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教育篇(最新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6篇成长教育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成长教育 篇1

“独生子女现象”,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独生子女教育”,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97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迄今已经25个度春秋,也就是说已经产生了整整一代“独生子女”,并且第二代独生子女群体也正在逐步产生。2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细胞从多子女的大家庭模式演变为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421结构的典型小家庭模式。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价值结构、社会运行机制、文化、消费模式、教育模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必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延续,对未来中国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此,对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研究和教育研究便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并对改进独生子女教育带来启迪。

一、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

1、独身子女成长的时代背景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在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繁荣、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使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拥有比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优越得多的生存环境,这一切都给独生子女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经济和社会正在走向复苏的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物资的极度匮乏和文化的极度荒漠中走出,从而造就了他们终生的痛苦与遗憾。因此,当他们一出生,一种补偿心理就无形中释放在他们的身上,这种补偿无论是物质还是知识都是慷慨和迫切,这就注定了他们在成为“小皇帝”、“小太阳”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父辈未了的心愿和未实现的梦想。

当他们读书求学的时候,中国经历了思想的混乱——在传统文化被破坏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基础上的价值和道德的重建;经济起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们在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时又被要求为国家、家庭、个人学习拼搏;他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的时候又要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们在接受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又要面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代独身子女陆续长大成人。

2、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背景

1979年第一批独生子女出生后,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开始从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家庭事务的主导也从“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逐步向“星系”结构转变,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父母、祖父母绕其运行的“星系”。于是,“小太阳”、“小皇帝”也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度娇宠、无限满足也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也被当成顺理成章。“要天上星星,给你摘;要水中月亮,给你捞”,这样的故事也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同样因为是“独苗”,是家庭的未来,凝聚了两代人三个家庭的希望,家长除了提供孩子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外,更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学习各种技能。许多孩子的童年生活常常被深谋远虑的父母安排得满满的。他们的成长一直就笼罩在一种竞争和互相攀比的环境之中。父母们在感慨自己青春流逝的同时,便把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地给予了自己的孩子。

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许多是从“”动乱中走出的青年男女,在他们失去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失去或部分失去了如何教育好自己子女的所应有的知识和能力,而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又几乎是一片空白。于是在许多家庭,就有了对独生子女物质上的无限满足和有效教育的严重缺乏,就有了南辕北辙的教育效果,也有了迁就和放纵的教育行为。

另一方面,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形成、分化和发展给几千年的平静、稳定的中国家庭带来了冲击和裂变,单亲家庭(以及准单亲家庭)、破损家庭、过度爱的家庭、失落了爱的家庭、富有家庭、贫困家庭、知识家庭、工农家庭、失业者家庭、社会主流家庭、社会底层家庭等等不断出现和分化,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家庭形式、家庭生活、家庭环境更趋多样。然而,不幸的是,独生子女群落却正是在这种分化和裂变的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使他们在面对独特的家庭结构的时候,还有可能要面对独特的家庭形式和家庭生活。

3、独生子女成长的社会背景

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包容的社会,中国社会正在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经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循环。各种学说、理论、观点,各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在中国大地异彩纷陈、此起彼伏。中国社会较之20多年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改变。

这一代独生子女是在看着日本卡通、美国动画,喝着可乐、啃着汉堡包,欣赏美国大片、听着摇滚音乐,打着网络游戏、用着QQ聊天中长大的。他们面对的是比父辈更加宽广的世界,吸取着比父辈更加丰富的营养,学习着比父辈更加广泛的知识,享受着比父辈更加优越的条件。但是,他们在享受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现代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的压力和各种消极影响。

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父辈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或多或少都会传递给独生子女,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影响。他们会因为父母时间紧张而缺乏和父母的沟通,会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而缺乏精神上的关爱,会因为父母生存压力的转移而和父母产生隔阂,甚至会因为父母的下岗或失业而产生或好或坏的结局。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阴暗、丑恶也不时沉渣泛起,异端邪说、,诱惑、爱滋横行,、赌风日甚等等都威胁和恶化着他们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时有发生的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也可能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投下阴影,尤其是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社会分配的不公的现象,对他们的是非评判、价值取向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面对着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样一个巨大变化的社会、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逐渐长大成人。

