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报告【8篇】

下乡调研报告(精选8篇)

下乡调研报告 篇1

在这半个月里面,我感到每一个队员都有一个蜕变的过程,无论从工作方法、应急处理、沟通交流……都有着质的飞跃。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往后的游刃有余;第一天的不知所措,往后的处变不惊……队员们每一天都在学习,每一天都在提升。

三下乡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活动就像一条链条,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一个活动的好坏影响着下一个活动的进行。例如,要搞好我们的讲座就一定要在宣传上下重功夫,确保有足够的人知道我们的活动,而且活动还必须要有吸引人的亮点,只有吸引到一定的人到来,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正是由于我们的活动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在整个三下乡活动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首先,我们要决定我们活动的方向。结合了我们队员所学的专业和曹江镇的特点我们达成一致的共识——支农。决定我们是向着支农这一方向前进后,我们就要制定我们活动的项目了,经过我们的再三讨论,反复磋商,精心筛选,终于决定了几个活动:摆档摊,调研,讲座,多媒体放映,慰问老人,田间考察……最后就是确定这些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了,这步很复杂,很繁琐,但也很重要。要尽可能的考虑更多的细节,考虑得越深入越细致,活动的实施也就越容易。看到我们的策划书由简单的十来页变成厚厚的一叠,我们的工作重心要由书面向实际转移。

为了搞好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合力起草我们的策划书;联系好当地的领导;到曹江镇实地考察一次;搜集大量相关的资料;购买活动相关的物资……每一项都是极具挑战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在我们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后,才可以向目的地进发。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我有几个很深的体会:

活动要分工,更要合作

14号的良种下乡活动还未正式开始之时就有一批农民前来咨询取种,为了不让他们久等,我们还是在档摊还未完全准备好就接受他们的咨询与取种,当地农民很热情,我们原定的人手已经不足以一边和农民讲解一边布置摊位了,就在这时候,队长迅速把要去做调查问卷的队员调过来协助我们布置摊位。十来分钟后,布置工作就完成了,在这期间我们的咨询与取种工作一直进行,农民依然热情,摊位前的人流有增无减。团队合作让我们的档摊迎来一个开门红。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这要求我们学会灵活变通。要灵活分工,也要灵活合作。

良好的沟通技巧能让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做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微笑,语气语速要适当,还有一个要点是要把问卷上的问题用口语表达出来,不要直接把读问题出来,以免令村民的不耐烦,可以的话尽量把做问卷当做是一次谈话,围绕问卷的题目进行谈话,谈话结束问卷题目也就已经记录好了。

当然沟通不局限于和当地村民,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和我们队员之间,工作之中信息万变,只有加强沟通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合作,才能更好的互相配合。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要合作就必须沟通交流,缺乏交流的合作是失败的,加强沟通能减少误解,增强队员间的凝聚力,让我们工作更有效率。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这会让我终身受用,三下乡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会谨记着我在里面学到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指导我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下乡调研报告 篇2

为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我县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精神,从3月16日~6月1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重点调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小学开展进课堂听课、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先后对八个乡镇和县城的13所小学进行听课指导。通过深入农村小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多少年来,教师用课程标准提出新理念引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确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小听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效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我们眼界大开。如,台吉镇中心校于艳华老师上二年级《方向与路线》这节课,在导入部分创设生活的情境。把书中辨认方向的情景改为校园内部情景,出示图后问: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本校的校园花坛)以校园花坛为中心学习辨认八个方向。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从看到校园内的照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有效学好八个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新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内容。如,台吉镇中心校吕彩华老师上三年级《分一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试一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等活动来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过程和体验成功,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成功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因此,要让学生用探索的学习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兴阁,教学有风格,在上五年级《合格率》这节课,紧扣自编的一首儿歌“要求合格率,其实很简单,分母是总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改变以往学生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次儿歌自主探究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策略僵化,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心是真诚的,这一辈子哪都不想去,就想为村小奉献一辈子。然而,这一辈子哪都没去过,出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教研员的到来使他们兴奋不少,在纯真中感受真和善,体味苦与甜。可以说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问题、新困惑。实事求是地讲存在问题也不少:

1、有些课堂教学内容被机械的情境所套住,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想法太随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3、在部分教师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5、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单一。知识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师课堂上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理,实质上这是传统以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缺乏应变能力,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缺乏幽默诙谐,规范、精练的语言。

