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xx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本课题将采用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存在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要通过哪些方法、途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成为终生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较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长时间的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才,这课题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地,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并与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需要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因此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青少年只有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自觉地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兴趣,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建设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加强学习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社会生活、自己的未来前途联系起来,才会长时间的积极学习,打好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效率。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研究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尝试运用以下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因此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优雅自如、感悟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锻炼优雅自如的风度,要具有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风采。教态自然大方,微笑贯穿课堂舍得,教学中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让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3、巧设疑问、引起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时时使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收获。
4、合作交流、增强兴趣
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每组得选出一名组长,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适时鼓励、保持兴趣
兴趣来自鼓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从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是在表扬的基础上加以鼓励,让孩子学习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设置悬念、提升兴趣
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去以后能够自觉地进行预习,从而为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 主要研究方法有:
1、实践法。在查阅资料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级中实施。然后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多角度注重学生在英语活动过程的体验,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总结出一套具有实际的可操作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谈话等形式,在实验前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否喜爱,对于平时的课程学习是否期待。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容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实验研究法。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是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研究的措施
(2)主要措施
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做到不缺席,学习后进行交流、反思。经常性的进行网上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课题组研究制度,以集体备课为主,通过备课、听课、课后研讨等,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撰写研究性的文章,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时进行课题相关材料的积累。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XX年3月至2017年3月,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开题报告、制定计划、收集信息。(XX年3月-XX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尝试实践、在学科教学中研究。(XX年5月-2016年12月)
1、学生学习活动现状的分析研讨并总结。(XX年5月)
2、分科进行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总结。(XX年6月-2016年11月)
3、学生各学科学习兴趣活动效果分析研讨并总结。(2016年12月)
第三阶段:改进、丰富、完善计划、积累材料,形成论文集、教学设计。(XX年9月-2016年12月)
第四阶段:写结题报告,推广经验。(2017年1月-2017年3月)
七、完成课题的条件
(一)我校有一批勤奋敬业、有教育科研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有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同时我校把科研工作作为常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这一切为此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利的促进了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二)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本课题成员都是我校的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并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热情执着,肯于钻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成果。本课题参加者来自各个学科,人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他们对本课题都有浓厚的兴趣,均能按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三)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本课题研究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使课题研究具备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研究计划使用经费具有了保障。
八、成立课题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完善科研管理组织,形成由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层级管理系统,确保课题研究规范有序。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 刘
副组长:刘
组员:王
闫蕾 王
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长:王,主持课题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王,协助组长主持工作。
课题组成员:
语文组:刘 数学组:于
英语组:郭 小科组:郭
(就个人学科进行分类整理)
九、课题成果呈现形式
1.各学科的教学设计。
2.教学案例(光盘)
3观察记录。
4、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