二、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

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

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在陆续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迈入职场。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无疑是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反映,也是对我们独生子女教育的一个总结。

“频繁跳槽”:这不仅表现出独生子女的责任感缺乏,还表现出他们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总觉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态度就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强化表现。

“不好协作”:独生子女的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是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强烈表现。在工作中就表现出不尊重工作伙伴和协作对象,缺乏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给工作造成损失。

“不守纪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在工作中就出现了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现象。

“动手能力差”: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发育不足”。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应对实际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不足和欠缺。

三、独生子女的教育方略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在研究他们的成长过程、基本特征、社会表现的基础上,发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和完善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注重和加强对其的人格教育、苦难教育、爱心教育、协作教育、能力教育和亲情教育。

1、人格教育

人们开始思考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传授知识,还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许多专家、学者和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务。“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把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看成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对谎言、贪婪、假心假意、夜郎自大。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人诚信,以诚相待;对己严缜,谦虚谨慎;善于不断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对各种人生的打击和挫折能坦然面对,等等。从而形成全社会的“人格互补优势”。塑造完善人格,固然操之在我,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作用等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2、苦难教育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世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未来事业成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吃苦是一种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苦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因此,我们在提倡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孩子吃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苦难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不仅仅是给孩子“忆苦思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3、爱心教育

充满爱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他人。但对独生子女的爱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对独生子女付出的爱绝不仅仅是“奉献”,而是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加倍回报。对孩子播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爱,而从未教孩子们去体会、珍惜爱,孩子们自然就不知道去爱他人,去理解、宽容他人、善待他人。仔细分析部分孩子缺乏爱心的缘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对自己孩子太多爱心,把孩子应具备的起码爱心吞噬了。这种“过犹不及”之爱,只会助长孩子对“爱”的麻木,成为产生“自私”的温床,因此,我们应注重强化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

4、协作教育

职场不相信眼泪,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被强制磨合。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横行。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要改造独生子女们。因此,为了让独生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为他们“人工合成”伙伴关系,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儿童是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尤其是从一些优秀的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5、能力教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提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让孩子有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不要以为孩子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子女依赖自己,而是要使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给予孩子太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只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判断力。相反地如果孩子们遇到某些问题时,给孩子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6、亲情教育

成长教育 篇2

一、认识“水”,营建“若水”校园

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声而立体的教科书。其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多么壮观和豪华,而在于能向生活其中的师生传递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学校从认识水开始,领着师生在共同营建“若水”校园中,认识“水文化”。

水本身蕴含着众多的优良品质,既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坚韧和“水滴石穿”的坚持不懈,更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淡薄名利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宏与包容。水乡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自当展现水之朴实柔美、水之坚韧不拔、水之宽容接纳。因此,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江人,用包容的心态达成了共识:三江校园是孩子们自己的校园,它应该用“若水”的环境带给孩子们快乐的七彩童年,让孩子们像鱼儿一样自由成长。

学校在师生中广泛征集创意,为校园建筑物命名。于是,孩子们便有了自己命名的若水亭、善荷池、思源楼、百川楼、 仁智楼、登峰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水”理解。进而,赋予每一个建筑楼道的每面墙“水”的内涵;一楼张挂着学生创作的水主题画,“大禹治水”“张羽煮海”“哪吒脑海”等民间传说,被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演绎出了独特的“水”之韵味;二楼长廊“水之源”,从“文化之源”“生命之源”“思想之源”三个主题,在三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找寻故事,并以儿童的视角加以阐释和丰富;三楼长廊“水之韵”,则透过“五湖四海”“四大洋”和“水的变奏”,寓意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阐释“水”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魅力;四楼长长廊“水之力”, 则从我国与世界“著名水利工程”“著名桥梁”的视角, 展示从古到今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历史。

从认识“水”开始,“若水”教育走进师了生的生活世界。在这里,每一条“鱼儿”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水源。