8、从课堂教学上看出教师平时不爱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识。

9、对师校单元测试卷不能做到及时使用,更谈不上研究试卷,忽视了检测,影响有效教学。

总之,通过深入村小的调研活动,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谐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双基训练更扎实,教学容量更厚实,学生思维更活跃,教学方式更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

下乡调研报告 篇3

为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我县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精神,从3月16日~6月1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重点调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小学开展进课堂听课、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先后对八个乡镇和县城的13所小学进行听课指导。通过深入农村小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多少年来,教师用课程标准提出新理念引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确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小听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有效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我们眼界大开。如,台吉镇中心校于艳华老师上二年级《方向与路线》这节课,在导入部分创设生活的情境。

把书中辨认方向的情景改为校园内部情景,出示图后问: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本校的校园花坛)以校园花坛为中心学习辨认八个方向。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从看到校园内的照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有效学好八个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新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内容。

如,台吉镇中心校吕彩华老师上三年级《分一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试一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等活动来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过程和体验成功,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成功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

因此,要让学生用探索的学习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兴阁,教学有风格,在上五年级《合格率》这节课,紧扣自编的一首儿歌“要求合格率,其实很简单,分母是总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改变以往学生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次儿歌自主探究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到村小听课,听的都是常规课。但教师都能努力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

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刘雪梅老师,在上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节课,能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电脑上购物操作,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效果,做到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策略僵化,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心是真诚的,这一辈子哪都不想去,就想为村小奉献一辈子。然而,这一辈子哪都没去过,出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教研员的到来使他们兴奋不少,在纯真中感受真和善,体味苦与甜。可以说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问题、新困惑。实事求是地讲存在问题也不少:

1、有些课堂教学内容被机械的情境所套住,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想法太随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3、在部分教师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师课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有的教师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有效。

5、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单一。知识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师课堂上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理,实质上这是传统以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师面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缺乏应变能力,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缺乏幽默诙谐,规范、精练的语言。

8、从课堂教学上看出教师平时不爱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识。

9、对师校单元测试卷不能做到及时使用,更谈不上研究试卷,忽视了检测,影响有效教学。

总之,通过深入村小的调研活动,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谐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双基训练更扎实,教学容量更厚实,学生思维更活跃,教学方式更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

下乡调研报告 篇4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x村基本情况

x村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全村150户564口人,耕地面积3919亩,全村共有党员24名。畜牧业以羊、猪为主,羊存栏1500只,猪存栏80头。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年输出劳动力的140多人。

20xx年在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万元维修了村委会并购置了办公桌椅;投资5万元为村里维修淘洗旧机井一眼,为解决全村人畜吃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和文体局协商投资1.5万元给文化大院配备了音响等文化器材,活动场所内办公、电视、电话、广播、远程教育网络和图书、象棋等设施配套齐全,各种规章制度上墙,选配了一名认真负责,有文化的村民担任代办员,直接属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报酬落实。

帮助村民办理包括退根还林、农机补贴、农村低保、两免一补、粮食直补、计划生育、医疗合作等20多项内容,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特别是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村民学习、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

发挥了活动场所的功能,使村级活动真正成为农技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发布的中心,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技术培训的阵地,凝集民心的载体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

三、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不富裕,文明程度不高,公共事业和综合保障不健全,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创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显。

2、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通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下乡调研报告 篇5

青春朝气的我们,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够挥洒热情与汗水,播种希望的种子!激情澎湃的我们,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够传播文化和知识,绽放爱心的花朵!

盛夏的骄阳燃烧着我们的热情,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如既往地顺势进行。XX年7月10日,我们背上行囊,踏上“三下乡”的征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把爱心付诸行动,汇聚出不凡力量,在实践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树立服务信念 做好工作准备

能够担任我们学院的重点团队之一的主要负责人,这让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远,毕竟是第一次带领团队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组织得是否得当,工作分配是否合理,还有住食问题、安全问题等都是我们队长要考虑的。因为怕自己无法胜任这个职位,自信心起初当然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为了能够让这次的活动做到尽善尽美,在出发前,我对所有的队员做了思想工作——必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贡献,在服务大众的同时,培养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让各个队员做好准备工作和工作展望。准备工作如期进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准备,不仅给予了我极大的自信心,而且还使工作顺利地展开。

