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最新11篇)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春秋战国的纷争(最新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 篇1

1、菊花常被人称为“花中君子”,它能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它的坚强与勇敢,令人倾佩!

2、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3、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4、我喜欢野菊花的美丽,更喜欢野菊花傲霜的精神。每到春天,百花都纷纷调谢了,惟有野菊花开得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的向秋风挑战。陈毅曾这样赞美菊花: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华贵,没有月季那么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那么高贵优雅,但它那傲霜的精神实在是令我喜爱。

5、菊花的花瓣紧紧地包在一起,这样菊花就不怕寒冷了,在寒冷的秋天,许多树叶都落了,花枯萎了,菊花却还在寒冷的秋天里开放着,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着,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一首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6、菊花乃“花中四君”之一,他错过了春暖花开的春天,错过了绿意盎然的夏天,待到百花凋落的秋天,他迎风招展,展开美丽的花瓣。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各种灾害,他依然挺着腰,有一种壮士的精神。

7、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8、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9、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10、我赞美菊花,不仅仅是赞美它的美丽,而是它用行动告诉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被眼前的风霜雪雨所吓倒,人生道路不平坦,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11、我赞美菊花。菊花虽没有玫瑰那醉人的芬芳,却在秋天的寒风里笑得那么灿烂;它虽没有牡丹那样高贵的血统,却依然活得那么潇洒。它的叶子像极了饱受沧桑的老人的脸,一道道皱纹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12、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13、我赞美菊花,赞美它那与寒风冷霜搏斗的精神,赞美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赞美在现实生活中,像菊花一样的人。

14、陶渊明爱菊,是因为菊的淡雅幽香。他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生活,他喜欢菊“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贞高洁。同样,菊也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也同样喜欢恬静、淡然的桃源生活。陶渊明和菊如同“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他们一起在南山下过着恬静、飘逸、悠然的田园生活。

15、我赞美菊花。赞美它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16、这时,我似乎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不起眼的野菊花?它虽然没有桃花,梨花的鲜艳夺目,没有玫瑰的芬芳娇艳,也没有牡丹的馨香富丽,却能在万物凋零的深秋时节,经受风霜,把自己全部的力量献给大地,献给人们。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2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概观

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人类的传播活动有了飞速的发展,不仅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得以提升和优化,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有关传播思想的记载,传播学中的受众观、传播功能观、传播技巧观以及传播原则等基本的观念得以确立。从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大动荡、大转型期,也是我国文化的酝酿及成形期,同时也是传播活动的发展期,并在春秋战国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传播高潮。伴随着第一次传播活动的高潮,一些传播思想也在这一历史时刻初露端倪,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游历讲学,劝服说及言语传播的技巧备受重视,由此中国的传播活动进入了有史记载的时期。

“当着旧的体制风烛残年而新制度渐趋上风之时,变革所带来的历史性空白恰好刺激了思想文化的扬弃,而当日变幻莫测尚未定型的思想格局则为思想家提供了创造的契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播史上的第一次传播高潮,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游历讲学,思想活跃,经济发展,私学兴盛,学派林立,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盛况空前,传播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期,与此同时,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也在传播中碰撞交流,于是一场传播盛宴和文化交响曲拉开了帷幕。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活跃的因素分析

传播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的主体性活动,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三种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自身生命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所有这些生产都需要信息交流,没有交流,生产就无法进行”,同样,没有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离开了传播,每个人犹如孤立的原子,而人类社会也只能是一个想象中的概念。诚然,传播是一个客观存在,是社会生成与发展的必然,它不会取决于某一历史的特殊性,但却会受制于具体的历史现状,也就是说,某一历史阶段的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状况会影响传播活动的范围、内容,甚至传播的活跃与否。简言之,传播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重因素,内因就是它的客观性,而外因则是具体的社会语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等等。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之所以会形成我国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高潮,除了它发生的客观性之外,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动荡的政治环境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期,战争与变法改革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伴随着周王室权力的衰落,春秋时期出现了各诸侯国竞相争霸的局面,历史开始由统一走向分裂。“由于春秋时代是从宗族公社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各国政权在不断的内部斗争中陆续更迭……新旧贵族之间不断争斗和兼并……”。频繁的战争不仅没有阻碍传播活动,反而刺激了传播活动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动频繁,新闻活动也活跃一时,各国都雇用一大批人来专门刺探对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战争本身就是一种传播途径,除了传播大量的军事信息、政治信息外,还形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同时战争又造成人口的迁徙,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文化因子,这样一来,在战争为时代主题的春秋战国时代,传播的繁荣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再有,由于各诸侯国都忙于争霸和变法图强,就放松了对被统治阶级的言论限制,相反,还鼓励人们献计献策,因此,自下而上的传播渠道相对通畅,民间传播也活跃异常,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传播活动较以前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2.文化的异质性

