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初中元宵节作文800字(精选30篇)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同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百花齐放,共同装点了纷繁的中华大地。不必说西方的什么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必说傣族的泼水节,单单是汉族自己传统的节日,就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了。
我自幼长在江南水乡,自然难以体会到北方安塞腰鼓的壮阔与豪迈,但江南却以她自己的方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每逢过年过节,要舞龙灯、舞桥灯,根据各地习俗不同,灯的样式也不同。我最不能忘怀的,是外婆家的桥灯。
每年元宵节前一天,外婆所在的那个镇子上就会舞桥灯。桥灯是元宵节前制作的,由于桥灯很长,从二三十节到五六十节不等,一家人是断断不能在元宵节前完成的,于是分派到很多户人家,每户人家负责其中的一节,等到临近元宵的时候,各家把所有的龙身连接起来,再添上龙头、龙尾。
龙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师傅制作,且这种手艺绝不外传,往往是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龙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龙的外形,倘若龙头没有精神,纵使龙身舞得怎样卖力,也没有多少人看了。
龙头是提前半个月就要做好的,等到龙头做好,便放在社区的戏台上,人们可以提前去看。但看的往往是孩子居多,就是图个新鲜。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在外婆家完,便常常跑去看龙头。幼年的印象里,龙头仿佛是有点吓人的。用纸糊成的花白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很大一片,倘若一个小孩子藏在底下,也不一定能被发现。
龙的眼睛是由两个嵌在脸上的电灯泡做的,灯泡点亮的时候,仿佛一个凶神恶煞的妖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我向来不敢与龙的眼睛对视,尤其在晚上,我总觉得它会活过来似的。龙角上粘着各色的纸花,亮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到了元宵这天晚上,什么都不能平复我激动的心情。只等夜幕降临,抓一大把烟火,听着喧闹的鼓声,跟着人群一起看桥灯。小孩的的头上戴着发光的犄角,手上是五色的荧光环,坐在大人的肩上,占据风水宝地。
看着舞动的龙,人们放飞孔明灯,放飞对新年的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鼓声中,孩子长大成人,老人白发新添。不变的,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班第xx届灯谜会终于开始了。那天下午,我迫不急待的早早的就来到了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里几棵小树上开满了一朵朵粉色、红色的仿真花,一朵朵美丽的花朵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春天。花丛中映衬的是同学们做的灯笼,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的是红红的鞭炮,有的是各种动物形状,还有一个是拿柚子皮做的,最特别的是李盈缇的,她用玉米外面的干玉米皮裹成了各种动作的小人,既环保,又漂亮,真是太有创意了!
不一会儿,同学们都来了,在老师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后,大家就争先恐后的冲进灯谜会场,开始猜灯谜了,面对一个个有难度的灯谜,同学们有的皱着眉头,有的咬着手指头,认真的思考着,有一部分先猜出来的同学急忙跑去领了奖品,又开心的拿着奖品回来继续猜。我这边看看,那边瞅瞅,这时,我看到一个谜语:下面的在上面,上面的在下面,我一想下字什么在上,上字什么在下?哈哈,一定是“一。”我把谜底给组长妈妈说了,组长妈妈说对了,我开心极了。这时我看到黄佳怡正眉头紧锁的盯着一个谜语,一动也不动的愁眉苦脸的站在那,突然她开心的笑了,好像知道了答案,果然,不一会她也从组长妈妈那领到了签字条。就这样,你猜一个我猜一条,不一会儿,灯谜都被我们猜完了,奖品也都领完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的久久不肯离去。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啊!我期待着明年能猜出更多灯谜来!
我的家乡在郴州市临武县的一个小矿山—香花岭。在我的家乡,有很多节日,比如三月三、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可我最喜欢家乡的元宵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元宵节那天,不但可以观看精彩的舞草龙表演,而且还能吃到香甜软滑的思念汤圆,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在工人俱乐部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猜灯谜活动。
每年的元宵节,我都会缠着爸爸带我去猜灯谜。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那个元宵节,也是爸爸第一次带我去猜灯谜。当我刚踏进俱乐部那高大的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那数不清的花灯笼,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有兔形的、葫芦形的、小鸭形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大厅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拥挤得很。有的独自在冥思苦想,有的和同伴一起商量,有的已经猜出谜底偷偷地乐,还有的快步走到兑奖处去报答案。整个大厅人声鼎沸,热闹极了!爸爸带我走到一个灯笼前,读着上面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个字。”爸爸读完,转过头问我:“你来猜猜。”我撑着下巴想了半天:牛的尾巴是不是那一竖呢?尾巴没了,不就剩下一撇两横了吗?可这又不是字呀?爸爸看我面露难色,敲了敲我的脑门说:“傻瓜,是个‘告’字呀?”说完,又给我讲解了一番,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字谜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呀!我在爸爸的提点下,猜出了很多谜语,得到了很多奖品。我获得奖品时可开心了,因为这是我用智慧得到的!
