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吧,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
很久以前,在非洲干旱的土地上,由于常年少雨,很多树木都枯萎了,几乎每年都有禁不住阳光暴晒而死去的树木。
绿玉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拼搏着。她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自己。于是,她首先变小甚至脱去了自己的'叶子,就像一位少女脱去了满头秀发。因为脱去了叶子,就可以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叶子怎么进行光合作用呢?为解决这一问题,她冥思苦想……
热风摇动起她光秃的树枝,发出凄惨的摩擦声。她从摇动的秃枝上得到了灵感,把秃枝变绿,让它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经过逐渐的改变,她成功了。
独树一帜的绿玉树,又成为病毒和害虫侵害的最大目标。为了自卫,她又在自己的体内制造了有毒的乳汁,病毒和害虫尝到了乳汁的厉害,再也不敢靠近她了。
坚强而又适时地应变,让绿玉树从远古走到了今天,又使她从非洲走遍了世界。人们送给了她很多美誉:绿珊瑚、龙骨树、神仙棒……
笨人捞豆
隋朝时候有个人,他用大车拉了一车黑豆上京城去卖。这个人吃力地拉着车走啊走啊,到了灞头,他一不细心踏上了一个土坷垃绊了一咬。这下子不好了,他身后的车也失去了平衡,翻倒在地。那满满一车黑豆也全部被倒进了水里。他从地上爬起来,看着水里的黑豆发愁了:这么多豆,一个人要捞到什么时候啊!想了一会儿,他决定回家去,叫家里人来帮他一块儿捞豆子。于是他不再多研究,撇下车和豆子就走了。
这人刚一走,灞头上的人议论开了:“他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呢,这么多豆让水冲走了多可惜,不如我们拿回去吧。”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吵吵嚷嚷地捞豆子,不一会儿就全给捞走了,一颗也没留下。
不久以后,那个运豆的人回到了翻车的地方。水里有上千只蝌蚪在追逐嬉戏。这人以为这就是他的豆子,想要下水去捞出来。刚一下去,蝌蚪明白有人来了,转瞬间就全都游散了。这个人奇怪极了,呆呆地站了半天,怎样也想不明白。他叹着气自言自语地说:“黑豆啊黑豆,就算你不认识我了,离开我跑开了,我怎样会也不认识你了呢——怎样你忽然间就多出了一条尾巴!”
这个笨人确定事物总是想当然,却不根据事实来作科学的分析,自然也就无法明白事情的真相。这样办事情当然是不能成功的。
樵夫在山上砍了一堆柴,柴堆旁放了一根扁担,扁担上挽了一盘绳子。
柴对扁担说:“你长得好帅耶!又直又光亮。”
扁担说:“你过奖了,其实你也不错,不过没经过加工,你这是原生美,说不定将来还会被加工成比我好得多的器具呢!”
“借你的吉言。”柴看了一眼绳子说,“你身边那细小的家伙是啥呀?”
扁担说:“那是绳子。”
柴说:“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软的。软骨头,连腰都伸不直,难看死了。”
绳子听了笑笑说:“少见多怪了,等一下你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樵夫用绳子把柴紧紧地捆了起来,用扁担挑上柴下山了。一路上柴被捆得疼痛难忍,心想:这不起眼的绳子能把我捆成这样,真是个意外呀!
七月流火,在一个酷热的正午,老式的四套马车载着一家贵族,正经过一段满是流沙的上坡路。
马儿此时已经筋疲力尽,车夫尽管想尽办法,也只好让车子停下。车夫跳下车来,和仆人一起用鞭子抽打马,但车子还是一动不动,于是车上的贵族只好都跳下车。马车虽然可以动了,却是慢慢吞吞往前挪。
正巧一只苍蝇飞过,见人有难它岂能袖手旁观?于是苍蝇挺身而出,声嘶力竭地嗡嗡叫,绕着马车团团转。它忽而使劲咬马的脑门,忽而在马的鼻子上空盘旋,忽而又坐到马车夫的坐位上,忽而离开马车来到人群中,而且逢人便诉苦,埋怨谁也不帮助它,总之是一刻也没有停歇。
此时,仆人们慢吞吞地跟在车后面聊天,家庭教师跟贵族太太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贵族老爷对此不闻不问,借口找些蘑菇就跟侍女钻进了松树林。苍蝇仍在对着大家嗡嗡叫,说为一切操心的`就只有它自己。
马儿这时已经休息够了,一步步挣扎着把车子拖上了平坦的大道。
苍蝇这回高兴了:“噢,谢天谢地,请大家各就各位,祝大家一路顺风!至于我可累得够呛了,让我休息休息吧!”
