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优秀5篇)

龙坝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篇1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沙县龙坝乡中心完小肖慧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如何在语文课中解决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研究,现浅谈我的拙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具性淡化,人文性悬乎

很多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以为课堂就是学生(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的天下,捕捉大量材料,脱离文本的发散,把语文上得没有语文味,只是在课堂热闹上下功夫,就以为很成功,而实际上课后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听课的老师很激动,但也容易忘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了,使人无法适从,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开了,这需要教师多反思。

2.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余永正老师说:“小语姓语,阅读姓阅,没有充分的读,就很难称为阅读,要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审美,在读中把握整体。”在读中与文本的作者交流思想感情,体会人文熏陶,这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只有抓住词句的重点,抓住文本教材的运用,引导学

生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才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与文本作者交流的目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生怕有哪一个知识点没有讲到或者害怕学生分析错误,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学生朗读不准确或语气理解方面出现错误也不加以矫正,不教会学生怎样去感受、品读,怎样透过字、词、句、篇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二、对策

1.遵循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学习语文的规律是熟读、精思、博览、多写,而教学语文的规律则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老师们试想:讲多了有用吗?要把握好这个规律就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1)课外阅读必须指导学生方法,读书时好的地方要多读,多体会,摘抄;读书时,要想作者是怎样写的,怎样表达的;读书时想作文,读多了,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是样写对话、怎样描绘、怎样刻画;多读书,读好书,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抓写日记,一两句话不少,两三段不《·》多。只要是学生真实想法、真实感受,就应该鼓励,以此让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再让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作者是怎样记人,叙事,衬托、描绘的,哪些字词句能引用,还有要大胆鼓励学生在对话中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

2.正确区分公开课和常态课

公开课和常态课既有区别,又有共性。其区别在于,打个简单的

比方,常态课是家常便饭,可口,简便,好做,对身体更好;公开课、优质课是宴会,色香味俱全,难做,但耐人品味;公开课可供人们欣赏,但只是展示自己的优秀的一面,往往也容易体现自己的不足。常态课更真实、更朴实、更扎实,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篇的训练上,而公开课是不能做全的。不过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要善待自己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和蔼,还要严厉,当然这里指的严厉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做不到爱每一位学生,因为有的学生的确不可爱。但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教师千万不要体罚学生,善待学生就是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教学才会取得成功。

(2)重视朗读。教师要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才能走进课堂,如果老师都读不好,学生怎能读好呢?即使备好了课,没有读懂也是失败。讲解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乃至于感动。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作具体指导。无论是指名读或齐读,教师都要在读前提出明确要求,读后按要求检查。

3.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有的教师要么重读写而轻听说,要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美其名“个性教育”。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只有利用语文的手段,无时无刻地顾及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不能墨守成规。对课文的思想意义,不能只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就满足了,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

深入,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

总之,认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使用教学方法,遵循规律,就能上好语文课。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人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上好语文课的目的。

2014年 4月30日

小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2

简报

第二十四期

xx小学xxx年xx月xx日

加强交流在研讨中进步

——记xx、xx两校教研交流活动

2014年12月3日,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为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教研气氛,以研促改,共同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xx小学、xx小学教学交流会寨甘寨小学隆重举行。

活动为期为一天,早上是听课,参加活动的全体老师第一节观摩了xx小学的王xx老师执教二年级古诗《回乡偶书》,王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诵读古诗的指导,通过范读、划分节奏、自由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第二节课,xx小学陈xx老师献上《分数的初步认识》,陈老师教学教学理念新,以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折纸来搞清什么是分数,最后陈老师把分数带回生活之中,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三节课,xx小学的xxx老师用《赠汪伦》这首古诗和大家探讨了古诗的不同切入点和教法,从诗人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诵读、表演走进诗意,出色的完成教学。

下午,研讨活动中两校教师不拘形式、畅所欲言,对三位教师所授之课从内容、教法、学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

深入浅出的点评。xx小学xxx校长这次教研交流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作了阐述。提出了“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该怎样走进古诗教学”两个话题让大家研讨。教研员xx老师就“校本教研希望老师全方位参与”发了言。希望甘寨小学多多帮扶土寨小学,促进校点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这次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达到了教师互相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将以这次教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为我校本教研的进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篇3

同课中碰撞,异构中精彩

黄金中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执教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我校于10月20日——11月25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展开了“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在保证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研讨,听课节数达到10人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认真反思,并撰写了心得。

周惠琼老师在心得中写道: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发现我还有需要学习的地方,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很广泛的涉及到历史、地理、自然、生物、科技等等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底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旁征博引、解决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王娟老师在心得中写道: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无异于一次营养大餐,让听课的我们大开眼界!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能见背后的磨课和推敲,简直堪称千锤百炼的课型!每位老师有每位老师的特色,真的是各有千秋,值得学习!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熊秋芳所上的“范进中举”,他的本课侧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会在人物描写时抓动作、抓神态、抓细节!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可爱的肢体动作,让孩子们时不时的在哈哈大笑的轻松气氛中,感受吴敬梓讽刺大师的语言艺术!从周明星老师身上我体会到:上课不求面面俱到,抓住一点,上扎实训练到位,就很好了。