简单地说,文化的异质性就是指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也可以说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并无优劣之分,但却有地域、民族、种族等的差别,从理论上来讲,文化之间的差别性越大,传播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都有好奇、求新、求异的本能,对一种陌生的文化都有渴望了解的需求,所以,在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传播活动总是非常活跃,传播内容也丰富多彩。据统计,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就有128个,各诸侯国之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型”,这些诸侯国在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语言、服饰、风俗等各方面都各具特色,但也正是文化之间的不同,诱发了人们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欲望,促进了传播的发展。当然,这种文化的异质性并不会随着传播交流的频繁而消失,它总是在吸收、融合的同时仍保持自身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传播发展至今从来没有消灭哪一种文化,而只是丰富、扩展某一文化的原因。

3.频繁的人口流动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文化因子,人既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载体,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地域、民族、种族的标签,在他身上附着了太多的文化记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口流动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我们前面讲过,混乱是春秋战国的时代特色,战争和变法是时代主题,当时各诸侯国的君主们忙于战事,为了争得霸主之位,广纳天下贤才,不问出身、不问国籍,只要是有识之士,只要能献计献策以谋霸主之业者都会被委以重任,在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下,统治者的唯才是举和频繁的战争就为人口的迁徙和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例如,孔子曾周游列国,以图施展政治抱负,虽不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得以流传,还有韩非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都曾游历过不同的国家,他们每到一处总会通过讲学或著书或献策于君主而使自身的思想主张得以传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对外传播,其实我国与域外的文化交流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初露端倪了,商周时期,中原王朝曾与西北游牧民族发生了广泛的联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和五世纪,即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欧洲的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就已经开始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是丝绸之路的开创期……这条商道上运输的不仅仅是丝绸,中原地区的铜器也传至新疆地区以及丛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商业往来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又密切了商业活动和国家关系,加速了文化间的传播,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华文明之间和与外域文明之间的交流都是在人口流动中实现的,因为鉴于当时的传播技术,远距离的传播是很困难的,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人际传播,而当时人际传播的实现借助的主要就是语言和文字,所以,频繁的人口流动是当时传播活跃的动因之一。

4.教育的私人化

夏、商、周为官学时代,学在官府,教师之职多由官员兼任,官师不分,而学生的来源多为贵族子弟,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至春秋战国,社会急遽变革,伴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的崛起,周王朝的文化典籍和许多掌握文化知识的官员纷纷流向各诸侯国家,加之私人藏书的出现,为士阶层广收门徒、传授知识和自己的政治、文化及社会人生见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自此走向民间,私学得以产生,“有教无类”的新思想开始萌生发展。

如上所述,这一时期在列国纷争和各诸侯国内部斗争激烈的局势下,旧的统治秩序、等级制度和思想观念受到剧烈的挑战和冲击,官学原有的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价值,加之各诸侯国统治者忙于战争,无心顾及教育,于是官学普遍衰微,私学兴盛,教育普及,平民识字率上升。各诸侯国争相称霸,力图改革,为此破除了旧的贵族门第限制,放宽了任用、选拔贤才的范围,于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士”成为活跃的一个阶层受而到诸侯将相的重视,一时间兴起“布衣相卿”之局和“礼贤下士”之风。贵族对知识垄断局面的结束、知识的平民化使得主张各异、观点不同的学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出现了思想活跃、论辩频繁、交流自由的“百家争鸣”之局,“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维护和发展当时小农经济,为巩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君主政权,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及其哲学理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潮,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政局的动荡并没有钳制思想的发展,反而因为私学的兴盛为各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各学派的相互争论、相互批判中相互影响,极大的促进了学术自身的发展与成熟,不仅奠定了我国文化的基石,而且还在传播史上形成了一次传播活动的盛宴。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简单的说就是指传播内容通过哪些途径得以传播。概括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争:这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处处硝烟弥漫,战争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各诸侯国交往的重要方式,战争刺激了军事信息的传播,也导致人口的频繁流动。尽管战争是残酷的,但它所带来的各种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确是意义重大的,一切政治的、军事的、艺术的、宗教的、哲学的等内容都在刀来剑往的战争中流动,在这一特殊的时代,战争在传播史上无可辩驳的占有了一席之地。

私人讲学:这一传播途径在我国的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往的教育具有强烈的等级性,拥有受教育资格的大都是贵族阶层,平民是被排斥在读书识字范围之外的,然而,自孔子开始,教育走上了“有教无类”的平民之路,教育的普及不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还发展了传播者的队伍,扩展了传播范围,同时也丰富了传播内容,提升了传播水平。

商业贸易:我国与外域之间的贸易关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了,到了春秋战国,不仅诸侯国之间的商贸往来频繁,而且整个中原同外域之间的商品买卖也初具规模。从表面上看,商业贸易只是商品之间的流动,与信息流动无关,但实质上商品贸易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因为商品是一定信息的负载物,如商品的价格、品质、用途、用法、所代表的文化等等,而且贸易的主体——人在商品买卖中是流动不居的,这样一来,商品的流动就变成了信息的流动,贸易过程也就成了传播的过程。

著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各派学说争奇斗艳,为了扩大学派影响,思想家们不仅广纳门徒,还著书立说,使本派学术思想传之久远,对当时学术的繁荣起到了作用,不仅如此,由于他们的思想学术是镌刻于竹简或布、帛之上的,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影响后世。