猜完谜语回到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五彩的汤圆,聊着高兴的事情,好幸福呀!
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大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车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来到了广场。哇!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设计新奇.造型各异。你瞧,那荷花,粉红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暇。
因为今年是兔年,所以大部分花灯都以牛为主题。你看,那头满身金黄的金牛,头微微抬起,仰望着夜空,好像在欣赏着这轮皎洁圆润的明月,美丽的夜空,祝福人们在兔年里牛气冲天,财源滚滚,心想事成。
我们慢慢地往前走,一盏盏绚丽多彩的花灯相继展现在我们眼前:天女散花,可爱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红鲤鱼……真是美不胜收!
“瞧!这盏灯真有意思!”爸爸对我说。嗬,可不是!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追一个宝珠。可追来好长时间,还没追上。看样子,它也着急了,拼命地追呀追呀。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它,使劲地跑呀跑呀,小龙怎么也追不上。哎呀,笨蛋!我都替它着急。我还没看够,就被闹闹嚷嚷的人群卷到了一盏鲤鱼灯前,它的嘴巴一张一合,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摇一摆,像是在无边的大海里游动,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要跳过龙门,寻觅可口的食物。
看着这些花灯,我真佩服设计师独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
九点多钟,在广场上,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像的夜空。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是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
今天是正月十四。今晚华灯初上,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在马路两旁、人行道边,甚至连路灯上都有一个个漂亮、秀气的花灯。家家户户也都挂起了红灯笼。夜晚,那一盏盏花灯闪亮时,是多么让人愉快!
我和妈妈从市委往家走,热闹的地方要数城建局和公安局门前了。城建局门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种各样的花灯非常好看,有孔雀开屏灯、年年有余灯、童男童女灯……引人入胜的是一只超级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硕大,张开的嘴巴甚至能让我在里面躺下睡一觉!大家纷纷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门前的灯也是车水马龙,人们也是在门前拍照留念。特别的是公安局门前的灯笼了。各式灯笼大大小小,在大门的正上方有一个体形硕大的灯笼,里面十几个小灯泡,我就奇怪:这么大的一个灯笼,灯泡不会掉下来吗?困惑的我抬起头打量着它。啊,我看到大灯笼里还有一个小灯笼!噢,原来如此。元宵节除了看花灯就是猜灯谜了。我家门前就有猜灯谜的地方,猜对一个还有奖品呢!
今天一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猜灯谜。我猜中了好几个,到了兑奖处兑了七道,结果全对了!经询问才知道奖品是围裙和袖套,虽然不太满意,但我还是抱着七套奖品开心地回家了。
分配奖品啦!“奶奶家两套、姥姥家两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乐乎。元宵节的夜晚,我希望老师能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看月亮!由于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开学要用的东西,哪有闲功夫看月亮呀!再说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圆”嘛!
祝大家元宵节开心、快乐!