【寓言故事的人生感悟】有些人到处都想露一手,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地方,也爱帮忙瞎折腾。1
我家附近,有一个古池。池里有许多青蛙。
池的一面生满着芦苇。芦苇的对面是一行杨树。宁静的夏天,灿烂的云霞象琉璃一样的时候,那芦苇,那杨树,那云彩,映在池中,一切都像比实际还美丽似的。青蛙在池中终日毫不疲倦阁阁阁地叫着。随便听着,那不过是阁阁阁的叫声。实际那是青蛙在热烈地演讲啊。
其中,有一头躲在芦叶上的青蛙,像老先生那么的神情,正讲着话。
“水为什么而存生的?那是为了给我们青蛙去游泳的缘故,虫豸为什么而存在的`?那是为了供给我们青蛙做粮食的缘故。”
“对呀!对呀!”池中的蛙一起叫喊。映着云霞草木的池面,几乎尽是青蛙,所以那赞成的呼声当然是很大的了。
这时候,白杨树下睡眠着一条蛇,被那阁阁阁的一片闹声惊醒了。蛇仰起头来。倦眼惺松,向那池中看一看。
“土地为何而有的?为是产生草木而有的。但是草木为何而有的?那是为了给我们去居住而有的。因此,大地一切不是都为我们青蛙而有的吗?”
“对呀!对呀!”
那条蛇听见那第二次赞成声时,身体便象鞭子挺直起来,轻轻地蜿蜒到芦苇丛中,眼睛仔细窥望着池中的情形。
那只躲在芦叶上的青蛙,还是张开着嘴滔滔不绝地讲演。
“天空为什么而有的?为是要悬挂那太阳而有的。但是太阳为何而有的?那是为了晒干我们青蛙的背脊而有的。因之,整个天空不是都为了我们青蛙而有的吗?”
“水呀,草木呀,虫呀,土地呀,天空呀,太阳呀,既然都是为我们青蛙而有的,那么包罗万象都是为我们青蛙而有的这个事实,实在毫无疑虑了。”
“为了我们而创造全宇宙的神明,我们不得不方分感谢,我们要赞美那神明哪!”
那只青蛙,弹出了眼睛仰望着天空,张大了嘴说:“我们要赞美那神明哪!”…… 这样说话还没有说完,那条蛇忽地伸出头来,将这只滔滔演讲的青蛙衔在嘴里了。
“阁阁阁,不得了啊!”
“鼓鼓鼓,不得了啊!”
池中的青蛙们正在惊惶万状之间,那条蛇衔了那只青蛙,又蜒入芦苇中,不见了。这次的骚乱,真是自从这个池开辟以来未曾有过的事件。我象听见其中年轻的蛙哭泣着道:
“水、草木、虫、土地、天空、太阳,都是为我们青蛙而有的。但是蛇呢?蛇也为了我们而有的吗?”
“是呀。蛇是为了我们而有的呀。如果蛇不来吃,青蛙一定要繁殖起来了。繁殖了,这个池沼——这个世界就要狭小起来了。因此,蛇是吃我们青蛙的。被吃掉的青蛙,是为了多数的幸福而牺牲的。是的,蛇是为我们青蛙而有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我们青蛙而有的。我们要赞美那神明哪!”
