温暖,你才会更自信以及笑对明天!

请以“温暖”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 半命题作文: 最让我______________的人

要求:将标题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1、A

2、B

3、

①人比黄花瘦

②足蒸暑土气

③鸡声茅店月

④叶底黄鹂一两声

⑤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B

5、③⑤④②①

6(1)3分。引用名言正确,1分;能正确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整体表述流畅,用词准确,1分。 (2)3分。介绍书名、作者得1分;准确表述理由,能简述故事梗概,介绍主人公,评价人物或读书体会等给2分。(3)2分。采访的礼貌用语1分,提问1分,提问符合“好读书,读书好”的主题。

二、阅读(46分)

(一)7、(3分)首先应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8、A; 9、道理论证; 可举居里夫人等忘我工作的事例

10、略

(二)11、失败并不必然就是成功之母 举例论证

12、要想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要对错误有合理的分析之外,还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毅力。

13、D14、略

(三)15、“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6、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17(1)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2)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18、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意思接近即可,2分)

19、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意思接近即可,2分)

(四)20、或:有的人 度:估计 安:怎么 唱:通“倡”首发

21、A

22、扶苏因为屡次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24、D

25、课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经过而《过秦论》则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及结果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篇2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括号内)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选择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狼藉(jí) 汩汩(gǔ) 踌躇(chú) 骚动(shāo)

B.忸怩(ní) 唾手(chuí) 俨然(yǎn) 隘口(ài)

C.牝马(pìn) 伛偻(yǔ) 窒息(zhì) 厮守(sī)

D.彷徨(háng) 蛊惑(gǔ) 颓唐(tuí) 蹂躏(lìn)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鹤立鸡群 骸人听闻 粗制滥造 任劳任怨

B. 千山万壑 众目睽睽 肆无忌惮 油嘴滑舌

C. 相形见拙 沧海桑田 深恶痛疾 美味佳肴

D. 慷慨大方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世外桃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

D.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体现迷恋雪景的并非作者一人,从侧面表现出作者观赏雪景的痴迷程度。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下列作品人物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林冲—倒拔垂杨柳

B.《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智救“星期五”

C.《骆驼祥子》—祥子—拉车北平城

6、与下面语段的空缺处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远古的时候,世界上没有文字,没有笔,没有纸,自然也就没有书。我们祖先采用堆小石头或者以绳打结的原始办法来记事。 后来,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5 千年,中华民族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把文字刻画在乌龟壳和牛骨头上边,这就是甲骨文。 。这样一来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书——甲骨书、青铜器书、石碑书和竹简书等等,也有人把它们称为是我国最原始的书。

A.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镌刻在石碑上、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B.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铭文、碑文和毛笔字。

C.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镌刻在石碑上、撰写在竹简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

D.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就在青铜器上、撰写在竹简上、镌刻在石碑上,于是就有了碑文、铭文和毛笔字。

二、理解(Ⅰ)(12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共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下面四个选项中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主要写梦境,梦里不忘杀敌报国,再写由梦境跌回残酷的现实,表现词人年老体衰的无奈。

B.词的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年老仍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

C.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化,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陆游的'这首词则代表了当时少数人要求恢复中原的愿望,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D.本词充分表现了陆游要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满腔热忱,是他中年隐居后现实主义诗词中的代表作。

8、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再现了词人当年为国杀敌,远大的抱负,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风姿。

B.“胡未灭,鬓先秋” 体现词人一种沉痛,抑郁,无奈地悲愤及满腔的爱国热情。

C.“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中借用班超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得封侯、徒劳无功的境况,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D.“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每小题2分,共8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② 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成功是不断思索的成果。不能想像,他在每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③ 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于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定要勇敢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④如今,我们生活在强手如林的新世纪,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而道远,不思索行吗?

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僵化的生活。一生中只知道吃饭、睡觉,而不会思索的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

⑥生活中需要思索!