除夕过去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来了,有人说除夕是快乐的,而我却说元宵节是美丽的、迷人的。
元宵节的夜幕降临了,天空中漆黑一片,好像有一块黑布笼罩着大地,在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好像是嫦娥绣上去的,一动不动,好像被元宵节的美景吸引住了。天空中偶尔会飘过几丝白烟,白烟里散发着鞭炮里火药的味道。
地上有许多人,人们急急忙忙像一个地方走去,等到了指定地点后,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在公路上,可成了出租车的天下,司机们刚拐过一个弯来了一个客人,过了一弯下去一个,司机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他们累,但腰包却鼓起来了,可把司机们乐得合不拢嘴。在路旁的雪堆里,一米有一个洞,每个洞里放着一枝蜡烛,这些蜡烛代表着对亲人的思念。
你听啊,“砰、砰、砰”。“噼里啪啦”,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这响声汇成一曲曲交响曲,这曲子中有美声派、民歌派、儿歌派。你瞧啊,一个烟花飞到了空中,好似一棵树,树的叶子是无颜六色的,过了几秒钟,叶子慢慢拉长,好似无数的小星星。又一烟花飞到天空中,这个烟花好似一只孔雀开屏一般美丽。霎时间,许多烟花在空中爆炸了,那些烟花在空中五彩斑斓,有的像流星划过,有的像雪花似的把漆黑的夜晚照的相白昼一样。
看到这些美景使我浮想联翩,白天的热闹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的中国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辉煌!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 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元宵圆圆,家家团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晚饭过后,我们全家一起到公园看花灯。
今天的大街格外热闹,人们都络绎不绝地向公园走去。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灯笼,月亮也掀开遮住自己的“面纱”,露出它那一张又大又圆的脸,笑了。
公园的道路两旁热闹极了!卖棉花糖的、烤肉的、闪光玩具的、小灯笼的,应有尽有,时不时听见一声叫卖声。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摆的摊点前,看着那些又大又圆的棉花糖,我垂涎三尺,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拿出两元钱给我买了一个棉花糖。爷爷拿出一根细木棍,在喷糖丝的机器上空不停地旋转着,只见那些糖丝像着了魔一样,乖乖吸在了细木根上,不一会儿,一个又大又圆的棉花糖就做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到了公园一看,呀,入口由大大小小的灯笼组成了一条灯的长廊!灯笼的下边都挂着风铃,风一吹,风铃就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响声,为公园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过灯的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可爱的龙气球,它有一身漂亮的红衣裳,一张金黄的脸,旁边留着两条黑胡须。它的手恭恭敬敬地放在胸前,像在祝全区人民新年快乐的样子。
龙气球的右边是双龙戏珠的气球,那两条浑身金黄的龙的前爪抬着,仿佛要抢先争到中间那个镶着金边的大红球。它们的嘴张的大大的,露出里面锋锐的牙齿,似乎在比谁更威武。微风一吹,它们的头就轻轻摇摆,好像活了一样,马上就要腾云驾雾。瞧!观水镇为了突出自己的苹果特色,在灯上也放了一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馋的我直流口水。
龙气球的左边是一中学校做的灯:鲤鱼跳龙门。在那个大大的门上面挂着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用彩灯围成了“龙门”两个字,龙门上还挂着许多小灯笼,让龙门变得更加耀眼。在龙门的上面有一条跃得高高的红鲤鱼,我仿佛看到了那条红鲤鱼使出浑身的力气,纵身一跃,跃过龙门,变成了一条真正的龙。它也寓意着一中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也能像鲤鱼一样,跃过“考试龙门”,考上一个好大学,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灯的后面是一中的哥哥姐姐们自己做的花灯。有的是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的,有的是用印制板叠起来的,有的是用一个个长方体拼起来的……他们做的花灯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远处龙泉镇做的花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每一页上都写着龙泉发展的特色。
各个单位做的花灯把公园装扮的.绚丽多彩,让公园焕然一新。我爱这样的公园,更爱那些美丽。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是因为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就称为元宵节。
据说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最初都跟神话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与元宵节的来历相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忍无可忍就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在天上呆得无聊,就飞到人间转悠,猎人误以为它是猛兽,把它射死了。天帝很生气,下令立刻让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房舍、财物、家禽都烧个精光。好在这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偷偷来到人间。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一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的叨念着一句话:“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难了啊!”