调研调民生 听聆听民声

万事开头难。调研工作在开始阶段通常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我一边跟踪调研队的进展,一边针对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让其他队员明确工作方向。通过与源水村村委会的座谈会以及实地的问卷调查和走访村民,我们发现阻碍幸福源水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出村道路狭窄,农作物运不出村、耕地面积广阔,灌溉水源不足、无牌农药厂排污,影响源水空气。看到调研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看到村民们能够与队员相处和谐,沟通融洽,真是令我们这次三下乡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乐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来,要数是跟进支教组的工作了。支教组的工作虽然有一点小意外,但总体上还是如我所愿地按计划进行。学生们是活泼的,是可爱的,是纯真的,虽然我不是支教组的一员,但是我如同训导主任一般,监督老师工作,看管学生纪律。慢慢地,学生们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我没有跟他们上过一节课,他们也对我叫道:“李老师,您好!”听到这句话,我的心甜滋滋的,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觉到我是一名老师。也由于这个原因,我更加积极地筹办在活动最后一天的游园活动和文艺晚会。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游园活动和文艺晚会最终能够成功举办,而且还得到了村委会和学校领导的好评。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为一名负责人,除了协调好各小组的工作,协调好队员与队员的沟通也是尤为重要的,这能大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后组织了三次的队员内部联谊活动。队员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团结互助,和谐相处,这种融洽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三下乡活动。在队员的说笑声中,我感觉到,队员的心已经紧密地相连。

在这次三下乡实践中,我的工作给予我了我极大的挑战,通过这次的挑战,我得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收获:实践经验、出世之道、服务大众、顾全大局……

下乡调研报告 篇6

月13日上午9点,汽车驶出学校正门,奔赴目的地XX市XX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视线一点点远离城市,向我们靠近的是一重重青山,沿路还可以感受到芳草沁人心脾的气息,依山傍水间无不显现出农村的一番清新景象。感觉目的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心中的兴奋也在不断升温,遐想也一浪高过一浪。

调研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因为一方面我们完成了既定的调研任务,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让我们对当地的物价水平和居民的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大致弄清了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与陌生人打交道,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向他们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月28日,我们将要和这个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情的小镇挥手告别了。汽车驶离了XX镇,为期16天的 三下乡 之旅也缓缓地拉上了帷幕。坐在车上,恍惚中仿佛当初满怀好奇与兴奋之情奔赴望埠的情景就发生在。而现在望着慢慢远去的一重重青山,已没有了来时对于 三下乡 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农民生活水平问题的沉重的思考

下乡调研报告 篇7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贯彻落党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本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团队于2019年7月14日前往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镇。我们是21世纪的新时代大学生,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大学生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认知社会、传播文明、服务社会,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体现了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的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我们团队主要对武鸣县罗波镇的基层干部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进行调研。本次调查我们团队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专访、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拍摄照片和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的。因此,通过对南宁市武鸣镇的调查,我们了解其基层干部的工作以及工作成果,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干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提出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为弘扬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出谋献策。

正文:

我们团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共进行六天,7月14日下午,全体下乡成员和当地政府人员召开座谈会,向有关部门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基层干部的现状。15日上午,全体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带领下走访罗波镇周边的农家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及工作成果。下午,主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专访,通过与当地大学生村官沟通,交流,发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精神。16日全天,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带领下分成五个小组走访乡村进行调研活动,到村委会了解基层干部情况,以家访的形式,收集基层干部的基本信息、照片、感人故事等资料。17日上午,我们重点采访一批先进基层干部,与当地基层干部进行实地考察。因为当地正在修路,所以下午我们协助当地基层干部做好修路的相关工作。18日上午,在当地政府人员带领下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19日,

全体下乡成员聚集当地政府举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仪式,派代表读感谢信,至此,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罗波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下辖的武鸣县东部,距县城24公里,东与宾阳县交界,西邻陆斡镇,南邻太平镇,北邻马头镇。宾(阳)武(鸣)公路贯穿中部,交通较为便利。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辖有1个社区——罗波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凤林、旧陆斡、暮定、板欧、联新、石梁、梁彭、布凌、天马、西边、尚黄、四栋、坛;192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屯,2019年有9948户,37709人。近年来,罗波镇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整体效益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水果、经济林等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有淀粉厂、酒精厂、砖厂、水厂、纸厂等,主要产品有普通淀粉、变性淀粉、机砖、机制包装纸等。工业发展因为没有完善的政策、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等问题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罗波镇的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很大,但其对罗波镇工农业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压力是由许多综合因素造成的。

