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字读书笔记【合集20篇】

三百字读书笔记(通用20篇)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2

《日历》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日历》这一篇文章,它的含义十分深刻,使我感触很多。

每天我们都会撕去一张日历,而这就意味着一天的过去。当我读这篇文章后,更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你并不在意时间的流逝,也不会留意每一秒、每一分,其实,虽然一秒、一分的时间短促,但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将可以做很多事情。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外面玩,玩了一天也不想回家,妈妈催我回家做作业,可我总是说,再让我们玩一会,就这样,一直不回家,许多时间时间浪费了,作业也没来得及做。是啊,也许每一累计起来,就会变成一小时、二小时。相反,珍惜了时间,你就会过得很充实、快乐。大文学家鲁迅,他就十分珍惜时间,不管怎样忙碌,都要挤出一些时间来学习。这种精神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要让你的生命有意义,就要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让今天充满光彩。

时间是不会为你而停留的,当你撕过一张日历的时候,你会想到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吗?我的父母、老师就常对我说,要抓紧时间。以前,我总会觉得时间很多,现在,学习紧张了,任务多了,我才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快,时间的珍贵。如今,我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好好珍惜时间吧,把时间挤出来,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3

当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为那有着坚强不屈、不择环境生长的白杨树而感到欣慰。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接儿子和小女儿坐火车去新疆的路上,父亲以窗外的白杨树来抒发自己希望将来儿子和小女儿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感情。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保卫边疆的建设者们比喻成那坚强不屈的白杨。

白杨原产我国,北起我国辽宁南部、内蒙古,南至长江流哉,以黄河中下游为适生区。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多生于低山平原土层深厚的地方,昆明附近海拔1900米的沟堤旁有大树,生长良好。 白杨喜凉爽湿气候,在暧热多雨的气候下易受病害。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深厚肥沃、沙壤土,在沙尘暴这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长,不耐过度干旱,大树耐湿、耐烟尘、抗污染。树根发达,树的发芽能力强,生长较快,寿命是杨属中最长的树种,长达220xx年之久。

具有白杨这样精神的人有交警叔叔。他们和白杨一样,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不管是炽(chi)热,还是严寒。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交叉路口中间的石墩上。他们不辞辛苦,挥舞着手臂,指挥交通。难道他们不累么?是的,他们累,尽管再累,他们也不喊出声;人民的交通安全就靠你们了!

让我们一起赞美他(它)们吧,白杨树和交警叔叔们,谢谢你们!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4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看的话,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有一只蝉,它夏天忙着唱歌,秋天忙着跳舞,一点也不准备过冬的粮食。而勤劳的蚂蚁兄弟们已经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一转眼,秋天过去了,大雪盖到大地上,那只蝉被冻得瑟瑟发抖,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而蚂蚁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们秋天准备地粮食。于是,蝉去问蚂蚁讨吃的。看着蝉狼吞虎咽地吃着,蚂蚁说:“如果你在夏天唱歌,秋天跳舞,冬天也只能饿得发抖了。”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不能像蝉一样,整天吃喝玩乐,不准备粮食,到冬天向别人讨吃的;要像蚂蚁一样,勤奋劳动,冬天才不会饿肚子。现在我们应该勤奋学习,长大才有一番作为,才能开创一份大事业。让我们记住这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今天,我到小区的花园里玩。因为是自己一个人玩,所以觉得特别没意思,就去观察蚂蚁。

只见一大群蚂蚁正像军人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来寻找食物。它们仔仔细细地寻找着地面上的食物。过了好一会儿,可爱的小蚂蚁们终于找到了一大堆食物。于是,它们你背我扛,准备高高兴兴地回洞吃一顿丰盛的大餐。但可怜的是,它们的家已经被一只可恶的虫子占领了。那只虫子有九只小蚂蚁这么大呢!我本以为小蚂蚁们会扔下食物逃之夭夭,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然放下食物,和虫子决一死战。而虫子似乎也正等着美餐送上嘴里呢!虫子慢慢地接近了小蚂蚁们,想吃掉小蚂蚁。小蚂蚁们终于沉不住气了,一起冲向虫子。虫子并不知道小家伙们的厉害,竟和小蚂蚁摆开了架势。当所有的小蚂蚁冲上去咬住虫子时,虫子这才觉得不对劲,赶紧往回跑。可他不知道,小小的蚂蚁竟布下了“天罗地网”,虫子逃不出去,只好坐以待毙。我眼睁睁地看着虫子在蚂蚁们的撕咬下挣扎了一会儿,便没气了。弱小的小蚂蚁们用团结战胜了强大的虫子。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5