家家户户都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热情地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圆圆的甜甜的汤圆。“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放火。
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拨开云雾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人间火光映照,响声震天,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他满意地去睡觉了。
不管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何处,也不管它真实与否。但在元宵节放花灯与吃汤圆的习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到了晚上,会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在这一天吃汤圆,有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我的家乡,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灯小灯彩灯白炽灯都会亮起来,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炸开,整个小镇五彩斑斓亮如白昼,整条街上灯火通明美不胜收。有的老爷爷还会在路口贩卖提前制作好了的孔明灯,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把过年攒的压岁钱凑在一起买一只,然后傻兮兮的拽着孔明灯的底部,仰着脑袋数着一二三,可数完后却没人舍得先松手,直到头仰累了,眼睛都看酸了才恋恋不舍的放手,盯着摇摇晃晃的灯慢慢升空,变成天幕中的一个小小的光点,就像我们自己亲手放飞了一颗承载了溢满希望的小星星。
听说孔明灯飘的越远越高,许下的心愿就越容易实现,于是我们一帮小*孩就跟在放飞了的孔明灯后面追,还要俗气的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一面希望它能飞的越远越高,好实现自己的愿望,另一面又希望它慢点飞,让我们能再多看看……
除了看灯看烟花,元宵节更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吃元宵了。小小的元宵里面包着豆沙、黑白芝麻、白砂糖之类的,这几年随着食物品种的增加,元宵里的馅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有香芋味的、水果味的、鲜花味的,馋的人直流口水。每次元宵节的时候,我总要缠着奶奶称上两斤元宵,一斤煮着吃,一斤炸着吃,乐呵呵的吃的满嘴都是,奶奶总笑我这副模样像只馋鱼干的小猫咪,享受又贪心。
但其实,元宵节之所以让人感觉快乐,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它预示着新一年份工作和学习生活即将开始了。元宵节后的大人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小孩子们也开始疯狂加班加点的补年前遗留下来的寒假作业,一边迫不及待的期待着快点开学去见班上可爱的同学们,想跟他们炫耀新年的新衣服和兜里的红包,一边又祈祷着时间过的慢一点,至少等把作业做完了再开学……
元宵节是快乐的、浪漫的,也是美好的、充满了新希望的。我喜欢元宵节,喜欢它的灯火阑珊,喜欢它的甜蜜温馨,更喜欢它承载着的期待憧憬!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来之际,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元宵喜乐会”!在那天,我们欢天喜地地组织了许多活动,玩得可开心了!
“呀,别吹爆了!”女生们大叫道。原来是杨昊搞的鬼,他故意把气球吹得很大,再来吓人。教室内外,全是同学:有的在准备节目,有的在贴灯谜,还有的在吹气球,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呀!我专心致志地装饰着教室,不时能听到同学们清脆的笑声,看到他们蹦跳的身影。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切,你们班的灯笼没我们的大!”黄楠大叫道。四班同学立即反驳道:“我们的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呢!你们的哪有我们的漂亮?”忙碌了好一阵子,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到了第二节课,铃声刚刚跃入耳中,同学们蜂拥似的围上来猜灯谜。他们一个个紧盯着谜面,有的愁眉苦脸,有的豁然开朗,还有的在和别人讨论着。大家能猜出谜底都绞尽脑汁。我也不甘示弱,冲出人群,来到了六年级八班门前。“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打一植物)”这是什么呢?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青皮包白肉”会不会是萝卜呢?不对啊,“莫听名字冷”这句证明不是萝卜,那是什么植物呢?听起来“冷”的字:凉、冰、雪······都不对!我抓耳挠腮了半天,也没有一点头绪。忽然,我的直觉告诉我是冬瓜,因为“热天菜场有”,冬瓜皮是青的,肉是白的,的确像个大枕头,名字听起来是“冷”,而且正好在夏天可以吃!“一定是冬瓜!”我高兴大叫。于是兴高采烈地去兑换奖品,果然不出我所料,谜底就是冬瓜!我一蹦三尺高,心里像吃了蜜一甜样。我蹦跳着欢呼着回到了教室。
这次元宵节,我们玩得真开心,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锖灯谜,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婆婆到集市上买了汤圆,这汤圆还是芝麻馅的。我问婆婆,今天她为什么要让我吃汤圆。婆婆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 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过了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汤圆真香啊,闻着就要香掉了鼻子;汤圆真甜呀,像蜜一样。
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便坐车去青龙山公园看花灯。
青龙山公园人山人海、灯火辉煌,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公园里沿着小路挂满了花灯,远远望去,长长的连在一起,活像一条舞动的飞龙。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龙潭桥上,桥两边站着八个手中拿着乐器的女子,犹如仙女下凡。站在桥上正好可以观赏湖中燃放的焰火。下了桥,我们进入了月牙门,月牙门内的人很多,我们慢慢地走着,边走边看着头上一闪一闪的小灯,好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出了月牙门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水中的双龙戏珠,那两条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真像活的一般。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碑下的广场,那里正在举办元宵晚会,这里的人更多,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沿着太和庙门口的长廊,一边赏灯一边向游乐场走去。我们一路上观赏了十二生肖属相的花灯,你看那头牛,正在草地上尽情地吃草呢;那头老虎,头上长着深深地王字花纹,正悠闲地躺在山里睡觉;在老虎地后面是一只可爱地小白兔,小白兔正在草地上啃萝卜这些花灯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到了游乐场,各种娱乐项目都十分紧俏,每个项目场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游乐场返回,我们爬上了烈士纪念碑,碑上有一颗红红地五角星,闪闪发光。接着,我们从公园后门来到了青龙广场,在这里,我们观赏了火凤凰和双龙戏珠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这些彩灯地时候,世纪钟敲响了十二下,时间已晚,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龙山公园。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一日我们班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猜灯谜活动,也就是赏花灯。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我早早的赶到了三楼会议室,整个会场的打扮,真让我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只见会议室有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花灯,真是应有尽有,美不胜收。
这里有着各式各样漂亮的花灯,让我看的眼花缭乱。这里有莲花灯;龙灯;灰太狼灯;还有同学们做的红红的大灯笼;还有用小刀刻的西瓜娃娃,一面是阿童木,一面是多啦a梦;还有闪闪发光的星星灯,上面刻着许多小星星和小月亮。还有用毛线,棉花球做的可爱的小羊……把我的眼睛都给看花了,这么多的花灯,可都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呀!