第一、近年来,计生工作压力大,农村农民的日常琐事不断增多,既要严肃、恰当地处理,又要杜绝强制手

段,难于完成落实。当前,基层综合治理和维持社会稳定工作压力大,由于体制改革,土地田园划分、企业破产改制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基层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因素,以农村土地、安全事故矛盾纠纷居多,导致基层干部的各项日常工作压力增大。 第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农村农民及牲畜安全等工作压力大。特别是乡政府权小责大,没有处罚权、审批权、执法权、拘留权,各种权限归各相关上级部门执行,其往往只能是以教育为主,但安全责任又由乡政府承担。从而使安全管理压力大。

第三、大部分乡镇除了最高领导干部有独立办公室外,其他工作成员都是几位共同用一个工作室,甚至有的是在分管的部门临时占用一张办公桌办公,更谈不上有电脑、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因此,基层干部的办公环境得不到改善。

第四、干部之间沟通交流少,导致心理压力大,干部关系紧张。干部与群众之间也缺少沟通交流,有的群众不理解国家政策,加上干部队伍中一些害群之马,使得干群关系趋于紧张。医疗得不到保障,连每年一次集中体检都没有。乡镇干部正职异地使用、机关选派等相对较多,乡镇干部副职年纪大后也没有像以往一样能到县直机关任职,基层干部觉得自己在经济上没来头,政治上没奔头,心理压力较大。

造成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种:

第一、自身能力有待加强。一是有的领导干部早年接受正规教育少,仅凭多年的经验应付工作,对转型时期的工作缺少学习和探索,新提拔的年轻或刚从机关下到基层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对基层工作的特点、规律尚未掌握,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工作的新要求,出现“新方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的尴尬局面。二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心理调适能力差,健康状态不佳。

第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未完善。上级人人都喊自己一摊子工作最重要,对上表决心,对下压担子,干不好让位子,没有设身处地多为基层干部考虑些,到底可行不可行,究竟有哪些“一票否决”的工作真正是基层能够解决的。开展考核的好处不可否认,但过分地凭分数论英雄,造成很多领导干部怕在考核中不过关而瞻前顾后。同时,在开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上级不够理解和宽容,干部压力更大。在考核的过程中,对政绩的界定过于僵化,只重结果不讲过程,挫伤了一部分同志的积极性,缺少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三、社会认同感降低。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思潮的变化,物质利益占主流,理解基层干部奉献精神和甘于清贫的人相对较少,基层干部与直接从事商业活动的同龄人相比,失落感油然而生,特别是政治上没有奔头的领导干部悲观失

望情绪更加严重。此外,工资过低、补贴太少,物价的不断上涨,朋友往来、瞻养父母、子女上学就业、购房买车无能为力,照顾家庭过少造成朋友、亲人不予理解,妻子孩子产生抱怨,社会认同感低,人际关系紧张。

第四、用人机制尚未健全。一是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在乡镇政府中,非公务员不能提拔使用,但连续多年没有新进公务员,新进的也通过借调、调动、向上挂职等形式流失过多过快,造成队伍老化,工作难于开展。年轻的非公务员干部看不到奔头对工作缺少激情,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加大工作难度。二是个别基层异地提拔领导干部过多,基层副职领导提拔重用的机会相对少,甚至个别班子成员在同一岗位上干2019年甚至20年,工作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的原因,由此得出减轻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压力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教育。一是多组织干部到外地参观考察,既可开宽视野,又可陶冶情操,减轻压力,增进干部之间的接触交流,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要借助各种教育平台,多传授一些思路前瞻、操作性强的工作办法,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地位观、价值观和金钱观,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二)建立健全科学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压力,布臵工作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多加体谅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责备。同时,对基层一级政府既要交任务,又要交政策、方法;既注重检查,又不失时机地加以具体指导;遇到问题和失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找准症结,不能动不动就“摘乌纱”,使他们背上心理包袱;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制定具体的干部工作岗位职责、任务与目标,减轻因角色模糊、职责冲突等给干部带来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缓解工作压力,以便能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谋发展、满怀信心办大事。