《数不清的月亮》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寓言作家和画家詹姆斯·瑟伯的《数不清的月亮》产生了许多感想。

本文主要概述了小公主雷娜生病了,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爱女心切,立刻先后召见了他的首席大臣、数学大师和小丑3个人。首席大臣和数学大师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智者,虽然他们都对月亮为何物都各自有高见,但是却都没有斑马把月亮摘下,只有小丑沉吟良久后亲自去问公主,才满足了她的愿望。

在本文中,小公主充当的是一个孩子,只有在孩子眼中,月亮才是金子做的,而且比她的手指甲小一点,和牙齿、花朵一样掉了还会长出新的来。这是多么天真无邪啊!孩子所拥有的就是一个纯真幻想的世界啊!而首席大臣和数学大师自然不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一切事物的,也许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却都显得那么死板,僵化无趣,远不及小公主所给出的答案生动。充满幻想。

小丑就相当于充满孩子气的担任,在孩子与大人之间形成了一道沟通的桥梁,了解成人世界的思考方式,但是也保留着孩子们所拥有的那个纯真幻想的世界。于是小丑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使者,让这两个世界互相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纯真幻想的世界,而大人的世界就显得很无趣,但是,不要忘记了,这两个世界的边缘有着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6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虽然在书塾读书很烦闷,但是我觉得鲁迅的小时候还是很快乐的,看到这,总是能回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在现在看来,总觉得小时候无忧无虑,我多麽想再回到小时候,在体验一下那小时候的事情,虽说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感到无聊,没趣。但在小时候,是多麽值得回忆的事啊。

还记得那一次,我去乡下玩,和小伙伴下水捉鱼和虾,虽说是个小溪,但还是令我恐惧,但是为了面子,还是下去了。很快我就适应了在水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拿个小篓子捉鱼捉虾,我不会捉,看着小伙伴捉,看着看着我的手痒痒了,于是我也开始捉了,虽说不大会但是好歹我还捉上来了一两条。我便沾沾自喜。我在水里摸索一会,摸到一个长长的,滑滑的,我一想:不好我赶紧把捉的东西往岸上一甩,一看——啊啊啊!蛇啊!这是小伙伴围了上来,打家讨论来讨论去,把它……嘿嘿!小伙伴拿着几个小棍,把它挑来挑去,不让它走。蛇不大我们便把它的头压住,然后生起一堆火,然后把它的尾巴放在火里……那次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深。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7

在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上必定会出现许多的文学着作,当然不包括朝鲜和阿富汗,有人说,中国有些没文化的人在控制着文化,中国谈不上文化大国。我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中国的国土广阔无垠,所以我们也把中国列为文化大国之一,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有着作。

在我国古代就有家喻户晓的四大名着,当然这四大只局限在中国,而且我们现代的文化时代已经不再是四大名着的文化时代啦,但他创造了经典,因为是经典,理所当然要铭记经典,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故事,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太英雄啦。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颇深。

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做下啦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好汉们的壮举轰动啦江湖,晁盖一伙做下的这桩弥天大案被美其名曰为“劫富济贫”。他们确实劫富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劫富,他们这种正义行为如果换做现代,肯定会不用经过法庭宣判就被直接赐予枪毙,而且是机关枪扫射,可见他们劫的富是多么的富。至于济贫嘛,就不得而知啦,因为小说里并没出现。我们可以想象: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各种不为人知却又被人了解的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但是我们如果这样想是绝对的错误,我们不应该有这样消极的思想,我们是要被否定的,至少会被我们的教科书否定。

我们的理解应该更“官”方一些,应该说是更“校”方一些:英雄们得到钱财后商讨着进行一次“大型的捐助活动”,最后定在某某大酒楼,“活动”目的捐助全天下穷苦百姓(前提是全天下一大部分百姓在结束前到达此楼),凡是想要得到捐助的人凭“票”入场。在当天百姓们个个排队入场,大家手中的礼物、红包更是拿了不少不少,因为大家觉得不应该白白的拿英雄们的恩惠,随份子是应该的嘛,因为他们以后还要带领我们起义,他们就是领导我们的人啊!他们就是领导啊!当天英雄与百姓同乐,百姓与英雄同醉,甚至有不胜酒力者成了桌子底下的烂泥,总之,就是大家都很开心、很欢乐。