在这么多的花灯中,最让人喜欢的是:韦笑做的“三羊开泰”。她是用三角型的酒盒底座,风干的柚子皮,餐巾纸、桂皮核、干辣椒、包苹果的塑料网等。首先,用干柚子皮比较弯的地方来做羊头,再把这好的餐巾纸和干柚子皮中组合起来,用胶布粘合在一起
然后,把桂圆核镶嵌在羊头上的眼睛部位,用辣椒做羊的耳朵,固定在羊头上,最后用泡沫塑料网,把身上一盖,就好了,再用酒盒底座固定好了。就这样三只栩栩如生的小羊诞生了!
韦笑做的“三羊开泰”可真环保呀!她采用了生活中随手可见的废弃物品作为了灯谜的材料。同学们做的花灯,都是环保可爱的,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几乎全是废物利用!还把花灯做的那么细致、形象、好看。小朋友们都是伟大的发明家。
元宵节晴朗得夜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圆圆得月亮时而藏匿在云后,时而现身在空中。明月衬托着一盏盏红灯笼显得格外漂亮,就像一颗颗耀眼得流星一般。
这时夜幕已经拉开了,城隍庙里人山人海,礼花五颜六色,正是“火树银花闹全城,万头攒动赏花灯。莫怪人称第一景,亿兆星斗灿龙宫。”首先映入我眼帘得是个巨大得马型灯,只见它全身金光闪闪,昂首挺胸,仿佛在空中策马奔腾,更加在这个兔年添增了快乐和幸福。我们刚拍了一张照片,就被熙熙攘攘得人群卷到了一盏龙型灯前。它弯曲得身形,威风凌凌得神态,令我忍不住得赞叹。斜上方有只凤凰款款而来,五彩斑斓,身上坐着个是倾国倾城得嫦娥,长长得衣摆似随风飘扬。我在无比感慨之中,眼前又出现了一座巨大得马型灯,比之前得更大更金碧辉煌,旁边得衬托也使得这个马灯显得格外美丽隆重。它张着嘴巴,仿佛是在祝福我们兔年幸幸福福,像着这金闪闪一样更加旺。此时这边锣鼓响,那边礼花鸣,地上人头攒动,天上流光四射,禁不住赞叹美不胜收。
九曲桥里得人更是多,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个不同大小得头在动着,我不由得笑了几声。曲折得桥边插着几盏小小得花灯,虽小,但意欲深刻。小小得花灯衬托了桥中央得大花灯,有花形,有鸟形,有福字形,也有元 宝形,簇在一块,金碧得灯光照得天空光芒四射,已经远远不能用漂亮来形容了。桥上得花灯,桥边得花灯,水上得花灯……都是一幅幅令人赞叹不已得美景。
那熠熠发光得彩灯,照得黑夜如同白昼,使人们看到生活得甜蜜与美好。我看见每个人得脸上都漾着笑容,红红火火得。正月十五,我过了一个美满得元宵节。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早知开始放了!于是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有趣的还要算“老鼠跑”了!刚开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随即便像老鼠遭人攻击一样四处跑开!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
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晚饭后,我们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广场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公路上连汽车都没有,人们把公路当成了人行道,人群缓缓的流向南湖广场。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看样子我们只能挤进去了。八点钟一到,开始放焰火了,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刹那间,又一声巨响,一个礼花在天空中爆开,发出耀眼的彩光,在场的人们随着礼花的绽放而轰动,夜空被装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广场上沸腾了……
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大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小孩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车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很不容易来到了广场,哇!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设计新奇、造型各异。你看,那头满身金黄的金牛,头微微抬起,仰看着夜空,仿佛在赏析着这轮皎洁。圆润的明月,漂亮的夜空,祝福大家在新年里牛气冲天,财源广进,心想事成。
大家慢慢地往前走,一盏盏绚丽多彩的花灯相继展示在大家眼前:天女散花,讨人喜欢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红鲤鱼……真是美不胜收!