(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是切实提高工资待遇,落实节假日补贴等,提高生活质量。二是要适当加大基层办公经费的投入力度。三是完善医疗服务机制,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健康检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为基层干部身体和心理上存在的健康隐患提供治疗。四是坚持实行基层干部休假制度,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建设、改善基层干部住宿楼,改善干部居住环境。六是对干部家属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增加其优越感,同时,在领导干部岗位变动时,组织要为其子女、配偶的上学就业等问题提供便利。

(四)拓宽干部成长渠道。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辣手的岗位工作的

干部适当照顾重用。一是优先提拔。即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艰苦条件下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并注意各年龄段领导干部的比例,梯次配备领导干部。二是优先充实。即坚持把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优先 充实到上级部门领导班子,调整上级主要领导干部考 虑优先从担任过乡基层正职领导干部中选拔。

下乡调研报告 篇8

调研报告

——那蒙镇乡镇企业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那蒙镇乡镇企业发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报告 实践团队:那蒙乡镇企业调研团

所在院系:

指导教师:

作者:

调研地点:

调研时间:

那蒙镇乡镇企业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报告

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企业的发展由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特别在xx大之后,国家强调创新创业,加重扶持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正在日新月异,蓬勃的发展着。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因为受到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能够使得乡镇像城市一样飞速发展,没有步入现代化乡镇等。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7月20日,人文学院“那蒙乡镇企业实践调研团”的在辅导员樊凤金、刘海涛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企业之旅。通过实地考察和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那蒙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应该怎样走有了一定认识。

一、调研对象

以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富山页岩砖厂、广西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富牛养殖有限公司三所较有代表性的民办乡镇企业为代表。

二、调研目的

为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响应xx大精神,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创新、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借鉴意义,有必要对乡镇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现代大学生回乡镇创业所应具备的条件。使得乡镇企业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得向现代化乡镇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创和谐社会。

三、调研方式

问卷调研与采访、访谈相结合,向政府、企业领导,企业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并与他们进行访谈,采访相关人员等。

四、调查内容

1.乡镇企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采访分析可了解到:那蒙镇乡镇企业公司均为民营企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外资企业,各乡镇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调研团小组介绍到这是因为国家的经济战略的调整,各地区乡镇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自主发展,自主有机与当地人民群众谋发展共进步。

随着北部湾经济圈的不断发展,各项经济业务的不断拓展,乡镇企业的业务也日渐繁荣,在采访中几家公司向调研团表示,公司的业务已经拓展到全国地区甚至东南亚国家,例如越南,泰国等。钦州市的乡镇企业已经逐渐地走地区化,国际化,所以要求乡镇企业公司的各项实力要具备更好地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

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中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造福当地的乡镇各族人民。

2.乡镇企业的发展

我们调研小组通过面对面的采访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地对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具体要求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一方面乡镇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企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推动新农村、城镇建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方面,乡镇企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极大,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够协调,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散而不大的小型企业,难以在行业竞争中取得先机,其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投入少,采用传统的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也较为落后,在那蒙镇,我们了解到,即使是有意识引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管理方式的企业,也因为由于资金的投入跟不上、缺乏专业人才或者留不住技术人才等因素,也是难见成效。

3.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作为一股鲜活的血液,先进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的学科技能,刚好对口乡镇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改善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国家不断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到乡镇开创了自己的乡镇企业,并提高乡镇企业的先进性。若能利用好各自的优势,便能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4.大学生群体的缺陷

在与三个公司的经理发访谈中,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上,企业领导认为,大学生有很多优势,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毕竟大学生资本单薄,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差错,遇到困难难以适应。而且现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好高骛远,不愿脚踏实地学习和积累经验,综合能力不强工作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与企业相关能力不符等问题,大学生群体能辩证看待自身便能更好地捉住机遇。

五、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的看法

乡镇企业是一颗颗茁壮成长的苗子,成长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企业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这个角色,在访谈时许多领导说到,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专业知识只是一个技能,更重要的个人素质的培养。专业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而思想才是个人在岗位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专业成绩与在学校的表现不等同于在企业的工作能力,只有在企业中相互适应,才能把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公司的竞争优势。

新一代回乡镇创业大学生必须应该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做人软实力,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在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最重要的更是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六、后记

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支援乡镇企业发展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我们大学生应该明了肩上的责任,为时代的建设出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们对大学生的社会需求有了新的了解,也对以后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了更明确的定位,此行实在收获巨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