再看鸳鸯楼上那场血案,武松连杀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揣入怀里带走;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没忘进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银两和几件钗环,全部带走,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但这些沾满了胭脂味的钗环,照拿不误。

这充分的说明啦我们的英雄领导人物时时刻刻的想着我们人民啊!百姓们正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岂能坐视不管!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家中有年迈的父母需要钱财治病,也可能是因为某个亲戚的孩子急需钱财进京赶考。但又因为他们当时的政府不能使他们自食其力,可能因为政府的黑暗统治压迫,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个个身负人命,总之,种种社会原因使之要饭都要投资了

但是换做现在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纵使穷家荡产,身上有过案子,我们这个公平的社会也会让他们得到公平的保障,因为他们可以去做人民教师。

但是他们也有一点点小小的过错需要改进,因为他们制造了硝烟战火,同时制造了污染,但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这点污染是虚无的,即使真有,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很大,也大可不必在意,别人吸毒花钱,我们吸毒免费呢。

他们敢于反抗黑暗,他们正义!他们让百姓不受当朝政府的迫害!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即使只存在小说里!他们的精神使我感受到啦我国伟大的教育事业异常强大的影响力波及了不同的时空。最后,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颇深。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8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在《理想国》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柏拉图是通过对正义的深入探讨。

《理想国》在讨论到城邦的建设的时候,首先说的就是人的正义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他认为我们如何去理解正义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个城邦的正义,如果我们理解了城邦的正义那么也就理解了个人的正义,所以,理解就是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课堂的讨论中有的人的言论让我有这样的想法,在我们一个直白的理解中,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正义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有个人才有国家的一切,在一个认同个人主义的时代中,在自由主义的思想的指导下,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我们要知道柏拉图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意图,所以从一个城邦的建设意图出发,城邦的正义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城邦的正义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时候,个人正义往往应该让位给城邦的正义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柏拉图所说的“先写大字,再写小字”的言论是从城邦的理念出发的,因为他认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时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况下,个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要把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充分理解,如果我们仅仅是从个人正义的角度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的话,那样的话,我们的理解是偏激、狭窄的,那样的话就很容易误解柏拉图的意思,在当今社会,理解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是我们正确理解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理解两者正义之间的关系后,我们现在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观念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显的提出正义的概念是“个人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或许是我们这样的理解,在柏拉图的意思中或许认为,人本来就是有区别的,等级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级别的划分,或许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图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时候,他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城邦对于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图关于人应该各做各的事情是基于人本身的内在素质,或许换个说法是每个人在他生来就有自己属于自己的禀赋,而他的禀赋决定了他所应该从事的事业,那是正义的。

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正义,当然这些是柏拉图从他的城邦的正义推导出个人的正义,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或许适合于当时的城邦的正义,而对于如今,关于正义的描述是困难的事情。

此外,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着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

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离的。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

理性阶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猜测和信仰不是知识,是意见。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柏拉图在着名的“洞穴”比喻中讲了一个人如何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这个人获得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后,感到有责任教导那些还在洞穴中的人们。柏拉图由此指出,在一个正义的国家里,哲学家应该成为国王,凭借责任治理好国家。

柏拉图认为品德来自于教育。教育是排除不理性干扰,将真理发掘。而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一个回忆的进程。此外辩证法也是找回真理的主要手段,同时“让灵魂安适”的求善欲望又为求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然而这种教育往往会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柏拉图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形象地比作了洞穴。因而那些缺乏哲学的人被视为关在洞穴里的囚犯,那些哲学家便是走出洞穴的人。

哲学家用真理教育他们,说服他们出去,但由于突然离开了阳光,眼睛受到刺激,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因此唯有强制大家都认识到真理,走出洞穴,哲学家才能最终得到解放,这是上天赋予哲学家智慧的天然使命。因此作者认为唯有由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强制推行。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利用社会资源,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国家才会最为强盛而和谐。柏拉图将这种哲学家为王的国家称之为“理想国”。

与柏拉图的其它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因此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维的能力,深入钻研其中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作为苏格拉底最着名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学说,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真理,传播真理,也始终在与大众的偏执作斗争。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在我们从错误知识走向正确知识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处于无知的状态”。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9

人们都说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实,书又何尝不是反映作者观点的一面镜子?