除此之外,当时的传播途径还有宗教、移民、使节的往来、纵横家们的游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传播途径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信息的传播。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媒介

纵观人类的历史,传播手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口头媒介阶段;书写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和电子媒介阶段。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大变革、阶级斗争激烈、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急剧变化、风俗礼仪大变迁的特殊历史时期,毫无疑问,这一阶段的语言已相当的完备,词汇量大且意义丰富,遣词造句的语法运用也相当的纯熟,并且书写文字已不仅仅限于竹简,还出现了锦、帛等书写媒介,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主要的传播手段是口语传播和书写传播,但在这样一个传播活动频繁、传播内容丰富的特殊时期,传播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1.口语传播

人类运用有意义的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这就是语言传播,或称为口语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口语传播方便简单,人人都会,亲切生动,易于理解,富有群众性,非常符合人类之初传播媒介不发达的条件下信息的传递。语言传播是人类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传播手段,也是其他传播手段发展的基础。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交流频繁,由于当时主要的文字记录的载体是竹简,书写难,体积大,质量重,搬运极不方便,很不利于信息的传递,所以,这种方便简单、人人都会的口语传播备受青睐,从而出现了论辩交流,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

然而语言传播也有明显的缺陷,出口即逝,难以保存;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传之不远,传之不久,并且容易失真,经过若干人的间接传播,所传信息往往会面目全非,难辨真伪,所以《吕氏春秋。察传》有言“夫所言不可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蕰,蕰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狗则远矣”。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传播媒介还很不发达的时代,语言传播对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记载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文字传播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进步,这标志着人类将进入有记录的、有史可查的历史,同样,文字的出现也使人类的传播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意味着,传播内容不仅会影响一时一地,还会传至异地,传至后人,这是对语言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一大突破。这一时期主要的书写媒介还是竹简,到战国时期逐渐出现了锦、帛等的书写媒介,这时期的纪录也打破了史官对君王言行的记载,扩展至记录贵族士卿的思想,诸子学派的学说等内容,这一时期,各种典籍著述颇多,例如,《战国纵横家》,《孙膑兵法》,《老子》,《列子》,《尹文子》,《庄子》,《经法》,《十大经》,《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管子〉,《商君书》,《易系辞传》,《周礼》,《禹贡》等,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先人的生活、思想、文化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认识历史的活化石。

3.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青铜器、绘画、雕刻、书法、建筑等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尤以青铜器最为瞩目,因为真正标志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是青铜器的发明,青铜器被人类学家公认为是与文字、城市齐名的三大文明起源要素。青铜器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它还是一种文化,青铜彝器还有着浓重的宗教巫术色彩,人们祭祀鬼神、祁福避祸都须借助青铜彝器作为媒介来传达,并且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迁通常能在青铜器的艺术造型、装饰纹样、审美风格等方面得到表现,青铜器文化成为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的主流文化。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我们可以根据青铜器的造型、纹样、审美推断当时的、祭祀内容、文化流变、政治意识等,青铜器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传播意义的隐秘性,它不像语言或文字那样能让受众一目了然,它具有想象的空间。春秋战国是青铜器的繁荣期,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造型各异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及铭文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丰富的内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宝贵资料。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手段远不止这些,书法、雕刻、绘画、木器、漆器、音乐、舞蹈、建筑、服饰等等都是传播信息的方式,如前所说,这一时期,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语言传播和书写传播,虽然还处于人际传播阶段,但传播手段往往是多种并用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会只有一种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人类之初,传播活动很原始的情况下,也不存在单一的传播手段,所以考察任何一个时代的传播手段都应该把眼光放宽,拓宽视角,不放过任何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唯有此,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参考文献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 篇3

友谊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4.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李白

5.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6.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冯梦龙

7.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奉献

1.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2.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

7.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母爱 父爱

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6.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妈妈的呼唤! ---------但丁

7.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9.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雪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盂浩然

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

4.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5.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杜甫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

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5.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岑参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5.天时人事日相催,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乐观

1.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罗兰

2.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3.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 罗曼·罗兰

青春

1.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马克思

2.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 ------宋庆龄

3.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4.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 ------奥斯特洛夫斯基

5.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思乡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感动、感谢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4.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

志向、理想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爱国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淡泊名利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

4.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6.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

7.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

战争、和平

1.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4

美国一直从各国吸收精英人才,这种单向流动的状况正悄然改变。一些新兴国家正努力从人才输出国变成输入国,新加坡、韩国是出国留学比例很高的亚洲国家,其人才流失率曾经高达90%,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的人才回流率逐年上升,目前回归率已超过了50%。

全球化使得人才流动更便利,国家之间的竞争直接体现为人才战略,谁掌握人才优势,就能胜出一筹,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空前自由,所以人才辈出,出现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士”在当时体制下是最自由、开放的阶层,他们没有大夫、诸侯的权势,基本上没有不动产,精神、物质的束缚少,所以能好学进取、深谋远虑,而列国纷争又为其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各诸侯国君主普遍礼贤下士,招纳有识之士。众多的文武之士不辞辛苦奔走列国之间,他们的观念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栖”。因此,后世有所谓“楚材晋用”、“晋材秦用”的说法。