这是,我从一只年老的青蛙嘴里听到的回答。
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现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作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灭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代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毫光可鉴。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一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寒鸦与鸽子
寒鸦看见一群不愁吃喝的鸽子舒适地住在鸽舍里,便将自己的羽毛全都涂成白色,跑到鸽舍里,与他们一起过活。寒鸦一直不敢出声,鸽子便以为他也是只鸽子,允许他在―起生活,可是,有一次,他不留心,发出了一声叫声,鸽子们立刻辨认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将他啄赶出来。寒鸦在鸽子那里再也吃不到食了,只好又回到他的同类那里。然而他的`毛色与以前不同了,寒鸦们不认识他,不让他与他们一起生活。这样,这只寒鸦因想贪得两份,最后却一份都没得到。
这故事是说,人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贪得无厌,最后会一无所获。
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用两手去捕捉它。蝎子举起它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的对待他们才可以。
骄傲的梅花鹿:
森林里住着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它老是到处骄傲地炫耀自己的`漂亮。
一天,万里无云,梅花鹿又在骄傲地炫耀。见到小羊,它说:
“嘿,看你这么多毛,丑死了,你要剪毛了,哈哈!”小羊无话可说,梅花鹿心满意足地走了。见到小猫,它又说:“哈,小猫,你的腿太短了,看我,四肢多么漂亮啊!”小猫气得直跺脚。
于是,小猫和小羊决定展开“复仇计划”,结果森林里没有动物跟梅花鹿玩了,它不知道大伙儿为什么都不跟它玩了,它依然到处炫耀,直到有一天,小兔告诉它:“我们不跟你玩是因为你到处炫耀自己的美丽,还挖苦别人,所以我们就不跟你玩了。”梅花鹿听后,回家好好地反省了自己,于是它在森林广播站说:“我不该到处炫耀,我们各有各的长处,也有短处,我不应挖苦小猫和小羊,请你们原谅我。”
最后,大家都和好了,森林里时常能听见动物们欢快的笑声。
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有,山羊妈妈要出远门。可它出门前却犯了愁,不带小山羊去吧,小山羊—个人呆在家里它不放心,带去吧,又不方便。忽然,它想起了仨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故事。于是,它就一个人出去了,临走前还叮嘱小山羊不要关门。
山羊妈妈出去以后,大灰狼真的来了。它看见门开着,以为屋里一定有一张大网,不敢进去,就跑了。山羊妈妈回来看到小山羊没事,非常高兴。第二次,山羊妈妈又要出门。它还是按照上次的计策办,结果小山羊被大灰狼吃掉了。
山羊妈妈气得把《三国演义》撕了个粉碎。隔壁的`猴子大叔耐心地对它说:“你再看看(仨国演义》,诸葛亮只用了空城计,而你却用了两次,计策当然会被别人识破啊!”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我是百兽,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明白,天地已经命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貌,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明白他对自我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样,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此刻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细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可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我,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我还不自知呢!
所以,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终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之后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大热天,小猪抱个大西瓜,高高兴兴回了家。小猪拿把小刀,在西瓜上开了个三角口,又用刀尖戳了三角瓜皮,一看,瓜瓤透红透红的,尝一尝,可甜哩!
小猪到河边去洗澡了,准备回来痛痛快快吃西瓜。屋角一只老鼠钻出洞来,看见了大西瓜。它连忙回到小洞口大喊,许多老鼠钻出洞来了。可是,西瓜这么大,洞口那么小,怎么滚得进去呢?有只老鼠摸了摸胡子,说:“你们瞧,西瓜上有个三角门儿呢,咱们把里面的瓜瓤挖出来运回家!”
老鼠们很快拿来了箩筐和铁铲。挖的挖,挑的挑,扛的扛,等小猪洗好澡回来,捧起大西瓜,眯起眼朝西瓜上的三角口看看,“奇怪,西瓜里面全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忽然,它看见地上有许多乱七八糟的脚爪印,心里明白了:“哼,又是那伙贼老鼠干的'!”
小猪急忙跑去找邻居老黄猫,请它帮助捉老鼠。老黄猫给小猪出了主意。小猪回到家里,拿起一瓶香油,朝西瓜的三角口里一倒,又在老鼠洞口滴了香油,就爬上床假装睡觉了。
老鼠们在家里吃西瓜,忽然闻到香油味儿。“呼拉”一下子,全出了窝。一只老鼠摸到大西瓜跟前,轻声喊:“快来,香油在大西瓜里呢!”另一只老鼠说:“准是那个傻小猪看到了空西瓜,气昏了,把它当成了大油瓶!”老鼠们爬上西瓜的三角口就钻,一会儿,一群老鼠就全都钻进去了!