“瞧!这盏灯真有意思!”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追一个宝珠。可追来好长期,还没有追上。看样子,它也着急了,拼命地追呀追呀。那宝珠仿佛故意戏弄它,使劲地跑呀跑呀,小龙如何也追不上。哎呀,笨蛋!我都替它着急。我还没有看够,就被闹闹嚷嚷的人群卷到了一盏鲤鱼灯前,它的嘴巴一张一合,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摇一摆,像是在无边的大海里游动,两只大双眼一眨一眨的,好像要跳过龙门,寻觅可口的食物。
看着这部分花灯,我真佩服设计师独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九点多钟,在广场上,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
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想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好似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漂亮,我简直被迷住了。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有漂亮的烟花,还有好吃的汤圆,美丽的灯展。
一大早,我们全家就一起去超市买元宵,节日的超市格外有元宵节的味道,柜台上摆满了各种元宵,有袋装的,还有散装的,还有各种口味的,如:黑芝麻馅的、松仁馅的、白糖、核桃仁、青红丝的应有尽有,品种至多,让人流连忘返,那里品种较多,不知该买哪一样,每一样都那么精美,因为我喜欢吃黑芝麻馅的,所以,我们就买了四包黑芝麻馅的。
回到家里,妈妈立刻烧好了水,把汤圆倒了进去,把锅盖盖上,过了一会儿,打开锅,那汤圆浮在水上,个个都浑圆精致,肤白胜雪,滚动在汤里,晶莹剔透,美丽极了,真是一种美丽的诱惑,妈妈把汤圆端上来,那汤圆洁白淡雅,碗里盛上了几个洁白、润泽,如玉盛 雪的汤圆,好像
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去江边看灯展和焰火,刚到彩虹桥,犹如海啸一般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只见美丽的焰火在天空中此起彼伏的绽放,点亮了美丽的夜空,有的烟花像钻天候一样冲上天空,然后在天空中灿烂开放,还有的绽放时像一朵大大的荷花,点亮了整个夜空,礼花放完以后,成千上百个孔明灯,慢慢的升上天空,久久也不消失,好像一个个流行划过夜空,又像天上繁华的街市,看完孔明灯以后,我们还去看了灯展,那里的灯有的像凤凰,有的像条龙,还有的像一只东北虎,置立在灯台上,显示虎虎生威、龙跃龙腾、生龙活虎、虎虎有生气。
元宵节吃完一大碗滚烫的汤圆,我和表弟小佐,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前往浦西看舞龙。等了一会儿,“龙”终于要来了,我领着小佐,从人群的缝隙中挤过,来到了最前面。“嘟”一阵口哨声忽然从耳畔响起,几个举着旗帜穿着统一着装的人示意人群往后退,紧接着,一个轿子抬了过来,那些手中拿着香的人便急忙恭敬地拜了拜。我和小佐见状,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朝轿子中的佛拜了拜。
这时,一旁的乐队奏起了优美动听的乐曲,“乒乒乓乓”极富节奏感的声音迎接着“龙”的到来,也使我们陶醉在其中。在人们的吼叫与呐喊声中,姗姗来迟的“龙”终于闪亮登场了。这条“龙”全身都是闪闪的金黄色,稍有绿色做点缀,每一节身体中都点着暖暖的明黄色小灯,龙头装饰得极为华丽,张着大大的嘴巴,雪白的牙齿一个个分布整齐匀称,殷红色的大舌头在寒风中上下舞动,瞪得像铜铃一般的眼睛有些许骇人。舞龙人举着龙,飞速奔跑着,高昂着的龙头活灵活现,十分神气。若是不看举着龙的舞龙人,就好像是一条真真正正的龙降临在了这片土地上,在这里盘旋,翻飞。
正当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条从远方奔来的龙时,脚下的鞭炮突然炸开了,我和小佐不约而同地惊叫了一声,随及“咯咯”笑着逃到了人群后面。这时,绚烂的烟花炮竹也升上云霄,在天空中绽放出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烟花。震耳欲聋的烟花绽放声与人群嘈杂的声音使我们都紧紧捂住了耳朵,望着夜空里的灿烂烟花,一抹微笑不禁溢上嘴角。
看完精彩至极的舞龙表演,我们四个人并排漫步回家,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身边熟悉的人,往年欢乐与悲伤的事情如同幻灯片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放映。又一年元宵佳节到来,又是一年匆匆逝去,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此时此刻,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把握当下。
舞龙时的精彩样子,令人难以忘怀,期待下一个热闹的元宵节!