“士”的流动推动“养士”之风盛行,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是蔚为大观。各诸侯或大夫为求存图强,十分需要借重士的谋略,因此纷纷“养士”,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

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纳天下学士,在那里讲学,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

楚国人范蠡助越国起死回生,攻灭吴国,而且从政治旋涡中全身而退,逍遥江湖,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经营之神”。进退自如的范蠡,成了士人钦慕的偶像。

孔子曾带领弟子离开家乡鲁国周游列国,推行他的德政主张,虽没能像范蠡那样如愿以偿,实现政治理想,但他所从事的文化活动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先秦诸子在各国间奔走的同时,都会广收门徒弟子,把从前被贵族垄断的文化知识普及到平民子弟。

秦国成了输入人才的直接受益者,李斯在劝阻秦王驱逐“客卿”的《谏逐客书》提到:从秦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都靠任用“客卿”(即他国的人才)才取得辉煌成就,秦穆公重用虞国大夫百里奚,秦孝公重用卫国公孙鞅,秦惠王重用魏国张仪,秦昭王重用魏国范雎,是这些优秀人才让秦国逐渐强大,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的祖国,是凌寒独放的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是独傲金秋的菊。而我,只愿做落红,化作春泥去滋润我的祖国,守护我的祖国。我将无悔,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题记

祖国是梅

祖国是凌寒独放的梅。在狂风暴雪那肆无忌惮的侵蚀下顽强生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国这枝梅顽强的生长在百丈寒冰的悬崖上;独放在寂寞开无主的驿外断桥边;傲然在狂风暴雪的侵蚀中……。

可是,她毅然独放,无所畏惧。

终于,祖国这枝梅迎来了春暖花开,百芳争艳的“山花烂漫时”。

这梅--是我亲爱的祖国;是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我英雄的华夏儿女……

这狂风暴雪--是黑暗腐败的封建主义;是惨无人道的帝国主义;风雨沧桑的百年屈辱史。

中国--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沉睡了百年的雄狮怒吼了;沉睡了百年的猛虎咆哮了;沉睡了百年的苍龙腾飞了!

从戚家军抗倭到两次***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九一八的枪声到卢沟桥事变……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现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刻。这个伟大的民族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

而那,已成为永久的往事。

岁月无痕的洗礼着古老的神州大地。在历尽磨难后,这片大地终于获得新生。这便是“山花烂漫时”。

祖国是莲

祖国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祖国就像莲一样“亭亭净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列强的炮火轰鸣下,她没有丧志;在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她没有认输;在军阀混战的水深火热中,她没有倒下;在天灾人祸肆虐的动乱年代里她没有屈服!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多少中华男儿的理想。他们甘愿把青春送给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献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祖国有难的时候,总是有英雄的中华好男儿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对于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可以宽恕,但不可忘记。

这便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每个华夏儿女的意念!这个意念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

祖国是菊

祖国是独傲金秋的菊。“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在寒秋光顾,青霜洗礼大地的时候,昔日美丽的花朵纷纷凋零,他们在寒秋和青霜的淫威下屈服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却与之不同。

迎着强劲的秋风,它无所畏惧;顶着肆虐的青霜,它义无反顾;面对跋扈的寒秋,他奋战到底。----那正是中国的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的根本之所在!

列强的蹂躏下;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下;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华民族走了出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站起来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侵蚀下;在唐山、汶川大地震的强烈震撼下;在世界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达赖、东突、台独分子的蓄意破坏下,中国这栋宏伟的古建筑毅然挺立。

这是国家和民族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菊----百芳尽凋,唯我独放。中国,在遭受了文化大革的侵蚀后,毅然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依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依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国内外反动分子的蓄意破坏下,依然民族团结如一家。

我愿做落红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教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更新,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已经成为当前众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具体运用,希望能够让其他教师正确认识该教学方法,然后灵活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理解情境教学法的含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它是一种新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创设的一种真实有趣的情境,它能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学习当中。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了情境教学法的含义之后,才能够更好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了情境的创设。例如,当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理解吴越争霸的内容,如果历史老师采用各种措施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第二,历史教师忽视了图文史料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有非常多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它们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知识。但是当前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进行教学,他们直接对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这就大大降低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第三,忽视了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经过调查可知,有的高中历史教师没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展示历史有关的图片、故事,学生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战争》的时候,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战争》,现在大家拿出你们的练习册来做几道题。”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配合地拿出来了练习册,整节课下来,历史教师反复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他并没有打开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传统,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第四,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非常僵化,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创新,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将高考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棒,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第五,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历史教师看来,语、数、英是高中阶段中主要的学习科目,而历史学科处于副科的地位,历史教师在课程设置以及知识点的讲解上过于随意,多数历史课被安排在下午疲惫的时间段,学生对历史逐渐失去兴趣。最后,课堂过于压抑,高中生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按理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是很多历史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十分压抑,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将情境教学法灵活运用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