二、亲近“水”,开启“若水”生活

“若水”的教育,追求“品性养成无声若水,智力开发细腻若水,艺体发展活泼若水”,像水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性,像水一样无声滋润学生的行为。它应当如水一般“长流不息,柔逊臻善”,孩子们懂得“水滴穿石,出彩踔善”,老师们坚持“海纳百川,敏行养善”。每天来到学校,每一个师生都像水中的鱼儿,开启平凡而不简单的校园生活。

“若水”教育首先应当是一种常规的教育生活,让孩子们每天一进校园,便开启“若水”的生活,感受“若水”的教育,享受每一天的校园生活。因此,学校从常规做起,晨会、国旗下讲话、周三常规班会上,师生一起观看关于水的短片,讲水的故事,欣赏水的音乐;为班级命名:水滴班、滋润班、洋洋班……孩子们努力学习水的优良品质,用水滴石穿、包容大度的精神,养成良好习惯,融入集体生活;制定十类班级之星评比标准,评选班级“每周之星”,并在“每周之星事迹栏”展示其照片和事迹。我们领着孩子们,在平凡的校园生活中感受“若水”,像鱼儿一样成长。

老师们用“若水”的教育,包容与爱护学生,其自身发展也宽阔若水,不断融汇思想,聚变智慧。每一个学科组都汇聚集体的力量,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水”的元素:语文课上,《我是什么》领着孩子们认识水、走进水;科学课上,“水的形态”“溶液”等内容,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美术课上,老师教授孩子们制作简易的扎染布艺,一起亲近五彩缤纷的水;体育课上,孩子们齐练水样太极,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音乐课上,孩子们则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古曲中,感悟古人的情思,亲近柔美的水。

“若水”教育,为三江师生开启了“上善若水、不争有为”的教育生活。师生徜徉在“若水”校园里,亲近水,与“水”对话,不断感悟“水的品格”――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

三、融入“水”,浸润“若水”精神

“生活即教育。”“若水”教育让水之于鱼儿一样无处不在,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们希望,用“水”滋润每一个三江师生,让每一个三江人都主动浸润于“水”,体验“若水”精神:性格养育,自然若水;多元成才,自由若水;学习活动,自主若水;像水一样海纳百川,像水一样至善至行……

我们编辑校本课程《水》(上下册),引领孩子全方位认识水,了解水,解读水,从中触摸中国文化的根。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学生去学校水文化共建单位――艇湖水利枢纽开发公司参观体验,亲眼目睹水带给人类的益处,感悟闪耀着哲理与智慧的“不争有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借鉴壮族人的戏水节,为孩子们创设三江戏水节,让孩子们在安全的戏水区,通过与水互动,与水游戏,与水交朋友,感受水,融入“水文化”。

“缤纷童年,七彩三江”系列主题活动更是深受三江学子的欢迎。我们启动了“水滴”活动,让孩子们融入“水”,体验七彩童年。孩子们成立了“七彩水滴社团”:七彩水滴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手工坊、田径队、篮球队,每一个水滴都光彩夺目;开展七彩水滴“四节一会”,即七彩水滴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和图书交易会,让每一条“鱼儿”都能入水畅游;争创七彩水滴“五岗”:七彩水滴文明值周岗、光荣升旗岗、安全小卫士岗、广播电视岗、环保小卫士岗,每一个孩子都在践行“不争有为”。我们还领着孩子们走进社会,成立水资源环境调查小组,了解水丰富的自然特性,调查了解淡水资源,了解水污染及水危害的现状,树立节水护水的环保意识,让每一个水滴在生活大舞台上闪耀七彩光华。在孩子的感召下,家长也融入了“若水”生活,成立了“若水家长自我成长俱乐部”,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每一个水滴的华彩瞬间,我们都珍而重之地将其放进七彩水滴成长记录袋,为每一条鱼儿留下成长的足迹。

“若水”教育,让每一条鱼儿都认识了“水”,乐于亲近“水”,更融入了“水”的生活。三江师生满怀激情,共同设计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水文化”图徽(见图)和形象标识――卡通小飞鱼。