小猪悄悄地下了床,走到西瓜前,抓起那块三角皮轻轻地往三角口上一盖,抱起了西瓜就朝门外跑。小猪一口气跑到了河边。“扑通!”一声,把西瓜扔进河里。一只只老鼠全喝饱了河水,淹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有时候,自作聪明才是最愚蠢的行为,不要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傻。还有做人千万要懂得知足,贪心的后果就会像故事里的小老鼠一样,没有好的结局的哟!
防冻手的药:要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
解析: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有一天,一个牧童在小溪旁边痛心地唱着歌,那凄凉和悲苦的歌声诉说着他的不幸,诉说着他无法挽回的损失:前不久,他心爱的小羊羔被邻近的大河冲走了。
小溪听到牧童的哀歌,非常同情这个牧童,忍不住心中愤怒地说: “贪得无厌的大河啊,你为何这般凶狠!你若像我一样清澈见底,一览无余那有多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清清的河水,看到被你残酷吞食的生灵。你应该为此感到羞耻,你应该赶快干涸。”
“命运如果赐予我这么多水,我就要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用我的溪水去滋润那山谷、草原和平川。在我流经的地方,我一定小心地轻轻流过,细心地保护那里的每一幢房屋,每一棵树木。两岸的生灵将为我赞颂和祝福,我会使山谷和平原的万物繁荣昌盛,而决不伤害一草一木,我只会给大家带来幸福,决不会留下任何灾难和痛苦。我将是一条强壮而平和的溪流,一条善良、正直的小溪流。”
小溪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它深信自己所说的一切。
没过多久,小溪两边山峰上乌云密布,倾盆大雨。随后,山洪暴发,小溪一下子变成了大河,顿时,往日小溪那温顺柔和的。性格不见了,到处看到浊流横溢、汹涌澎湃,击荡着河岸,冲垮了堤坝,百年的老橡树也被冲倒,树枝断裂的声音震耳欲聋。甚至原来受到过溪水同情的那个牧童,也和他的羊群和房屋一起被肆无忌惮的溪水无情地吞灭了。
小小的溪水平静而清澈,潺潺的流水悦耳动听,都是因为他水量不足,才显得温柔可爱。
名不虚传
薛道衡是北朝时代的人,他的诗作得很好,闻名于当世;所以,常常有慕名的人前来求教于他。
有一次,齐国邀请他前去观光,因为当地的人民过于热情,他不忍拂逆他们的好意,就一向这样在那住了下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正月初七,也就是俗称的人日,薛道衡就在这一天作了一首纪念人日的诗。这时,齐国有个慕名者前来拜访薛道衡,看到他作的诗,就念着头两句:“立春才七日,离家已半年。这是什么诗呀?”那个人失望的问,“人家都说薛道衡很会作诗,但这首诗中说的是什么话呀?看来只是虚有其表,被人误传罢了。”那人说着,又接下去看后面两句诗:“人归落雁,思发在花前。”这时他不禁大加赞赏,点点头说道:“薛道衡的诗果然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的成语,就这样成了恭维之词,它本来是指一个人既然有了名气,必须会有些本领,绝不会是虚传的。此刻则广泛的被运用,只要看到别人有好的表现,都会用“名不虚传”这句成语来夸赞他。
雕住在沙漠里。沙漠里没有泉水和森林,雕于是飞得很高,在高空盘旋,为要望见它所要望见的东西。它望见东方有渺渺茫茫的无边无际的大海,北方有郁郁沉沉的连绵几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的忽飞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平铺着像天鹅绒一般的绿地。
雕于是往东海去汲水,去时五千里,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回时也是五千里。往北方森林去采伐树枝,来回也各有五千里,晚上也回沙漠住宿。它往西方和南方去旅行,每天都飞一万里,晚上必回沙漠住宿。
雕这样实在太忙碌、太辛苦了,所以东海说:“这么急忙忙,又何必呢。多在我头上飞翔一会儿罢,看看我的领土,测览浏览这儿的风物。我的领域可不小,还有很别致的岛屿和各种希奇古怪的`龙鱼海兽。你爱暴风雨么?等一忽儿,他们就来了,也够你瞧的。晚上,在海边的无论哪一个岩穴里,你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
但是雕回答说:“再见!我明天再来罢。”汲了水,在海上飞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忙自我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齐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最终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十分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从前,森林里有一匹马,它非常骄傲自大。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和它玩。
有一天,马去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一只小狗挡住了它的去路。马生气地说:“小狗,快走开!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匹马,不管是什么马,都不可以和我比。而你呢?你算哪根葱!你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小狗,任何小狗都能比得上你。现在快点给我走一边去,别再让我看到你!”小狗听了,没说什么,就跑开了。“看来这只狗根本就不敢和我比!”说完,马大摇大摆地走了。