(一)创设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生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理解和记忆,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高中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大家请翻开教材。”全班学生非常配合地翻开了书本,历史教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所有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历史教师讲解完基本的历史史实之后,他说到:“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内容了吗?”有的学生说有,有的学生说没有。此时,历史教师微微一笑,说到:“没关系,现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教材中的“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然后全班投票选出表演最好的小组。”老师说完以后,全班学生都开始兴奋起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情境表演练习,整节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这种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活跃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融入历史教学当中。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大家下午好!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并指了指幻灯片中的课题),这个单元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比较细小,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将重点的识记内容用课件整理了出来。”学生一边看着课件中的内容,一边用颜色笔在自己的教材上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板书教学更具有优势,前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为学生展示较多的历史知识,而板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巧用插图和思维导图创设情境

插图和思维导图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插图和思维导图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和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上课之前,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整体上给学生讲解一下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大概过程,他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争霸战争的全过程。当历史教师讲到了城濮大战的时候,他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晋文公的插图以及退避三舍的战争图,这种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通过微课创设情境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讲解教材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使用了PPT和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前者主要是用于制作历史课件,后者主要是用于录制历史课程视频。随后,历史教师通过PPT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完成所有的制作以后又对其进行了反复地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全面内战爆发”微课视频。PPT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的有效结合既能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又可以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7

1、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2、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3、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4、古希腊学者把从事学术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方式,他们通过办学收费和吸引权贵的捐款过日子,这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谋生方式是相同的。

5、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8、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

9、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

10、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11、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2、名胜遗迹区中有插箭岭、铸箭炉、武灵殿、诸子百家殿、历代帝王宫、古代兵器陈列馆和成语典故园等。

13、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14、中国文化就是在这诸子百家的学派分合之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15、从这个角度说,先秦法律思想是秦汉律学得以的一个理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法律的学说,是后代律学家所继受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16、二两千年来的孔子诸种神话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政治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7、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18、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19、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连锁网点!

20、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21、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22、在讨论物权和债权两者的关系时,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但恐怕最能让人折服的还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的重要性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

23、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4、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将建立强权专制为目标的秦国为乱世打上休止符的时期,可谓是乱世之末的大儒家,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25、“四书”必修课教育如果成功,兴许以后能增开新的内容,将诸子百家都加上。

26、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

27、老子任周室守藏史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全面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精华,也使他能够接触和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积累了知识,锤炼了思想。

28、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8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空前绝后的思想和学术大发展的现象即“百家争鸣”,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档案发展;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得到解放,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以及他们和传统奴隶主阶级的对抗使得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天下纷乱,各家为表达本家思想,纷纷提出自家的政治主张,在文化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必然会给上层建筑带来重大变化,作为国家机关不可缺少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也必定受其深刻影响,并记录和反映了这些变化。笔者认为“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一方面对我国档案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阻碍着档案事业的进程,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其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对我国档案发展的有利影响

1、档案文献编纂由官方垄断向官私兼及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各家纷纷著书立说以表达其思想及政治主张。西周时期,档案文献编纂成为官学的一部分,主要有王朝官员负责,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官编的档案文献外,还产生了大量的诸子百家著作。“到春秋后期, 礼乐制度崩坏, 太史乐官流散, 典籍落入民间, 实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档案大解密。士子国人, 初则竞相传诵, 转而家自立说, 犹如决河溃堤, 一泻千里, 终至酿成自由著述的新局面。” [1]随着诸子学派的兴起,各家为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也在积极搜集和编纂古代档案文献作为本家理论的依据。这样就打破了由原来王官所垄断的档案文献编纂,各家也加入到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中来。诸子学派为宣扬各自学说而搜集、编纂《书》篇,就是其积极编纂古代档案文献的例证,而其中儒墨两家是搜集和编纂《书》篇最重要的两个学派,诸子学派对《书》的搜集与编纂形成了各自的读本,为其理论提供了凭证。[2]

随着官府垄断的学术文化局面被打破,诸子百家学术著作的产生,诸子学派也加入到原为官府所垄断的档案文献编纂上来,档案文献编纂由官方垄断向官私兼及转变,这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新文书档案的产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代表和反映新势力的文书档案有了新的发展。刑书(律法档案)是新兴地主阶级确立统治后所特有的档案。其中为刑书产生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数法家的代表子产和李悝。公元前536年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作刑书,最先公布了成文法。子产主张治国行猛政,即把严厉的刑法公布出来。公元前513年晋国继郑国之后也铸刑鼎,以后,各国纷纷制定成文法,战国时期李悝所著的《法经》就是春秋各国立法发展的大成。[3]所有这些成文法不论书于何种介质,统治者都把其看作推行新政策的手段,也将其作为档案保管。不仅是刑书的产生,计书、盟书等新文书档案的产生都与各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推动我国档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促进档案的广泛利用和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促成了各国养士的风气盛行,士这一阶层对档案的需求促进了档案的交流和利用。士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技之长。随着养士之风的盛行,士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他们有的被任用为重要官职,有的则出任卿大夫的武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王室衰弱、兼并战争、世卿制度的破坏等因素,使得统治阶级世守的档案大量流散到社会上,形成了“王官失守,散如百家”的局面,这为诸子百家搜集和学习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子百家对档案的搜集、学习和传播促进了档案的利用与交流,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儒家代表孔子。孔子注意搜集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主要表现在其收集鲁、宋等故国流传下来的官府文书和史官记注等,这使得原来只作为官府之学的档案典籍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开创了一个“学下私人”的新局面,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利用档案传播和发展古代文化。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对我国档案发展的不利影响