9、上文的论点是:( ) (2分)

A.生活中需要思索。

B.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

C.青年更需要思索。

D.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10、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借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提炼出文章的观点。

B.第②段中作者举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例子并引用《论语》来证明观点。

C.第④段联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最后一段重申观点,既强调了思索的重要性,又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11、 上文段落正确的划分是:( ) (2分)

A.①/ ②③④/ ⑤⑥

B.①/ ②③④⑤/ ⑥

C.①②③/ ④⑤⑥

D.①②/ ③④/ ⑤⑥

12、下列各项,如选作本文补充论据,最恰当的是:( ) (2分)

A.居里夫人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了“镭”。

B.司马迁忍受酷刑,是为完成《史记》写作。

C.刘翔刻苦训练,终于获得成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Ⅱ卷:非(共7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三、阅读积累(12分)

13、课内默写(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树欲静而风不止, 。(季羡林《永久的悔》)

(2)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5)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句词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句词是“____________ 。”

(6)《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 。”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的句子是:“ , , 。”

14、课外阅读积累(2分)

(1)斯是陋室, 。(1分)

(2)请写出一句激励人们发奋读书的名言(或诗词)(1分)

四、阅读理解(Ⅱ)(24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15~18题。(共10分)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山岳潜形 潜: (2)则有去国怀乡 去:

(3)至若春和景明 景: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16、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7、选文第二、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各是什么?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语调?(4分)

答:

1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2分)

(1)范仲淹: 。

(2)欧阳修: 。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共14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新 课标 第一网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9、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3分)

答:

20、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21、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答: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答:

22、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答:

五、(40分)

23、请你按下面的要求,任选一题。

1、 同学们,回首成长之路,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星星),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燃得璀璨而美丽。那星子,或许是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滑过,但它所闪耀的光辉却会永远与你相伴。请选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成长岁月吧!

请以“如星子滑过夜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否则扣分。

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

请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C 2. B 3.B 4.C 5.A 6. B

二、阅读理解(Ⅰ)(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7. B 8. C (二) 9. A 10. C 11. B 12.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阅读积累(12分)

13、(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子欲养而亲不待

(2)佳木秀而繁阴

(3)学诗谩有惊人句

(4)黄发垂髫

(5)夜深千帐灯

(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4、课外阅读积累(2分)

(1)礼轻情义重(1分)

(2)略(1分)

四、阅读理解(Ⅱ)(2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5、(每空0.5分) (1)隐没 (2)离开 (3)日光(阳光) (4)探求

16、(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分)

(2)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1分)

17、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4个采分点,各0.5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8、(1)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1分)(意思对即可)

(2)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1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19、 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给分)

20、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21、(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2分,意思对即给分)

(2)“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2分,能品味出其中一点即可)

22、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3分, 语言通顺1分,联系实际1分,言之有理1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篇3

第一部分(19分)

1、原文填空(5分)

①《渔家傲》词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的一句是

②《长相思》中直搅得词人心烦意乱、连思乡梦都做不成的景物是

③《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一句

④《送别》中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的一句是

⑤《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最能展现童真童趣的一句是

2、(8分)

①《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家的经典之一,共有篇,分为、、三类。(2分)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③《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2分)

④《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2分)

3.语言的创新与运用(6分)

①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2分)

③“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字中有趣的斐波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17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分)

①形貌昳丽()②窥镜而自视()

③王之蔽甚()④期年之后()

2、文段选自《》。《》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为篇。(1分)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3)能谤讥于市朝

(4)虽欲言,无可进者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窥镜而(2)自视,(3)又弗如远甚。

(4)令初下,(5)群臣进谏,(6)门庭若市。

5.本文共4个自然段试给它分层并概括段意。(用“/”划分层次)(4分)

①②③④

层意:①

6、第二段表现了邹忌怎么样的性格?(1分)

7、课文使用了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例。(4分)

记叙文阅读(14分)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4]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的外表和的心灵。(2分)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的赞歌。(1分)

6.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阅读(8分)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就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融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袭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4]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3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周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一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续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的结构。(2分)

议论文阅读(12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

3.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

③_______________。(1分)

4.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第三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在22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碗中。沙子一点也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父又倒了一盅(杯子)水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笑着问。

徒弟无言以对。

这个小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呢?请以“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不要离开文中所说的满这个范围。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3、①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一条银河;如果一颗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意思对即可)

③示例:任意相邻的三个数,第三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第二部分:

文言文:7.如: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内容略,见原文。)

记叙文:

1、老师像妈妈。2、美丽、纯洁。3、a处表现杨老师羞恼(难堪、生气)的心理;b处表现杨老师对恩师怀念、感激(崇敬)的情感。4、①老师的眼泪;②老师的教诲(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或:老师那慈母一样的爱。5、爱。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从“自信”、“乐观”、“宽容”、“豁达”等某一方面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均可。

说明文:

1、酸雨的危害。2、①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举例子。4、能紧扣上文,并且是总结性语段,即可得分。

议论文:

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举例论证3、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4、“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如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5、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6、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或打破砂锅问到底,有坚持不懈地探索精神的人。7、答出人名及事情得满分,只答人名或事情各得2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