第二天,马听说小白兔跑得很快,和乌龟比赛还赢了。马就跑到小白兔家门口,叫道:“小白兔,听说你跑得很快,你敢和我比一比吗?”小白兔听了,放下手中的红萝卜,和马比起来。虽然小白兔跑赢了小乌龟,但怎么可能是马的对手呢?结果,马当然赢了。
这下,马更觉得自己了不起,更看不起其它小动物了。
一天,骆驼听说了马的骄傲自大,于是,它对马说:“你敢和我在沙漠里比一比吗?看我们谁更厉害?”马心里想:“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向我挑战?在这个森林里,没有谁有我厉害,看我不打败你!”
刚开始,马跑在前面,觉得很轻松。骆驼呢,慢吞吞地走着,一点也不着急。马心里想:“哼,跑得这么慢,还敢向我挑战。”不一会,马渐渐地受不了了,沙漠可不比草原,马的优势发挥不起来了。而骆驼,还是慢悠悠地走着。又跑了一段路,马觉得自己快渴死了,它不得不停下来,向骆驼求救,骆驼把它带到绿洲,让它喝够了水,才把马带出了沙漠。
自那一次后,马再也不敢说自己了不起了,它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当然,也会有短处。所以,它再也不敢骄傲自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见一老农赶着驴子,驴欲啃路边的小麦,农夫喊:“尽想好事。” 随手轻轻地给了驴一鞭。驴慢悠悠继续前行。见此情景,心羡老农——他太幸福了。
“尽想好事”,好事成真当然是幸福的。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那就做个梦吧:做个无忧班主任。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 ”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从前,一个小王子出发寻找幸福。大巫师告诉他:“幸福是一只青色的鸟,有着世界上最美妙清脆的歌喉,找到了之后得马上把它关进黄金做成的笼子里,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幸福。”
他带了一个黄金笼子上路。小王子抓过不少青色的鸟,但是总在放进黄金鸟笼后,鸟便不知为何死去。他知道,那不是他所要寻找的幸福。
后来,黄金笼有些旧了,小王子也不再年轻。忆起远方的双亲,小王子回到自己的王国,才发现人事已非。国王和王后早在他离去后没多久,就因为过度的悲伤及思念而相继过世。
小王子落寞地走在荒凉的街头,忽然有人拉住他的衣角,那是一个发鬓斑白的老人。“大巫师!”小王子认出了他。“王子,我对不起你,当初不应该鼓励你去找寻青鸟。”老人哽咽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件物品,“这是国王及王后临终前要我交给你的。东西,希望你好好珍藏。”
小王子一看,原来那是国王为幼时的自己雕的一只黄莺。小王子把木鸟紧紧地抱在胸前,十分懊悔。突然,怀里的木鸟动了动,叫出了声音,小王子一呆,一不注意,就让黄莺给飞走了。那是幸福的青鸟,而他却来不及将它放进黄金笼。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的青鸟到底在哪里?有人曾经向一位贤哲请教什么是幸福,哲人说:走得动,吃得下,睡得香。而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曾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幸福很简单,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偏要像那位小王子一样,放弃身边的幸福,去寻找一个不存在的假象。其实,幸福就像一只青鸟,它会轻轻地停落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只是有些人没有看到它,甚至吓跑了它。幸福其实不在远处,它就在你的身边,你的手上,只要你有一颗细腻温柔、易感动且善于发现的心。
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专,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寓意: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古人说的精诚专一,确实是我们做事的。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能够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我想你必须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从前,有位非常迷信的老太太。她对神爷一类的东西,可恭敬呢。要叫她听见你对爷说些不恭敬的。话,非骂你八辈子先人不可。
一次,她抱着一个瓷器爷回来。一小伙子看见说:“老奶奶,你买这个泥巴爷多少钱呀?”老太太一听,嘴都气歪了,骂道:“你妈哩,这能说买的!只能说请的。要叫爷听见,惹怒了爷,看我不把你嘴打歪!”说着拣了个棍子打来,把这小伙子吓得一伸舌头,拔腿就跑。
又一次,老太太又抱着个泥爷回来,恰好又叫那小伙子碰上了。这回小伙子学能了,便说:“老奶奶,这次你请这个爷得多少钱哪?”老太太一听,就气愤愤说:“再别说了,这些个野人,就这么大个屁泥人,就要了两块多,可把我坑死了。”
脸盆里养着两条鲫鱼:扁鲫鱼和胖鲫鱼。
扁鲫鱼不愿坐以待毙,使劲地蹦跳。“啪”地一下,跃出了脸盆,落在地上。
胖鲫鱼说:“等死是死,出去也是死。这里有水,我何不先享受享受,而非要跑出去找死?”