历史上,有很多作家都透过书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拿《红与黑》来说吧,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于连的年轻人,他聪明但出身贫寒,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便想通过女人作为阶梯,挤进上流社会,最终因为误入歧途而走上断头台。

看完这本书,我既为于连感到悲哀,又对他恨之入骨,以他的才能,明明可以大有作为,可是他却选择了错误的途径,企图利用两个女人对他的纯洁爱情,作为他走入上流社会的台阶,在这里,我不禁想问,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迷茫,世界上的善与恶,美与丑,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如果走对了,就会在正途上,顺利前进,反之,就会掉入万丈深渊。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也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才能走出这片“迷茫”的森林。

反观于连的悲剧,是他个人的选择错误,也是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那个时代,贵族社会的体系,使得他走上上流社会的诸多路都被堵死,社会的不公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在迷茫的时候,不要像于连一样,走入歧途,要时刻谨记:走正路,方能修成正果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0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象、猪和熊这三种动物的故事。让我们对一些动物有了更加的了解,也让我们知道了动物之间的情感。

我记忆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的把自己掩埋了的故事。我认为嘎羧是一头很重情义的战象,他死后并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去,而是坚持不懈的走到百象冢与一起洒过热血的战友同葬,可见他是多么的重情义啊。

嘎羧高尚的品格实在让我敬佩。我很喜欢这本动物小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也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读一读。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1

“他年轻力壮,他建功立业,一上战场便勇往直前。见了敌人挥刀就砍,个个血撒头颅在他的脚下。他在敌军里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敌军个个向他投降。”

这是文章的开头,读到这儿也许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血与猩的战斗,但其实读完全文才感触到了真正的心酸。

全文讲述了一位十四岁的少年,迷上了网游,在游戏里他是将军,所向披靡,任何敌人都逃不过他锋利的刺刀,少年为此极大满足。“金钱”、“荣誉”……。而事实上,大量的钱财正从他的口袋里流水般的消失。读到这,我深深地为这无知的少年而感到心痛,无聊的残杀,正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的良知,况且连这虚拟的世界也有起伏跌宕。

他战败了,败得一无所有,并且损兵折将自己也身负重伤,他要支援,可是没有人理睬他,等来的只有网吧的老板,于是,身无分文的他命令母亲前来送钱。本来阳光的少年竟变得如此落魄,我深感惋惜,希望这少年能放弃这无知的一切改过自新,而事实却让我心酸。他的母亲无奈地看着他满是血丝的眼睛,含着泪答应了他的要求。母亲在我眼里是那样的无助,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就此毁了一生,而她却不忍心拒绝因为儿子以生命威胁。我开始为这少年的言行感到愤怒!母亲的苦楚他一无所知。

少年拿钱继续着罪恶的游戏,他率领兵马再去攻城,敌军又一次被他包围,他命令敌军向他投降,而敌军却嘲笑他:一个手下败将却如此猖狂!他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就此崩溃……。

文章的结局是那样悲凉,我真想告诉他少年,敌军不会向你投降,唯独你的母亲。在母亲心中,你不是将军,是王!是她永远的王!她永远会向你俯首称臣、惟命是从,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2

这本书用友谊、决心和毅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个在霍乱中逃脱的小女孩玛丽被送到了她的叔叔克兰文先生的米瑟韦斯特庄园那里,女仆玛莎让她尝试了她在印度从未做过的事,自己穿衣服、自己出去玩……她还知道了在庄园里有一个十年无人进过的秘密花园,她开始试着了解这花园背后的秘密并寻找花园的入口,她还认识了一只知更鸟,它让她意外发现了一个圆环形的钥匙,知更鸟甚至领着玛丽找到了秘密花园的那扇十年来从未打开过的门,走进了秘密花园里,花园成了她的秘密王国,她在花园里翻土、播种,不会的就向玛莎或园丁季元本请教,但从不透露花园的事,可是她向玛莎的弟弟迪肯透露了花园,并和他一起照管花园。