“水文化”图徽造型元素来自“三江”之长乐江、黄泽江、新昌江,经过艺术变形后组合成“OK”的图案,显示“若水”文化在全校师生中全员动员、全体行动欣欣向荣的景象;色彩上采用红蓝绿色调,蓝、绿色水流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红色水流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环抱成团,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学校。图徽展现了三江学子的童心、童真、童趣,预示着学校更加美好的前景。

卡通小飞鱼更是凝聚了孩子们对“若水”文化的认同和诠释。晶莹小飞鱼代表学生品德的成长要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达到纯净如水的境界;活力小飞鱼则代表孩子们对健体与学习的期盼,希望孩子们思想有活力,充满创造精神,身体有活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小飞鱼则期盼孩子们拥有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和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由此,三江的每一条鱼儿都有了成长目标,在“若水”生活中,争做心目中的“小飞鱼”。

水是生命之源,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脉,学校才能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上善若水、不争有为”让三江师生享有了“若水”的校园生活,也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水文化”。

成长教育 篇3

关键词:新时期 德育教育 感恩 健康成长 实践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在心灵深处不断孕育强大学习动力的自我教育。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针对当今社会上和我校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被感动、不知感恩以及任性、冷漠、自私的心理和行为,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感恩,使感恩教育落到实处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感恩教育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让学生弄明白“何为感恩”及“为何感恩”。

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支点。感恩由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构成。

首先要“识恩”。当父母、老师、朋友乃至大自然有恩于我们时,我们要细心地去发现,并在思想中产生感恩意识,这就是“识恩”。“识恩”后,我们要把别人的恩惠记在心里,“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记恩”的例证。“谢恩”是第三个环节,就是对别人的恩惠表示感谢,这会增加对方的愉。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报恩”。“施恩勿念,受恩勿忘”,这将永远是我们的处世情怀。通过思想工作,要让学生明白: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

二、家长、教师应做学生感恩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说家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活出感恩的生活,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帮助孩子明白,当得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时,要为带来快乐的人献上感谢,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感谢别人。另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使教师很自然地成为学生的心中偶像。因此,教师是否躬行感恩,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意义重大。例如:当学生帮助教师完成了某项任务时,教师要主动向学生表示感谢。这样,教师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感恩的榜样,学生就会更加敬佩教师。

三、开展“常怀感恩之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

1.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为了把“感谢父母”落到实处,学校组织开展了“四心孝敬”活动:一是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要求学生在任何时候见到父母都要主动问好,如“爸爸好”、“妈妈辛苦了”等,父母听了,自然舒心。二是少说话,多做事,让父母省心。要求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积极参加一些公益劳动,让父母少一些辛苦。三是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放心。学校应教育学生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学生懂得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自立,才能服务社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孝心。这样,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与父母形成了互动,父母获取了爱心的回报和满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感谢学校、老师的教诲之恩。对于学生来说,感恩情怀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学校这个大氛围中去熏陶感染,去感受升华。学校可以重点开展感谢老师活动。一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参与者。学校可以举行“老师您辛苦了”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师生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师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对象。二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共鸣者。这就是说,让教师的情感和学生处在同一感情线上,并与其达成最微妙的融洽和共鸣。这样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感恩,而且能使学生学有榜样,逐步形成学习进步的动力。

成长教育 篇4

教育学体现了对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意义以及成长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教育学的内涵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教育学的基本品格与智慧是关注生命实践,这也是教师的核心理论:一直永远地将学生的生命当成生命。如果教师可以理解这一种生命感。他就会把对于人性以及生命的发展和日常的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分析并理解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这种生命感不是虚拟的,而是可以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相融合的。

2.通过教育学的时代感中得到现实感。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自我的突破,从对历史的了解中不断创新的实践的方法。教师学习以及参透教育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超载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学理论是实践活动中的新思维方法、新价值观以及目的性要求而构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为教育理论对于实践思想性的引导。

