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高中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参与的互助性学习。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培养高中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实现每个高中生都得到有效提高的目标。通过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要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观念

要使高中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与交流,有针对性地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技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在高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经不是过多地讲解知识,而是重视激励高中生积极思考,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顾问和合作学习的参加者。因此,教师在高中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变换身份,时而是促进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又是指导者,时而又是评价者。在高中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和合作者,有时会根据活动内容的难度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充当小组活动的指导者。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高中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小组成员合作的情况;需要教师深入到活动当中,具体了解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具体分析他们的学法,及时发现小组合作的失误,以便及时有效矫正,还要及时回答高中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高中生或活动小组有独到见解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的都应该是一种友好的、和谐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高中生的小组活动,又不能对高中生的困难和疑问不闻不问,这也正是一位具有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必备素质。

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小组学习提炼、总结与归纳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领”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概括和归纳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创设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情境,及时给出促进高中生有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尤其是当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工学习时,我们还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汇总,因为有时不同分工的学生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优化组合,强化高效合作

(一)有效组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成员的组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个人背景等。一般四至六人为一组,尽量保证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有效互补,使组内成员之间既有一定的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同时还要保证各活动小组竞争的公平性,使全班各小组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始小组竞争,同时能够构建更深入、更全的认识。各小组之间要力求做到均衡,没有明显的差异,力求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二)重视学习小组中“领头雁”的培养

重视各小组中“领头雁”的培养。“领头雁”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学习不仅要突出,责任心还要强,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并且要乐于帮助同学,能够积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当我们选出各小组组长后,要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清楚小组长的职责,让他们尽量带领各自的小组进入活动状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逐渐提高小组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检查、评价等,让学生能够自我有效管理,把课堂管理权利下放,这有助于高中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高效开展。

(三)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

小组成员不能有效合作交流往往会导致活动小组解体或小组合作学习不能顺利展开,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并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意愿,而是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也就是缺乏社交技能。所以我们最好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例如,在小组内成员分工时,运用“手势”就能发挥很好的管理功效,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如何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要认真思考,敢于发言,敢于“提建议”等等。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