在房间里,玛丽听见走廊上传来哭声,她随着哭声找到了一个傲慢、自认将死的男孩——少爷柯林,玛丽和迪肯一起用他们的快乐和友谊帮助柯林走出昏暗的房间,来到秘密花园,和他一起使这个花园慢慢苏醒,而在劳动中,柯林在慢慢改变,柯林不再是那个时时刻刻担心死的男孩,而是开朗、阳光的男孩,他的身体也奇迹般的转好。

是友谊,是大自然让玛丽和柯林变得健康,变得活泼,在这个秘密花园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还有这三个好朋友共同的回忆、友谊,和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3

最近刚刚看完《二十四孝图》,心中颇有感触。虽说是简短的24个小故事,24幅图画,但是,仍然让人产生不少感想,既有感动,又有个人思考。其中的心得体会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孝”在我们中华民族5000 年文明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不知流传着多少以孝为主题的传说。当然,不用说,《二十四孝图》中就收录了24个孝子的故事。简单的介绍下,时间上,从上古的尧舜时期,直到宋代,内容上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24个故事,时间跨度4020xx年。可以说,这24张图,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其产生到繁荣的这段时期内,孝道发展的全景图。其中人物丰富,形象丰满,个性十足,地位差异悬殊,上至天子帝王,下至黎民百姓,可谓展示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孝道姿态。语言上,虽然文章是由文言文翻译而来,但是便于理解阅读,确实是教育世人 的良好教材,更不用说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首先,孝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在中国流传了5020xx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它是有中国 特色的一种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既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然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先谈谈正面的作用。

看看“孝”这个字,“子”背着“老”,典型的象形字。古人真是伟大,简简单单,便道出了孝的真谛。何谓孝,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晚辈为了长辈,背着他们,关心与敬爱饱含其中。正是孝,拉近了家庭成员心与心的距离,于是便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场景。

再者,孝不仅是维护家庭和睦的支柱,还是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在古代,常常会有帝王“以孝治天下”,大力弘扬“孝”文化,名篇《陈情表》便是例证。此外《孝经》有云:“

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

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可见,孝对于社会有着极其的重要的作用。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二十四孝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4个故事有不少明显的夸张之处,甚至有个别故事为了宣扬孝,竟有残酷自虐之倾向。举个例子。

王祥卧冰求鲤。因家中老母生病,王祥为了给老母煲汤,不惜在严寒冬日,赤裸身体,以自己的体热化开冰冷坚硬的河面。这个故事,表面上儿子为了老母亲舍弃自己,让人感动,实则夸张过度,不切实际。只为求一尾鲤鱼,何必自虐?只要找来工具,挖开冰面,钓上一尾并不是什么难事。明明简单的道理,偏偏要用这种荒唐的方法来解决,真是愚蠢至极。更有甚者,埋儿奉母。荒年,在古代是时常是出现的,但是竟然有人要埋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节省下粮食来供养老母。如此做法,着实让人不解。人真的能这么狠心?那位老母亲真的能咽下用小孙儿的命换来的粮食?毕竟血浓与水啊。这些愚孝 不仅在与家庭内部肆虐,更是影响了整个社会。“天下无不是父母”,“三纲五常”,也是此等愚孝衍生出来的糟粕,搞的社会乌烟瘴气。于是乎,终生大事由父母做主是孝;谈到父母的名讳,必要放声大哭,是孝;将地方官,大臣,天子视作生身父母是孝;父母去世,要放下一切,守墓三载,这也是孝。愚昧啊,何等的愚昧。

时代毕竟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终究也会随着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当封建社会的大厦坍塌,愚孝也如东逝之水,终究将化成历史的烟尘。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或许是国家没有大力宣扬新世纪孝的重要性,人们似乎将孝淡忘了。为了个人生活的方便,他们忍心父母安置在敬老院,他们忍心将老人呼来喝去,他们忍心辱骂父母只为红颜一悦,等等的类似事件已是数不胜数。这是社会的倒退吗?我不相信,我们更不希望是,我们渴望孝的回归。