1、档案的散失与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各国纷纷谋求富民强国之策,各家莫不以救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尤以兵家学说最为激进,他们以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为主,主张以战止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战争不仅要“杀其民人,取其牛马”,而且还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而在我国古代保存档案的地方正是宗庙,而“重器”本身也是一种档案。春秋无义战,在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中也产生了血腥的屠城事件,战胜国的烧杀抢掠对档案的留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长期的战乱对档案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以《春秋》为例,它原是鲁国史记,应从伯禽封鲁开始,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春秋》却从一个距伯禽已七代的鲁国第十四位国君鲁隐公开始,显然是伯禽以后隐公以前的档案已经毁灭了,隐公以后的档案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损毁。而《春秋》中的“夏,王”“冬、郭公”等文,都是简牍损毁残断的证据。” [6]

2、政治斗争中档案的毁弃。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各家为实现政治抱负,迎合统治者的利益,无情的剥夺旧贵族的特权,西周时为确保世卿特权地位的典册被他们所损毁。随着新兴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作为旧势力权力凭证的档案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毁弃。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绝不苟同他家思想,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7]各家为争取诸侯王的赏识,纷纷讲述、传播本家档案文献著作,对他家的档案文献著作存在着一定的排斥性,不利于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3、档案的流散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以及兼并战争等因素使得大量的档案流传于外,形成了“王官失守,散如百家”的局面。这虽然为士的学习和利用档案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档案的流散使得原妥善保存于宗庙的档案得不到应有的保管条件,而这一时期的档案以书于竹帛为主,保管地点、温湿度的改变以及光化学反应使得许多重要的档案发霉、起虫,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耐久性,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

“从春秋到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虽然主要是随着阶级斗争、思想解放、科学发展而来,但绝不能低估国家保存的档案大量流传并获得利用的成果。这表明自古以来我国的档案工作,就是和当时文化学术发展密切相联的。” [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档案的发展,但我们更需要重视其对我国档案发展的有利影响,它对我国档案的广泛传播和利用以及长久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 梁继红。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8-20 .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 篇9

关键词:百家争鸣;思想流派;差异性;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88-02

高中历史教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作了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化异常繁荣,各哲学流派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取得了思想变革上的重大成就。这个时期的思想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古代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本文以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充分结合史实深入探讨研究,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各流派思想的差异性。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政治也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同时,这种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促使许多思想学家从不同立场、角度对时政发表看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纷纷网罗人才,也为思想流派的繁荣创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下文结合史实与历史教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高中历史教材中指出,百家争鸣的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时期,此时的社会生产力具有较大的发展,由夏商周的青铜时代逐渐向注重农业的铁器时代演变。而且由于牛耕技术的运用和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意识的加强,农业产品出现了剩余,基本满足了人类温饱,所以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对思想文化的深入追求。这就促使他们的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成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基础。第二,政治变革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地进行争霸战争,统治者广言纳谏,招揽思想理念先进的文人谋士,这在客观上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三,文化的传播。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行有教无类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士族阶级的崛起更是为各流派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力条件,拓宽了其传播渠道。

除此之外,在历史研究领域还存在几种关于形成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第一就是口语传播的促进作用。在春秋时期,纸质媒介还未出现,竹简和帛作为当时文明记录的主要工具,但是二者都具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所以口头传播就作为记录文明的主要形式。余志鸿教授在其著作中将春秋时期的口语传播方式总结为:各流派各诸侯国之间的游说盛行、论辩群体的兴起以及讲演之风的开辟。多伦多学派的鼻祖英尼斯也曾在其著作《传播与偏向》中指出,社会对文明的认知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明传播媒介的性质,口语的丰富传播性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伟大而灵活的文明。这种理论同样适合于探析我国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春秋时代的口语传播媒介对春秋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第二,具有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传播链。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一条由“士”作为主要角色的传播链。士族阶级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社会地位,建立了我国古代社会平等合作、相互依赖的传播链。

二、简要分析各流派思想的差异性

高中教材中主要介绍了百家争鸣中的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法家学派。其中各个学派的指导思想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产生地的地域范围不同,由于自然环境以及各地区文化风俗传统的差异性造成春秋思想中学科思想论证的特色。

儒家学说是政治学的突出典范。孔孟也都是怀有极大政治抱负的思想家,孟子也曾提出,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入仕言辞。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其思想与行动不具有一致性。儒家学派崇尚礼、义、仁等,儒家思想中主要强调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要取信于民、爱惜民力,还提出要对政治制度等进行逐步改良等。因此,孔子对管仲的思想评价不高,认为“管仲之器小哉”。但是,孔子又对其不对自己的君主从一而终的行为进行辩护,这就又体现出了孔子从政的现实主义思想。