3.通过教育学的系统性获得逻辑感。逻辑是理论形态的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品格。教育的基本构造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概念以及范围和原理中建立起内在相关的联系,对于教师完成简单至复杂、点至系统的思维过渡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通过教育学的开放,获得一种境界的感觉。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着教育学的思想开放程度。教育学一直以来一直试图吸收原已存在的各种和人发展有关的思想,引入到转化至有意识地影响以及改变人的发展。教育学的境界由此而来:不断地追求完善理论的方法、完善实践的手段;不断地追寻他人与自我生命的完善。与此同时,教育学思想的开放是要受到时代的精神影响,又不被时代所束缚。

5.通过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获得现实透析。教育学思维的形成目的与作用不是思维本身,其指向是与教育生活相关的现实世界。这种透析感指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透析了在自我教育的教学中体现出了相应的思维方法、行为、生活方式。

二、如何提高教师关于教育学的相关素养

教育学的教育任务是要激发出教师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其内容如下。

1.重视时代的改变。对于教师而言,不能只做到保守,而是应该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掌握好人与时代的关系,学校改革与时代的关系,学校和自己的关系。明白时代在教育中对学生发展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主动去发现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学生生命的发展与自我之路。

2.真实、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体会,这也是教师在学习、运用教育学理论中所有的基本涵养。教育学本身就是体会。第一,许多理念都是汇集了实践者体会的产物。带着体会的理论和无体会的理论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其次,有效运用教育学的思想。教师的教育体会是丰富的,其素养在于它不单单要求有丰富、真实的体会,而且还要深刻。这种深刻指的是可以触及教育的生命成长以及本质的,可以将体会到的思想转化至自我的教育实践中。

3.了解教育思想的历史、现有状况。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教师的教育学的素养也是要求教师对于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要了解清楚。特别是对于教育学在于不同时代的发展关系,包括各个时期的主流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著名的著作和这些在教育学的发展史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于教育学的现有状况,特别是对于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总体,包括每个分支的学科、交叉的学科的组成也应该有着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找到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实践的重心。

4.掌掘基础问题。在教育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出了非常多的理论学说,但这些学说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点:怎么通过教育促进并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发展。通过这一问题引申出教育学所探究的三个问题:第一,促进生命的成长、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第二,什么环境与条件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第三,如何改造、选择环境与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发展。这些问题中,都含有了人、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问题所存在的基本,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学的核心。

5.重建理性内容。教育学素质的获取,首先带给教育的变化就是让自己的教育生活与理性并行。教师学会用反思的态度对看待自我的教育行为,在反映的能力与意识增加的同时也会了解怎样对于自己的重建,学会重新创建自己的学生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教学的价值观、教学的过程、教学的评价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思维方法、行为方法、生活方法。

6.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以来教育学都着力于对生命的成长以及个人的发展进行影响和改变。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最难的事业就是对一个人的改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安都和此有关。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教育行动、反思、重新创建的过程中,把教育的影响慢慢渗透至学生的生命中。而这种精神与表明了教育不能是快速形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了教育的价值所在。同时,要可以将教育学的思想转变成为日常的教学实践,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的艰难,同样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7.不停止地探索。教育学所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健康完成与成功的发展,这不单单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自我的要求。而这种生命的主动发展与完善的连续与终身性是不会停止的。这就表明,教师不能因为年龄的增加、地位的提高等原因而停止了自我反映与重新创建的步伐,而是应该不停地进行探索。这也表明,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始终有着超越现实并接受挑战的勇气,有着提出新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的追求。

成长教育 篇5

一、先从两个活动说起

李瑾瑜教授非常有水平,上课伊始,他给我们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请各位校长按事先摆放好的桌子分组而坐,活动二是让校长们闭上眼睛按教授的要求折纸、撕纸。我们完成了两个活动任务,原来,这两个活动蕴含了很深的管理哲理,足令我们反思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行为。以往,我认为,“校长”是责任的代名词和学校管理者的角色,认为只要落实好上级政策,把上级安排的教育目标工作任务完成便功德圆满,尤其在教职工大会上,充其量就是“传声筒”,并没有向教职工传递关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及学校发展理念信息的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按自己的独立判断要求老师或学生达到自己的意愿,而当老师或学生达不到时,我们并没有反思自己。当一名校长容易,要想当好一名校长,学问很深。校长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二、校长应是“办教育”的人

当今教育体制下,学生成了评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砝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全民信条。学生压力大,学习苦,活生生成了老师追逐高分的机器。仔细想想我们在教育领域辛勤劳作了大半生,都做了些什么呢?有几个孩子会热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向往圣洁的教育殿堂——学校呢?又有几个孩子真正享受到了教育与学习的幸福呢?教育已经脱离了其实质,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工具,个性遭到扼杀,天性被摧残,除了掌握了一些繁琐的文化知识,他们还得到什么呢?