终于,我们看到了,还有他们,一个个感动中国,平凡而伟大的人们。你们可以为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奉献一生,你们可以坚持年年月月,你们可以忍住心酸,微笑着流泪。他们不曾被我们熟知,也不曾被社会标榜,不过,他们仍然默默的继续着,用行动感化世人。他们是平凡的英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你的父母,当他们在早晨叫你起床的时候,无意中打扰了你的好梦,可能你真的是学习太晚十分瞌睡,请压住你的火气,乖乖起床;当你因为成绩的下滑而被父母责备的时候,请不要在心里埋怨他们,他们是真心关心你;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请将成功与你的父母分享,你的今天有他们的功劳。

请抓紧时间,现在做,还不晚……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4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中国梦,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更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转眼间,我到村任职已经六个月。“做一名村民认可的好村官”便成为我实现个人理想的第一个梦。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对农村并不是很陌生,但是村官这个岗位却是陌生而且充满挑战的。10月,经过统一培训后我来到坟坨管区杨庄头村担任村支书助理。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顺利的开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我逐渐地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内容,相信自己能在农村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一定能够作为一名优秀的村官,在农村这块舞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刚上任的我,走访入户成为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走在村里,总能遇见异样的眼光。但我知道,想得到村民的认可,必须主动走近他们。于是,我去跟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聊天,跟抱小孩的妇女聊天,跟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聊天。从最开始由村书记带着到后来自己上门,从不知道说什么到和村民唠家常,村民开始渐渐接纳了我。

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感谢这个时代。农村给了我广阔的舞台去学习,去施展,去圆梦。我的梦,在农村的深厚土壤中生根发芽,定会在春风和煦的时代气候下茁壮成长!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5

今年年初,我在北仑新华书店发现了李开复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随手翻阅几页,觉得很有阅读价值,出于对李开复的久仰之心,当即购买了下来,细细阅读之后,很有收获,受到很多启发。

李开复在书中明确提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消极或者进取和他们的价值观有密切联系,但目前很多青年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人生目标,他们整日泡在网吧聊天,上班没精打采,或者大吃大喝,游山玩水,有些虽然事业上有所成功,但没法再有所突破,大有一劳永逸之势。为此李开复诚恳地指出,青年人不能为世俗价值观所蒙蔽,不宜盲目地迎合拜金主义,追逐着金钱、名利、物质享受等,青年人应当有自己个性的人生价值观。为此,他也提出成功是“多元化”的观点,并例举了大量事实,最终要求每个青年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李开复本人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也是该书理念的一种事实论证,具有充分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励志书籍。

李开复在书中系统地提出成就个人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积极、同理心。李开复没有给成功抽象定义,只说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做”这个字眼,围绕着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展开六个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与合作沟通对应;努力学习与人际交流对应;有效执行与发现兴趣对应;这六个行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追寻理想是实现个人价值观的最强动力,如果担心理想遥不可及,而更愿意随波逐流,就很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我,但在追寻理想上,也不能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意气行事,草率作出决定,选择很快,放弃也很快。当慎重地定下一个人生目标以后,就得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能因为在通向成功道路中的任何困难而动摇,坚定自己的立场,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李开复就此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论追求理想的必要性,这也给书中绵密的逻辑解说注入了生动的感性论证,让我们认识到李开复从大学时学法律,到后来攻读计算机,直至事业有成的转变中隐含的成功轨迹。

当兴趣、天赋、理想、专业,这些因素合并在一起的时候,孕育事业的摇篮就诞生了。李开复强调青年人要持有一份成事业的心态,他在书中虽然不曾写出“一定要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这样的句子,但实质上他委婉地指出工作中也可以收获事业。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定都有事业,如果我们用心对待人生目标,努力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绝不会仅仅将工作当作解决温饱问题的态度来对待,而是在工作中培养兴趣,把工作融入到事业中去,最终走向成功。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6

英雄,此二字不知纠葛了几多逐鹿群雄、东征西讨的人的心绪。多少人又葬身名利场下? 凡言“三国”者,即便未曾看过此书者也必知悉“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的大名。书中,他是一位羽扇纶巾、谈吐高雅、自比管乐、有呼风唤雨之能、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儒将。隆中定三分,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无数人心中,诸葛亮的文才武略、战术谋略,甚比“武圣”孙武而被顶礼膜拜。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7

寒假期间,我读了不少的书,其中对《最后一头战象》的感受最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书中讲了一头叫嘎羧的老战象在临死前找到了“百象冢”,并将自己埋葬在那里的故事。