道家学派又与儒家学派不同。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由著名教育家老子创立,庄子等继承发展。道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水平,其思想以“道”作为研究世间万物的基础,用“道”来解释自然、社会关系。黑格尔曾经指出,孔子的学说只是单纯的智慧累积,不具有哲学中的辩证思想。而老子的学说中则拥有浓厚的哲学思辩氛围,其中的认识论、宇宙论在当时的思想环境中是独一无二的。道家学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某方面对人类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儒家思想,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道家思想成为政治家的处事为官之道,有效缓解了儒家思想中的独尊皇权思想,体现了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法家学派在早期思想不成熟,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这就造成法家早期的代表人物多为政客。其中法家代表人物中唯一没有进入政坛重要地位的韩非子也充分表现出了政客的形象。他认为儒家、墨家称颂古代先王的目的是借古讽今,鼓励人民进行造反。在法家的后期发展过程中,韩非子充分结合道家思想,丰富了法家的理论基础,但在其思想中仍然保留了浓厚的政客气息,体现出了现代管理学的某些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兵家、阴阳家、农家等思想流派,虽然这些学派的思想内容不相同,但是在探讨问题方面却具有一致性。

三、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历史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同时,各流派不同的治国方针,满足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在文化方面,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增加了平民接受知识教育的机会,有利于人类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文明进步。

其次,百家争鸣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部分思想经过历史的过滤与验证成为中华文明的精华,例如,儒家的德治,道家的朴素辩证法,墨家的兼爱、尚贤,以及法家的以法治国等思想理念,都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10

【关键词】春秋战国 先秦儒学 霸政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安邦定国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生活规范,从其初创至西汉武帝大一统集权政治“独尊儒术”后,不断吐故纳新,历经两千余年,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

先秦儒学的初创

儒学的创立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齐人可以去魏,魏人可以入秦,燕人可以南下,楚人可以北上”。①各种学术思想竞逐,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交流的载体―“士”阶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丘是儒学的奠基者。孔子思想与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礼”。孔子主张,统治者只要修身养性,实行仁政,就可“使民富之”、“使民归之”,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这种追求人格自我完善的理想政治诉求导致先秦儒学成为形而上学的说教,不能被各诸侯国君所接纳,在动荡的乱世无法实施。“礼”在古代社会和国家结构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下对上的服从,通过宣讲“秩序”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他认为这是“天下无道”,要使天下太平就要“为国以礼”,试图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被尊为“亚圣”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宣扬仁政和民本思想。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要把这种人性固有的善性发扬光大并扩充到社会政治领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且仁政要建立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基础上。孟子大力倡导制民恒产、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思想,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③孟子的政治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效法先王;二是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君王是否具有仁德。这种纯粹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说教,在当时无法起到安邦治国的作用。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春秋战国时中国历史进入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大动荡时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随着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乐制度的崩溃,西周王室日趋衰微,新兴地主阶级自身经济实力的膨胀导致其在政治上的迅速崛起,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以期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而不被消灭。

孔子及其信徒追求的是一种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理想社会形态,这种理想社会形态的实现要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圣人的品质和优点,其本质是要挽救西周宗法等级制度,恢复西周的礼乐社会秩序。因此,这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差距太大,更不符合各国国君的政治利益,结果只能是受到冷遇。

孔孟极力倡扬“士人”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即“从道不从君”,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品格,主张以道德对抗君主的权势,这种不畏权势,以道德自重,以人格自尊的精神,在统治者看来就是桀骜不驯,它显然不符合强调九五之尊的君主的意愿。至于君臣关系,孟子则将孔子所主张的相互尊重推向极致,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④。孔孟的政治观一方面因其大肆宣扬圣王之道,倾向复古而使人有不合时宜之感,同时其主张完全建立在理想化的基础之上,也使人觉得难以变成现实,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所宣扬的君臣关系与君主专制的理论精神相冲突,是对君力的“僭越”,这让各国统治者无法忍受,更不会接受其理论主张。

先秦儒学由理想状态向早期官学形态的蜕变

孔子及其追随者向往的理想社会在充满战争、杀戮的乱世显得遥不可及。面对礼崩乐坏、征战杀伐的残酷现实,儒学是要固守最初形而上学的说教,还是要勇敢地接受现实主动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解决了儒学面临的生存危机,避免了儒学在百家争鸣的激烈竞争中被边缘化。

为适应当时统治阶级的霸政要求,荀子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学说,主张礼、法兼施,王霸并用。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⑤人性与礼义是相互违背的,如果任其发展,不加克制,势必导致争夺、犯上,而忠信、礼义等就会荡然无存。因此,才需要圣人、君主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用礼义法度和道德规范去约束、引导民众。荀子在重视礼乐教化的同时,还强调刑罚在维护社会规范和稳定中的作用,主张“援法入礼”。

荀子改变了孟子“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不再单纯把仁义道德作为治国安邦的法宝。因为历史和现实证明仅凭君主的仁爱不能使纷争不断的社会走上和谐,更不可能在短时期使人们的道德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因此,荀子为了迎合统治者,极力强调加强君王的权威,强化君王与臣下的等级差别,因为“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⑥。这种强调等级差别,强化君王权威的理论,较之孟子的“与民同乐”,更易得到君王的欢心。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荀子不再像孟子那样强调个人的尊严,强调个性的不受约束,强调道德对于权势的抗争,而是从严守等级制度出发,重视下对上、卑对尊的服从,认为“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⑦。这种强调严格遵守等级制度的主张,其目的就在于强化人们的等级意识,培养忠厚老实的顺民。