在正月十五的早上,阳光明媚,天空格外的蓝。我做完我要做的事情后,想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但一打开窗户,就听见了一阵阵吵闹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见有许多人站在马路上,把马路围得水泄不通。
过了半个小时后,轿子出现在右边的十字路口上。我本以为队伍会直走,但出乎意料,队伍向右走了。又过了半个小时,鞭炮声越来越近了,队伍向我们这条路过来了,到处烟雾弥漫,我们也点起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啪,啪,啪……”鞭炮打完后,队伍继续向前走了。
轿子又到十字路口时“打结”了。原因是队伍太长了,把街围了一圈,队伍都还没走完。实在太壮观了。在那儿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几十顶轿子交叉着行走。
花轿上人的装扮也有很多:有的人扮文武状元;有的人扮二郎神;有的人扮观音送子,真是各式各样啊!其中,扮二郎神轿子上的那只哮天犬真是活灵活现,头朝天叫着,好象在向人们报告:“元宵节来啦,元宵节来啦。”真是有意思。还有那扮观音送子的,莲花下是用棉花凑起来的,从远处望去,真像是一朵云,打扮花轿的人真是匠心独运。这不,我把那场面拍下来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就一点多了,轿子也看完了。听叔叔说在车站那有放礼炮。吃完饭后我们马上下去,到了车站后,还等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可真难熬啊!大家都翘首望去,盼着放礼炮的人快点到来。
工作人员终于来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火硝放进礼炮筒里。突然,警察叔叔叫我们退后,别伤着了。“轰,轰,轰。”礼炮打响了只见在一瞬间火花飞了出来,然后有许许多多的彩纸飞了出来。彩纸有红的,黄的,蓝的……真是五颜六色呀。“彩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在向我们招手微笑。接着,礼炮接连响起。空中“彩蝶”飞舞,地上人们喊着、跳着。
天上云彩贺元宵,地上人们闹元宵,闹元宵的热闹壮观久久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了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就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烁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了下来,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们成了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就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了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了大家,做出了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老百姓常说元宵节一过,这新年也就算过完了。还沉浸在新年气氛中的我,既盼望元宵节早点来到,好欣赏到许多美丽的烟花和漂亮的花灯,可又不想这么早就和新年说拜拜,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新年的闭幕曲。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天一擦黑,我就早早地站在楼顶的平台上,凝神谛听那第一声鞭炮响。大约五点半左右,第一声鞭炮响了,它像是元宵节节日演出的报幕员,拉开了整场节日烟花盛宴的帷幕。一开始先是“噼噼啪啪”的响声由远至近,此起彼伏,那是小鞭炮在调皮地敲打着锣鼓;随后二踢脚那响震天空的声音,像击鼓乐一样,将这整场盛宴渐渐带入佳境;最耀眼的当然数那“主角”的登场,几声巨响,空中绽放出无数火树银花,那是有许多人家在燃放礼炮和烟花弹,灿烂的烟花弹亮彻了夜空,仿佛身处白昼,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我睁大双眼紧盯着天空,不愿放过每一幕美妙的演出……一会儿,烟花盛宴结束了,整个世界寂静了许多,让人觉得像是来到了另一个空间,耳畔仿佛传来星星和月亮的呢喃细语。
但是,天空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单调,很快,天边飘过来几个亮点,并且越来越多,我好惊奇,仔细地盯着:来了,来了,飞到我这边来了。哦!原来是许愿灯,一盏、两盏、三盏……飞在前面的一共有九盏。紧接着,近处又升上了一些,在晚风的催动下,它们像一群小鸟,快速地向同伴们飞去,它们在空中嬉戏、追赶,像一群快乐的孩童,我目送了一群又一群。