象是一种很有灵气的动物,而且非常的强壮,所以人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驯服它,用它来打仗,即使在丛林里,它也可以算得上是“丛林之王”。没有一只动物敢进攻一头成年的公象,连孟加拉虎也要退避三舍。

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大象一直有一个天敌——老鼠。说如果老鼠钻进大象的鼻子或耳朵里,大象就没戏唱了,还因此把斗兽棋的规则设成“老鼠制大象”。事实上,大象的听觉与嗅觉都非常灵敏,几乎可以预知老鼠的到来,只要它用鼻子一打,老鼠就会被拍成肉饼,即使真的有老鼠爬进了它的鼻子里,它只要一呼气,老鼠就会被吹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所以,我认为“大象怕老鼠”的说法不成立。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8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当读起这本书时,总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融入那精彩的情节。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唐僧一心向佛,十分善良,连一只小蚂蚁都不肯杀死;孙悟空正义勇敢,本领高超,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猪八戒的贪吃贪睡和沙僧老实本分,十分善良。

沙僧一个在故事中不起眼,但是他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放弃妖怪的身份开始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后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本分事,平常心,自在人”。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个让故事充满着快乐气氛的人物,它憨厚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但是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有了它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活灵活现。

说起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能七十二变,有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金箍棒,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师傅,“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它大闹天宫,闯龙宫,降服小白龙、激战黄风怪、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取紫金铃、盘丝洞救师、擒拿玉兔精……面对师傅的误解和紧箍咒,仍旧保护师傅,坚持正义,经过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作敢为的精神让我刻骨铭心。

这本人物鲜明、栩栩如生的西游记里,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我的感悟也很多,让我爱不释手,有就拿起来看看,总会有不同的感受。 “人心齐,泰山移”,这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像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拉绳子,才能取胜!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19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草房子》,这本书中的桑桑、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白雀,秦大奶奶等人,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

桑桑是一个很特殊的男孩,因为他的爸爸是当地唯一的小学的校长,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也住在这个学校。他的学习很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他也淘过气:碗柜改成鸽笼,蚊帐改成渔网,夏天把自己当成冰棍,穿着棉衣、棉裤,为人们制造风景……我觉得桑桑可爱,幼稚,富有同情心,敢于承认错误,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考试常常一鸣惊人,但他经常做恶作剧。

“秃鹤”是陆鹤的外号,顾名思义,他是一个小秃子,他为了自己的光头,用尽三十六计,但是光头仍然“毫发不见”,这颗光头,甚至让桑校长在一次汇操上大丢脸面。陆鹤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他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脾气,属于“老虎屁股摸不得”。

纸月是一个漂亮懂事的小女孩,她身世悲惨,学习优秀,刚生下便没了妈妈,在从板仓去油麻地的路上,曾受到坏小子拦路,最后,桑桑吓坏了坏小子。纸月很有表演才能,是学校文艺队的主角。

油麻地的邱二爷一家没有孩子,便从他大哥家领了一个最小的孩子回来了,他就是细马,他是江南人,口音与油麻地的口音大不相同,于是油麻地的孩子便叫他江南小蛮子,他喜欢放羊,在邱二爷死后,他用卖树的钱买了一百只小羊,要完成给妈妈买幢房子的任务。细马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子,他在学校里属于差生,因为听不懂老师讲课,就不读书了回家放羊。但回家了,他又想学校,每一次都在学校周围放羊。

杜家是油麻地首富,杜小康是他家的独生子,学习也很尖,各种班上的物品几乎都是他家杂货店的,他还有一辆让油麻地孩子望尘莫及的自行车,他用一个划船人欠他家杂货铺的钱的关系,让全班同学过了黄昏中的一条不长不宽的河。当他家倾家荡产的情况下,他辍学了,小自行车被卖了,因为还欠着别人的债,杜家老爷和杜小康到别处放鸭了。杜小康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孩子,他用计使桑桑和他成为了朋友。当发生失火事件后,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使桑桑在同学们面前颜面大失。

草房子中的桑桑、秃鹤、纸月,草房子外的细马和杜小康,他们或富裕或贫困的家境,或优秀或落后的学习,使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但是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着快乐的童年。

三百字读书笔记 篇20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