荀子的思想虽然仍以儒家为主体,但又吸收了法家的理论,借鉴了道家的精华和名家的长处,更吸收了黄老之学的某些要素,从而改变了孔孟儒学“唯我独尊”的做法,确立了开放的学派风格。孔孟儒学到荀学的这种变化,昭示着儒学的政治实用性在逐步增强,标志着先秦儒学由理想状态向早期官学形态的转变。

对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的两点认识

先秦儒学倡导的德治、仁政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霸政要求。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时代,各诸侯国只有采取适合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需要的治国方略,才能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而儒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不符合残酷的斗争需要,因此只能遭到统治者的冷遇。与儒家思想相反,法家思想更能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的动荡社会里得到推行。法家崇尚“耕战”以立国于四方,强调运用法、术、势以维护国家安定,其目的是要通过严刑酷法确立君主神圣的威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最终达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显然与强调通过“内圣”而达到“外王”的早期儒家思想背道而驰。

儒家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规范触及到了通过僭越手段获得权力的“乱臣贼子”的软肋。这种借助正名的形式来强化人们对于等级名分的认同心理,在权力更迭频繁的乱世是无法被新兴地主阶级接认可的。这也是早期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纷争局面使儒学无法独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旧的统治秩序被瓦解,新的统治秩序在逐步建立,这种统治秩序上出现的真空状态导致阶级结构的沉浮变化和重新组合。原来在宗法制度下处于最底层的“士”阶层迅速崛起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竞相奔走于各诸侯国,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各派为了使各国国君采纳自己的主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同时,各国为了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自保并立于不败之地,推行礼贤下士的开明政策,重视知识分子(“士”阶层)在安邦定国方面的作用,对各种学说思想和政治主张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儒学不可能成为“独尊”于各学派之上的显学。

(作者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讲师)

注释

①张践,马洪路,李树琦:《中国全史・中国春秋战国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页。

②《论语・为政》,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页。

③《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7页。

④《孟子・离娄下》,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6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 篇11

??然而,我的最爱还是置于我宽敞凉台花架上的凤尾菊。我注意到:在繁花争艳喧闹的春天里,它既没有急于涂红抹绿地向人类邀宠献媚,更不屑搔首弄姿的和百花争魁斗妍。而是谦逊的把自已俊俏的容颜深匿在绿色的身躯之中。

??秋风一阵紧胜一阵,爽色愈来愈浓。树梢枯黄的叶儿在飒飒秋风的掠卷下纷纷飘零,繁花众卉亦应难以承受滢霜的肌肤之亲而花凋叶去……

??而此刻的凤尾菊经过冷风斜雨的沐浴和霜的亲昵拥抱,却越发显得生机盎然、意气奋发。你看:翠绿的枝干,宛如抖擞的战士;舒展多姿的长形蓬葵叶,滚金闪滢,犹如透亮而珍贵的翡翠;而茎端黄紫相间庄重富丽微微下倾的圆形花盘,正恰似笼着面纱少女羞怩的脸庞。由不得白居易曾发出“耐寒唯有东篱菊”这样深情地感叹!

??昔日左邻右舍的败绿残红萎缩在地上仍不忘喋喋不休哀怨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繁华的昨天。你报以不屑地一笑,因为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永远在于明天。于是,你以坚贞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傲风霜、斗凌寒,以“菊蕊独盈枝”的风采而赢尽人们的喝彩:“秋菊有佳色”,“傲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你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样一帧充满生机的秋色图。给肃杀枯槁灰朦朦的深秋带来罕有的明媚温暖感觉。

??今晨,凤尾菊那瑰丽的面盘在霜的簇拥下,蓦然悄悄地佛去了面纱,微笑着探出她那雪一般皎洁迷人的脸蛋,剔透的花冠明洁若水;倾泻的丝形花瓣淡意疏荣,象旖旎动人的凤尾流光溢彩;象奔宕不羁的瀑布彩练般飘舞;又象艳丽灿烂、赏心悦目醉心的礼花;让人生发出无限美的畅想……

??菊甚至将自己最后的光华也无私的献给了“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人类。味醇酒香的菊花酒给小聚的人们带来了喜悦;凉爽甘美的菊花晶是理性的避暑饮品;色香味俱佳的系列菊花糕点更是让人垂涎……不仅如此在医药上用她制就的成药,还是治疗感冒、牙疳、高血压、咽炎等疾病的良方妙药。

??菊啊,我爱你!诚然,你的富丽可和牡丹媲美,你的圣洁能让百合生愧,然而你最可贵的却是不畏寒冷、挑战霜雪无谓、勇敢、顽强的战士品质和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也正是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之魂。但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的同步弘扬光大,相反却不无忧虑的看到这种精魂的淡化、遗失、甚至是有意识的扬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