扁鲫鱼说:“我不知道我的努力能不能给我带来希望,也许半途中我就会遇到危险,死在你之前。但我决不愿意像你那样只顾眼前利益,安于现状,坐等宰杀!”扁鲫鱼说完,便继续使劲地蹦跳。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每向池塘边靠近一步,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突然,来了一群鸭子。其中一只发现了扁鲫鱼,衔起它,想一口吞下它,可是因为一下咽不下去,就衔着它向外边跑。其余的鸭子一哄而上追了过去。
脸盆里的胖鲫鱼听到鸭子们的脚步声,庆幸地说:“我幸亏没出去。”
鸭子们冲进池塘,你争我抢起来。扁鲫鱼一下落进了水里。它就这样因祸得福,获得了自由。
这时,胖鲫鱼被一个带着刀的人拿到池塘边来。它望着水中自由自在的扁鲫鱼,心里真是追悔莫及。它不知道扁鲫鱼是怎样脱离危险的,但它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危难中,消极等待是不行的。只有努力,才可能有出路。
月亮对太阳说:“请你谦让一下,让我也辉煌辉煌吧?”
太阳想:“有了我,月亮的才华被埋没,应该让月亮显露一下才华。”于是,太阳笑着答应了。
月亮有了显露才华的机会,它把清辉洒满了世界。
星星对月亮说:“请你谦让一下,让我也表现表现吧?”
月亮想:“有了我,无数的星星得不到显露才华的机会,应该让它们显露一下才华。”
于是,月亮笑着答应了。
众多星星有了显露才华的机会,争相闪烁着自己的光亮,空中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这时,那千万颗星星好像在欢呼月亮的伟大。
黑夜对星星说:“请你们谦让一下,让我也威风威风吧?”
星星想:“月亮能给我们一个显露才华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给黑夜一个显露才华的机会呢?”
于是,星星们笑着答应了。
黑夜得到了这个机会,把黑暗笼罩了世界,世界在黑暗中恐慌,呼救。
太阳听见了呼救声,急忙匆匆赶到,驱散了黑暗,并且非常不高兴地对星星说:“你们真糊涂,在邪恶的面前,怎么能随便谦让呢?”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齐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就就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之后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就就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那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就就是人怕虎还就就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比较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就就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就就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就就是要断言我就就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期望君王必须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就就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鱼国国王
有一条十分大的鱼。这条鱼粗暴、骄傲、不讲理,总是欺负小鱼们。“我是世界第一大鱼,是鱼国国王,小不点让开!让开!”他大声喊骂着驱散小鱼。所以小鱼总是提心吊胆。好吃的食物被大鱼独自霸占,使的他又胖又壮。相反的,小鱼们时常饿肚子,变的'消瘦不堪。有一天,渔夫撒下网捕鱼,被网进网内的小鱼,纷纷自网眼逃走了。最终只剩下大鱼被抓到。并且就这条大鱼,便把鱼网塞的满满的。“哇!好大的一条鱼啊!”渔夫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小鱼们也高兴的跳起舞来。
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你们的食物多了难道不会长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