李教授讲得很精辟:除了上级的要求外,学校应有自己的东西——教育常识。我们都被功利化的教育遮蔽了双眼,唯文化课知识取得高分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占据着我们的灵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教育体制的指挥棒下显得苍白无力,最多不过是投机取巧、装装样子罢了。

校长应有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成为“办教育”的人,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在学校里幸福地成长;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校长和教师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在学校里,我们总是一本正经地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可是,我们自己又如何呢?石义堂教授在《新课程实施与学习评价改革》一课中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简单地说,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和影响。如果每一个老师都敢在学生面前拍着胸脯说:“孩子们,像我一样学习。”那么德育教育便成功了;如果每一个老师敢在学生面前拍着胸脯说他的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那么教学就是成功的。可是我们不敢。当我们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吗?古人讲:“教然后知不知,学然后知困。”教学相长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有多少人会自主学习、懂得学习呢?既然是在办教育,校长首先要自觉学习,唤起教师学习的愿望和意识。不学习的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学行为愈演愈烈,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还有学校管理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因而,保护学生学习的天性是老师的责任,更是校长的责任。在当今教育现象中,“差生”让老师一筹莫展甚至摇头叹息,被看成是不可雕的朽木,但是,关于“差生”的概念,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是品德差、劳动差还是文化知识差。其实,现有教育制度下的“差生”(文化知识差的学生)才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种地,当清洁工、建筑工……因此,回到教育的原点,从更本质更深刻的层面来看,校长的根本职责是“办教育”而不是管学校,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校长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应是老师的引路人,是整个学校教育发展的引领者。

三、校长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只要有土壤、阳光和雨露,他们就可以茁壮成长。在教师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或因工作压力大而抱怨,或因领导不公平而发泄……教师确实难当,各种政策和规定的围追堵截,各种检查的接踵而至,教师已经毫无退路而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办教育”的校长要善于倾听老师的苦衷,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成为学校学习的带头人,团结教职工,带领他们学习,树立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的信心。

成长教育 篇6

关键词 教育 概念类属 内发生成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教育,一直是我们想要了解的,但鲜有人能认识到他原本的样子。大概,既是教育在时空里成长变化,也是我们妄自揣度,而没把握到本质。教育的本质内涵究竟全貌如何,想来历经千万年的时间也都不会有个结果,但是能知其一二,也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懈的追求。

在探讨“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概念性的问题时,许多学者试图将教育划分到某一概念类属下。鲁洁教授把狭义的教育定义为: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叶澜教授定义教育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两种都将教育定义为一种活动。除此之外,刘庆昌将教育视为一种干预,“教育就是一种干预,是一种关怀性的、策略性的和系统性的干预。”夸美纽斯说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雅斯贝尔斯则强调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交流,也有很多人将教育视为塑造人灵魂的工程……人们对于教育概念的探讨,总在试图将教育纳入到某一类的领域去,是活动?干预?艺术?工程?或许我们更应该向张楚廷教授倡导的那样,“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教育就是教育,是一种本源性的概念,其余事物是要基于教育这概念的,而不是用其余概念来解释教育。

在当下流行的教育概念说中,将教育归为一种活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活动说,有两处不妥。其一,强调教育预设性的目的,而忽视了教育实质性的结果。其二,强调外塑的教育,忽视了教育的内发生成。