朱蓉老师在心得中这样写道:听完视频课后,我在思索什么情况下学生学的最好?不少课堂给出了答案: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时,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所以,我们的课堂策略应多些服务,激励、建构、引导、帮助等词眼,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扎实的课堂,平实的课堂,丰实的课堂。

总而言之,本次 “同课异构”的观摩活动,让我校教师加深了对“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形式的感性认识。老师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体现出教师不同的个性与魅力。同时,让我们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过程中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策略,看到了教学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此,特别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的平台。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者的理想。这样的学习活动必将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同课异构”的碰撞与精彩中,师生能一起体验由迷茫、混沌到澄澈、练达的成长过程,一起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一起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黄金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4-11-21

小学语文教研简报 篇4

小学语文教研简报

第二期

城口县教师进修校康中菊2014年3月26日

认识到位行动及时

本月17——18日,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在重庆市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礼堂组织举办的“小学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得到了我县基层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8个单位选派了教师参加研讨会,庙坝一小,治平小学,龙田小学和河鱼小学等学校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参加学习以示对活动的高度重视。治平小学回校后及时组织汇报,交流经验,谈体会,表决心,使外出学习培训不再流于形式,让培训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简报进行宣传(简报见附件)。龙田小学唐雪飞校长回校后立即写了学习体会,并上传至教研部门(教研员已向《城口教育》推荐)。

附件:。治平乡中心小学简报

简报

(第四期)

治平乡中心小学2014年3月20日

走近名师 学习名师

2014年3月10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市级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2014年3月16日,校长又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市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交流会,2014年3月20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培训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反馈了本次外出参观学习的信息,并浅谈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参加学习的老师纷纷表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辜负学校领导的苦心。校长表示今后还将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宽广的大道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目前经费运作非常困难。但在教师业务培训上校长从不吝啬,在开学初就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训模式,让更多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开阔眼界,力求打造一支“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全新教育观念、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勤于钻研、勇于开拓、团结和谐”的青年教师队伍。

小学教研活动简报 篇5

胡州小学教研活动简报

(2014年)

根据县进修学校教研工作会议精神精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唱响了“抓常规,练实战,求实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旋律。本次教研以小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为切入点,以关注学生的兴趣与习得为核心,通过学

校的工作展开了一系列大型的教研活动。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研讨活动成立是由我校校长挂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深入各校,狠抓教研活动的落实,这次大规模的教研活动得到强有力的部署。

在研究课的安排上,本次活动要求各校领导和教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教学校长牵头,组织集体备课。既是一次教学开放,更是一次现场研讨的学习机会。老师们针对每一节课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每一位听课和上课的老师都自觉受益非浅。整个准备的过程,对老师来说就是一次勤奋的较量,智慧的考验,是老师快速进步的机会。

二、全员参与,全员交流

本次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专题讲座、上课和案例反思、总结。教师参与面广,所有教师全部要上推门课,让每位教师都能展示自己的课堂。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准备,筹备。我校举办了教研活动研讨。教师参与度广,每节课后,各课题组负责人都与执教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三、专题研讨,务求实效

1、年组为单位的主题研讨活动。

围绕主题研讨方案,各年组根据中心校确立的研讨专题,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研讨,专题涉及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数学问题生活化、读写结合、解决问题策略、单元复习策略、英语教学等各方面。通过研讨,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有了明晰的认识。

四、教学展示,初显成果

课堂教学展示是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动态了解高效课堂所必需环节与步骤,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促使各村小校长投身于听课评课活动之中,一举两得。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借鉴、实际教学展示,效果良好,初见端倪。

五、问题与不足

1、加强学习,勤练内功

从学生精彩的回答和教师单一的评价中深深体会到要不断学习,勤练内功。课堂上,学生大胆的想象,敏捷的思维,独特的见解让课堂为之一亮,让精彩纷呈出现,可教师的评价置后,单一平淡,降低了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学生与深层次的理解,感悟擦肩而过。适时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机智的处理课堂生成需要教师深厚的内功,厚积而博发,学生精彩的影响提醒老师们需要博学,需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学科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得以应手。

2、贴近学生,精益求精

青年老师有他的优势,在教学手段,收集信息,如教师的素质方面都有很好的展示。自制课件,标准的普通话,教具使用,都体现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对教材、教参的挖掘还欠缺,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反应预设不够,导致课堂上教师反应迟纯,评价滞后。

3、追求卓越,贵在平时

课堂展示、是老师展示自己水平的一个舞台,通过展示,或许能看到进步,但要上一个新台阶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操练。经过无数的量变才会有质的飞跃,平时不断反思,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有进步,才能一点点提升。部分老师平时教学随随便便,公开课、时再来认真准备,即使真有精彩,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4、科研为本,以研促教。

在本次活动中,部分教师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日常储备明显不足,教学环节设计依然陈旧,不切合实际。课堂教学的独创性、可操作性、创新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学习、借鉴、交流、论坛等亟需加大力度。

六、努力方向

以研讨为契机,加快步伐,与时俱进,本着“简约”的理念,去聆听、去欣赏。在实践·反思·交流中成长。教研组长是领头羊,教研组团队是追推器,主题教研是风向标。有了主题,教研组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教研组长、教研团队、主题教研“三力合一”,将促使教研活动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

胡州小学

2014年7月2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