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我刚吃过晚饭,便来到院子里和小伙伴一起盼着月亮。过了许久,一位小弟弟突然喊道:“快看呀!”
我们看时,那天空上不知什么时候钻出了一个月亮,低挂在树梢儿。未满七岁的小妹妹蹑手蹑脚地爬上树,她试图去捕捉那个月亮,可总捉住一团空影。妹妹失望的下了树,用两只疑惑的大眼睛看着那轮明月,月亮却没有改变,仍用他那圆圆的身子带给人们皎洁的光芒。
当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进入了月亮,沐浴着那如轻纱般的月光时,突然月光似乎暗了下来,我们睁开眼睛,哦!白云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老鹰,在它宽大的翅膀下,是那轮圆圆的月亮,老鹰的翅膀遮住了月亮。可怜的月亮只能透过云片的缝隙洒下光芒。小弟弟眨着好奇的眼睛天真地问我:“姐姐,白云会吃掉月亮吗?”我定住了,愣了一会后笑着回答:“不,别担心,它不会。它是怕月亮冷,给月亮穿衣裳!”话音刚落,一道耀眼的光射来,我朝天空望去,太好了!“老鹰飞走了,月亮的光比以前更亮,更皎洁了,而月亮也从树梢升到了半空。
这时的月亮圆圆的,像一只纯白色的盘子,月光似水,照射在地面上,松树上,池水上和我们身上。地面上如松针尖尖的,月光透在上面,仿佛把尖尖的叶变成了软软的,看上去舒适极了。池水上,是光和水的杰作,一种柔美的水波,那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池水中,也有一个月亮,那是一个圆圆的,一遇水波就酥酥的颤的月亮,看见它颤的人都会可怜这个小月亮。月光照在我们身上,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大家都觉得让月光洒在自己身上,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既想享受这种舒适,又愿欣赏这如水般的月光。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必须是一个团聚的节日,这一天的夜晚,月亮是最圆的。每每到了中秋的晚上,人们就会坐在一起看月亮,吃月饼,趁中秋节好好团聚团聚,多么幸福啊!
中秋节的下午,我们一家早早地去爬山,为的是晚上在山顶看月亮。可是老天不放晴,在接近傍晚的时候又下了一场雨,雨像一扇扇铁门,一会儿落到这儿,一会儿落到那儿,挡住了行人的去路,同时也把我们围困在了一个小茅亭里,看来来看月亮的打算要泡汤了。我们也只得提前在小茅亭里开饭了,今天我的晚饭是:两个肉月饼、两片面包、两包卤汁豆腐干、一块鸭肉和一盒牛奶,吃得我的肚子胀胀的。
雨总算停了,没了月亮没关系,中秋节照样可以过,因为望湖园的节目安排了许多。猜谜语很好玩,我们猜了好几个,可是偏偏只有一个中,奖品也只是一个会发光的塑料小葫芦;我还去看怎样放露天电影的,只见有一个人把投影仪上的小孔对准高高架起的大白幕布,然后再打开,这样就放出了电影,可惜是老片子,爸爸妈妈不怎么感兴趣,我们看了一会儿,就被远处忽然传来的音乐声所吸引;我们到了很高的地方三茅峰,才发现有乐队在演奏,其中还有人在唱歌,我跑过去抢了个“座位”(其实是石头),继续认真听,歌声有的悠长,有的急促,边上的音响灯照出了一道道光芒,色彩斑斓的蝴蝶也来凑热闹,气氛一下子增加了。
时间是匀速运动的客观实在,可是在高尔基眼中,却又最快而且最慢、最长而且最短……我想他的看法是颠扑不破的。譬如北京奥运,期待足有百年,准备不下七年,盼只盼时针赛过秒针;当时间的隧道延绵到以缶计数的节点,一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辉煌过后,却不管不顾我们的留恋,忽地变得敏捷起来,眨眼间又是一年光景。
又是中秋佳节,春节的姊妹篇,团圆的好日子,可是成年的我不曾有过一次中秋团圆。中秋佳节勿需铺张扬厉,只要举家围坐,沐浴月光,酒菜乃至月饼都是不必考究的,因为团圆已然好过一切,然而少小离家的游子是无福消受的。十六岁的我被命运的巨掌抛向了上海滩,冬夏时节才有心灵的返航——哦,父母的怀抱是永恒的港湾。
望日的月亮都是圆的,却只在三秋恰半之夜,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是这样的良夜美景,为什么不团圆?只缘父母远在千里外。二十岁的我奉命来到泉的圣地,中秋之夜一样的皓月当空,可是头上也还是异乡的月亮,我的目光也实在穿不透那空间的桎梏。于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