1教育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在探讨教育概念时,人们总习惯于强调教育的目的性,例如增进知识和技能,影响思想品德等。在笔者看来,教育的目的确实十分重要,但其重要性却不是用来解释什么是教育。用教育目的来解释什么是教育,就如同用解渴来解释水一般,只是指明水的一项用途而远远不是水本身。教育应当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想来杜威所说教育除了其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目的也包含有这样一层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教育皆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解。长时间以来,教育界始终未能给出一致的答案。这样繁多的理解,真不知是教育的幸运还是悲哀。在理解教育时,强调教育预设的目的性,这样是不好的,而实践中也是有着血与泪的教训。教育是这样目的性明确的活动,学校打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分外积极的布置作业、进行考试,因为教育便是这样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为了培养人而进行的考试、竞赛、补课有什么不对呢?即使逼迫得学生跳楼自杀,学校也不思悔改,因为这是在进行教育,只是教育的方法错了而已。于是乎,考试补课依旧,只是多了更多的监督。这就是教育吗?教育是这样的目的明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教育女儿,父亲将女儿罚跑致死。悲伤的父亲掩面痛哭:“我这都是在教育我的女儿呀!”这能称之为教育吗?这样的行为只是教训或是教养,教育绝不是如此。

读一段文字,有感悟的人常常在某一瞬间抿唇一笑,似有所得,高兴的轻语,自己从那文字间获得了教育。想来许多的作者也并不是想要将自己的文章纳入到教科书中教育那些懵懂的少年,但是读者偏就有了感悟,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感,是为不折不扣的教育。很多时候,教育就是这样“无心插柳”,是我们将人类的功利性带到了教育身上,非得拿个目的来圈住教育。教育本是自由自在的,他增进了人们的知识技能、促进了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原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本身便是如此。

2教育内发生成而不是外塑

教育是一种活动,这样的概念蕴含着教育必须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主体间的交往与影响构成了教育。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样也就是强调一方施加于另一方,强调教育是一种外塑的行为,但是教育并不是外塑。我们能说化妆师给演员化妆是教育吗?当然不能,化妆师虽然施加影响于演员,但只是改变了演员的外貌特征,显然称不上教育。若化妆师在化妆的时候,一边化妆一边给演员讲解有关的化妆知识,这时候能说得上是教育吗?不,这还不够。可以想象得到,演员或是由于待会儿的上台表演的紧张或是由于睡眠不足而丝毫未能将化妆师的话听进耳朵、放到心里,虽然点头或是嗯啊的回应,但是这也构不成教育。只有当演员认真的听并进行思考有所得的时候,这才有了教育的意味。

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流传了几千年,确实颇有道理。关键不是在于到底要几个人,而是在于一个“我”字,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近年来,教育界(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也越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是能动的独立个体。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是相当好的,而教育的活动说是不适应这些教育理念的。将教育归为一种活动,重视的是教育者,而不是受教育者,强调的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外塑行为,而不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发生成。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问题实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而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看小说,施教行为根本未曾变成受教行为,这也算不得教育。教育是主体自我的生成,是内发的而不是外塑的。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教育性原则,许多教育学者也将此奉为教育的本质。教育必须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是立足于道德方面来讲的,笔者认为可以拓宽为人的精神方面。不然,体育将如何存在呢?严格说来,对于身体的锻炼是称不上教育的。单纯的作用于身体,使得身体变高变壮,使得速度变快、力度变强,这是构不成教育的,只能算是一种训练。只有这种训练脱离了只针对身体的单纯,而让人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意识到健康之价值的时候,此时才能称为体育。

或许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回到人类起源的时刻,回到教育当初显现的时候,教育是发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间吗?还是说最初的某一个人某一时刻,突然意识到现在的自己不是先前一刻的自己,用那样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变化,获得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而教育便是如此产生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本为一个主体,而后此人由自身推及彼身,如此才拓展了教育的方式。

将教育理解成一种活动,是人类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教学实践,用人类的功利性目光去审视教育,用教育的目的来定义教育,拿外塑行为去圈定教育,使得教育失去了自由,没了“真”的方向。教育应当是结果而非目的,教育是内发生成而非外塑。可以这样说,教育是人的心灵得到了发展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刘庆昌。论教育性――关于“教育是什么”新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