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了世纪广场,那里人山人海,有几千人,大家都围成一个圈看节目,我和我妈妈赶到时,节目已经开始了。有玩龙灯的,有玩狮子的,有跳舞的等等。听说玩狮子的人是从广州请来的,要花几万元才能请来,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龙灯。
玩龙灯开始了,这时上来了一条巨大的长龙,前面有一个人举着一个球,而龙就在后面追那个球。当那条长龙走到中央时,向对面的观众敬礼,拜年。那条龙又接着在空中飞腾,突然那条龙好像弹簧似的形状绕了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这时观众们的尖叫声和掌声大起来了,接着那条龙慢慢的盘成了一圈一圈的,像一个大饼,接着又散开了,最后向大家敬个礼就出场了。
看完节目,亲戚们都到我家去吃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碟碟美味佳肴,我们坐到了桌子上。“大家吃吧。”爸爸说完,我对着一大桌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由于盆子里的冬菇实在太滑,我夹了很久才夹到,可是不小心把冬菇汁贱到了爸爸的脸上,把爸爸搞成大花脸,我们全都哈哈的笑,妈妈却捂住嘴偷笑。爸爸一看,马上装出可怜相,我们笑得更厉害了,爸爸拿出纸把脸上的冬菇汁擦干净了。“咦,怎么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爸爸说道。“天哪,我的汤圆。”于是,妈妈像火箭似的冲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妈妈端了一盆黑黑的东西出来了。爸爸一看,笑着说:“你好棒呀。”黑汤圆你也做得出来。“哈哈……”这笑声奏出我家和谐乐曲。
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全家人在广场看了精彩的表演,还在一起吃了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真好!这快乐幸福的元宵真让人难忘呀!
元宵节晚上,我和妈妈去最繁华的街心广场赏灯。
一出门,只见街上人头攒动,许多商店的门口都燃起了熊熊的旺火。人们都围在旺火旁一边暖着手,一边谈论着。马路两旁的树上都挂上一漂亮的彩灯,一盏盏小灯如星星般一闪一闪,我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每家商场的灯笼也是各式各样,有长的,有圆的,还有自动旋转的。这一切都组成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元宵之夜。
我们到了广场,广场上简直是人山人海,广场的北面搭起了一个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彩门,彩门上画着图案的龙,还有许多欢蹦乱跳的兔子,在灯光的辉映下,它们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的南面是一帘由蓝色的串串灯组成的“瀑布”瀑布上面镶嵌着几个红色的大字:“祝原平人民幸福安康”灯光一闪一闪的,瀑布仿佛地流动,我不禁为设计者的高超技艺叹服。
突然,只听“砰”的一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束火光冲向天空,继而绽开了五颜六色的礼花。这一朵礼花如号令般将所有的烟火都引燃了,整个天空顿时变成了又一个灿烂的舞台,五光十色,形态各异,刚看清楚这一个,另一个又升起来了,令人眼花缭乱。轰隆声不绝于耳,仿佛是千军万马在混战,在人们情不自禁的惊叹声中,元宵之夜的大舞台推向了高点!
烟火完了,我揉了揉酸困的脖子和妈妈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这个元宵节多么快乐啊!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踩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踏着咚咚呛呛的锣鼓声,欢天喜地地来了!七点钟,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似的,奔涌而入,散布在大街小巷里。街边的大树上挂着柿子般的红灯笼,草丛里摇曳着或绿或紫的灯光,为元宵之夜的大街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人群逐渐热闹起来,只见六七八岁的顽童,头戴红光闪烁的“虎耳朵”,手握红玻璃球似的冰糖葫芦,身穿崭新红亮的衣衫,显得红红火火、生气蓬勃;大人们一边闲聊,一边观赏着斑斓的霓红灯,一副兴味盎然、优哉游哉的样子;一对对老年夫妇手挽着手,肩搭着肩,在喧嚣的人群中,在柔和的灯光下,开辟出一片二人世界,回忆着当初的“罗漫蒂克”。公园入口,店铺门前,小贩们热情洋溢地叫卖着、招呼着,“牛、马、羊、虎、兔、龙、猴。”那一盏盏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花灯,被传递到了大人小孩的手中,灯影摇曳、乐声鸣动,映照得大街如梦如幻,如诗如画。那一张张真实生动的脸庞、一片片缤纷的灯光和一阵阵动听的音乐,就这样构成了一幅虚实相接、情景交融的绵长画卷,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呀!
一串串闪动着火光的鞭炮从天而降,像一些调皮的孩子,跳着、笑着,将元宵的踩街活动托向一个新的高点。“嗖—嗖”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响,无数拖着烟雾状长尾的“种子”冲上云霄,绽开万朵金莲:有的凝聚成一个彩球,滴溜溜打着旋儿;有的如天女散花,挥撒得四周一片灿烂;有的绽放如花,飞泻似雨,所过之处犹如天幕中的花园。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束万束礼花开”!一片片烟花不断地绽开,不断地闪烁,璀璨夺目,宛若人间的天籁,天堂的交响,一曲未毕,已如点点涟漪,散如落花,垂至人们的心头,久久也不退散。
恍然间,几盏孔明灯进入了我的视野,它们随风飘荡,却如星星般永远闪烁,正如那些平常疏远的,古老而传统的东西,不论多久,都会承载着希望与美好,一直陪人们走下去。今夜元宵,正如那圆圆的汤圆,甜密、祥和,圆圆满满。
每次过年,我们那里都很热闹,尤其是到了正月十五更是年味十足!每个村里都会进行历代传承的舞龙灯的习俗。
一般到每年正月初八左右,村民们就会开始做筹备工作,他们先会在天黑后到隔壁村的山上偷龙头竹选择两根又粗又直又长的的竹子砍下来制作龙头用,同时会在竹子根部旁边放一个红包,与其说是偷不如说是买,但不知道为什么老底子就是这样留下来的规矩或者说是方式吧!待龙头制成后,再用一种油满蜡油的纸糊成灯罩可以把蜡烛围起来,使烛光不会被风吹灭,绘上花鸟或者是写上有祝福或吉祥喻意的字,然后罩在插好四边竹条的灯板上,每一条灯板的下面都有一个把手,大概有三四十公分长,当灯板扛肩上时可以用手抓举不让灯板脱离人身,可以更加肆意的舞龙用。
最后把大龙头的全身都绘上鳞片,把眼睛点亮,敲锣打鼓一番再放上鞭炮,给龙头做完开眼仪式,就正式可以出灯啦!
等到了晚上,到处都开始放起来烟花,龙灯也就一个村一个村的转了起来。各种各样,有时两条龙灯相遇,那就更有趣了,它们开始互相比高,哪个村的龙灯更高就代表那个村的运势更旺,大家使出全身劲头把龙头举高,后面接好的灯板也就是龙身一起跟着盘旋了起来,各种欢呼、呐喊,热烈的气氛在紧锣密鼓中表现的酣畅淋漓!
有一种龙灯,特别好看,它有金灿灿的龙身和小小的龙头,它舞起来的时候,是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可以一圈圈的盘的很高,由于龙身这间的连接处是软的布质,所以还可以随意的高低错落,此起彼伏,时而弯曲时而旋转,就像真的龙在天上盘旋似的。还有一种龙灯,又特别奇怪,一个灯笼一个灯笼都是断开的,一个人举一个,一节一节的,滑稽极了!舞龙灯的同时,一旁的烟花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多种多样,绚烂无比!
这样的灯会,一般会从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持续到正月十六,从我爸妈小时候记事起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家乡东阳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