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既又既又造句】
“既”和“即”是两个字形和读音都相近但字义却不同的字。
“既”部首为“艮”读ji第四声,释义为(1)已经: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2)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当运动员,就要刻苦训练。(3)书面语,完、尽的意思:食既。(4)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都有之:既高且大|既聪明又用功|既要有周密的计划,也要有切实的措施。
“即”部首为“卩”,也读ji但读第二声,字义为(1)靠近;接触: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2)到;开始从事:即位。(3)当下;目前:即日|即期|成功在即。(4)就着(当前环境):即境生情。(5)书面语,就是:荷花即莲花|非此即彼。(6)书面语,就;便: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7)即使:即使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时完成任务。
事实上,从造字之初来看。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在六书造字中,“即”和“既”都属于会意字。
甲骨文中的“即”字,是一个跪坐的人,正面对着一个盛着饭食的容器,准备享受美餐。《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即,就食也。”所以“即”的本义是“即将、将要、就”的意思。因为就要吃了,所以也引申为“马上”的意思。如:即将,立即。经进一步引申为“登上”如即位。还有“那就是”之意。《左传 ·襄公八年》中:“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而“既',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跪坐在容器前,吃完饭了,回过头去,就要起身离开了。所表示的意思就是“吃完了,完成,已经。”如:既然,既而等。
《礼记·玉藻》中提到:“君既食。'意思就是“大王已经用过饭了。”《论语·季氏》中也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说法。
在今天的方块儿汉字中,我们仍能看出一个是面对食器,一个转头背对食器的样子。所以我们在用这两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这两个字的字形来辨别字义,不要相混淆了。
即和既,字音似乎相近,前者念jí,后者念jì,区别虽不大但毕竟还有。它们在具体使用时有什么讲究?这看似十分浅显的问题却仍值得一议,因为时下不少人对此并未真正弄清楚,该用“即”时用成为“既”,而当用“既”字却又错成了“即”。
即,当动词用时有接近、到的意思,如“若即若离”、“可望不可即”、“即位”等;当副词用时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发”、“招之即来”、“闻过即改”等;当连词用时可组成“即使”和“即便”词组;当介词用时表示动作行为靠近之处所、环境等,相当于“就着”,如“即席演说”、“即兴赋诗”等;当名词用时表示目前、最靠近说话的时间,如“成功在即”。
既,当副词使用时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示已经,如“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二是既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既高且大”、“既聪明又用功”、“既有计划也有措施”等。既作连词用时表示“既然”,如“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做就要做好”等。
即和既的形、音、义均不同,不能混用,如“即使”不能写成“既使”,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的“既……也”句式中,“既”不能写成“即”。
有一例——某招待所在报纸上登出的出租广告中说:“即可临时居住也可长期包房”,这里所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把握住“既……也”句式中既的正确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