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历史演变(精选3篇)
中秋节的主要民俗事象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明清时期的民俗大节。中秋节在宋元时代是一般性节日,明朝以后中秋地位显著上升,清代成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
明清时期的中秋节俗内容较前代有了显著的扩充,节俗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祭月、拜月,庆祝丰收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们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这是一种神码,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月光菩萨端坐莲花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如人似的站立着,并在臼中捣药。这种月光菩萨像小的三寸,大的丈余长,精致的画像金碧辉煌。北京人家家设月光菩萨神位,供圆形的果、饼与西瓜,西瓜要切割为莲花状。夜间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撤下来的供品,由家人普遍分食。清代北京祭月有所变化,月光神码由道观寺院赠送的,题名为“月府素曜太阴星君”。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全国通行的习俗,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此月饼较日常月饼为“圆而且大”。《燕京岁时记》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这种月饼俗称“团圆饼”。
各地对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与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带,中秋夜有“请月姑”的习俗,浙江西安县小儿女凑钱备办糖、米果,“拜月婆”。诸暨的大户人家在中秋节制作大月饼,杂以瓜果,“宴嫦娥”。江浙一带中秋祭月有“烧斗香”的习俗。苏州所谓斗香,是用细的线香编制成斗状,中间盛香屑,香店制作后卖给僧俗人等。人们在中秋夜,焚于月下,称为“烧斗香”。扬州小秦淮河,中秋节“供养太阴”,彩绘广寒清虚之府,称为“月宫纸”;又以纸绢作神像冠带,月饼上排列素服女子,称为“月宫人”;然后以莲藕果品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师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贫富,从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岁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饰,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思是说,请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女孩则祈求有一副美丽的容颜,“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后,祭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男子拜月渐少,月亮神逐渐成为专门的女性崇拜对象。北京有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明清时代北京中秋节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称玉兔为“兔儿爷”。人们用黄沙土作白玉兔,装饰以五彩颜色。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精美,造型千奇百状、滑稽有趣,京城人“齐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儿爷给市井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情趣。20世纪初,民间径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名称的这一变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2.分享、馈送“团圆饼”
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苏东坡曾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如尝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民间流传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饼反抗统治者的传说虽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是全国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饼习俗,据《客座赘语》记载,明宫廷中秋太子向父皇进献月饼,民间城乡更是以月饼为节礼互相馈送。
先看明代京城“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这种面饼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月饼的制作在明代后期的北京已经十分考究,价格也不便宜。“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灯品供外,就是团圆月饼。清代后期北京出现了品牌月饼,前门致美斋的月饼为“京都第一”。供月的月饼大的直径有尺多长,上面绘有月宫、蟾蜍、玉兔等图案。月饼有祭祀完后全家分食的,也有将月饼留到岁暮除夕“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江南人家同样以月饼为中秋节物,相互馈遗。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家对神明有着至高的敬仰。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中国古代历亘古不变的礼制。早在两汉时期,儒家经典《周礼》便提到了“中秋”一词,《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详细地描绘了中秋的饮食以及养生。
皇家更是对祭月活动相当重视,唐朝时,祭月仪式便已完善。
《新唐书·卷十五》中便有记载:“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后来一直延续到明清,尤其明朝,明世宗在位时,还特意在北京建月坛专用于祭月活动。
《明嘉靖祭祀》中记载有:“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
而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以及推进,秋天祭月后来也变成了民间文人雅士的一个风俗,逐渐在民间兴起,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同时也为了保佑土地丰收,家人团圆。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便自发形成了祭月的活动。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以下一种解释。
有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寸草不生。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力大无穷,运足神力把9个太阳射了下来。后来,后羿娶了一个名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猎外,终日与妻子同在。人人都羡慕这对恩爱的夫妻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药,就能升仙。
后羿让嫦娥保管那包药,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让后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没去。待后羿走后不久,篷蒙手持宝剑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发生的事时,想杀了蓬蒙时,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见月亮上面有一个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么也跟不到那个影子,因为他前进三步,影子也跟着他前进三步。
后来后羿就放弃了,回到家,由于牵挂妻子,就在嫦娥平时最爱的花园那里点香、供水果等。
后来百性知道这件事以后,就也学点香、供水果等后来就发展到了吃月饼。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