按捺不住好奇,我也买了一只,拆开包装袋,展开灯,缠好方形燃料,用蜡烛点燃了它,只见原先蜷缩的纸灯在热气的作用下开始膨胀起来,而且越来越大,不一会儿,我就按不住它了,于是我拎着灯的两只角,慢慢地松开了手,只见它缓缓地飘了起来,越飘越高,我望着那它,默默地许了个愿:“我希望……”
街头上,还有不少小朋友在家人的陪同下,提着形形色色的花灯,流连忘返……元宵节结束了,春节也就结束了。时间不等人,我也进入小学阶段最繁忙的一学期了,我得好好学习,在新的一学期里永不停步,奋勇向前。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上午九点,我们一家人在姨妈的引领下,来到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徐沟镇,观看民间文艺表演。
秧歌队伍扭过来了。这是一组全民“参战”的秧歌队伍。年龄最小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是年过七旬的老人。音乐响起,演员舞动手中的绸子,踩着欢快的鼓点,迈着秧歌步扭了起来,那气氛别提有多热闹了!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身上,她舞得是那么优美,节奏感是那么明快,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舞龙。只听到过舞狮,没听过有舞龙,我们屏住呼吸,拭目以待。随着播音员的生动讲解,由人群编织成的两条活生生的金龙出场了,彩球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晃动,巨龙跟着上下翻腾,不停地变换阵势。最后,两束电子火花从龙嘴喷出,博得了人们的声声喝彩。“二龙戏珠”节目真绝!
最后出场的素有“空中芭蕾”之美誉的背铁棍表演把演出带向了高 潮。只见穿着艳丽的小女孩在“空中舞蹈”,她们个个头戴珠花,身穿长衫,桃 色的腮红衬得肉嘟嘟的小脸愈加可爱。随着锣鼓的节拍,她们挥动双手,抖动着长衫。背棍在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和一个故事;一支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站立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同舞。”上阵父子兵,一个小男孩和爸爸表演的是“马马棍”。小男孩身披红色斗篷,手持蓝色马鞭,俨然一个飒爽小骑手。这个“马马棍”还有个小机关:小男孩和爸爸通过一个活动的铁棍连在一起,这个铁棍隐藏在爸爸手上马儿的身体内。当爸爸用力托举时,小男孩可以很快实现由坐到立,站在马背上,整个动作瞬间完成,连贯、精妙,引得现场观众赞叹不已。接着又来了铁棍,所谓铁棍就是八个大人扛一个台子,台子上站三个穿着戏服的小孩,这个舞台,纵横不过四尺,高不过三尺,却舞出一片独特天地。妈妈对我说:“上背棍的娃娃们都要经过选拔,不仅要选长相、身材,还要选毅力。这些孩子早晨四点就开始化妆了,这么冷的天,穿件单薄的戏衣为大家表演,真不容易。”我被孩子们的执着精神所打动。
过元宵,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很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我听说今年的元宵节也是十分的有趣,心也早有几分荡漾,急于观赏的心情,让我信步走向铁桥头。
用不着春燕来剪断料峭的春寒,温柔的春风已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正月十五夜,天空悬挂着皎洁犹如白璧的圆月,已是到了月到中天的时候,路上的行人还依然不断,我走向灯光灿烂的铁桥头。
远望铁桥头上,五光十色,如云蒸霞蔚,仿佛全世界的彩霞都聚集在这里,组成了璀璨的世界,近前,铁桥头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两盏霓虹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彩光,把溪水照的五彩缤纷,闪出亮丽的光彩,又好像撒了一大把碎金碎银,在碧绿的溪水中闪闪发亮,人们摩肩接踵,观察着,指点着,期盼着,谈笑着,在铁桥头上穿行,正如唐代张说所描绘:“龙街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快来看啊!一条金色的布龙向这边迎来了”“快来看啊!”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我顺着声音迅速扭过头一看,一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金黄色布龙追着一颗龙珠向这边扭来,人们见此情景,纷纷一拥而上,争先恐后的挤到金龙面前,不一会儿就锣鼓喧天。
“哈哈哈!”一阵笑声响起,只见人们一齐向铁桥的另一头望去,原来在铁桥的另一头还有一条威猛的白龙,布龙所到之处,锣鼓喧天,所见之人,都为之喝彩,拍手叫好,舞龙的人们都精神抖擞,挺直了腰板,健步如飞,好似一棵不老的青松,将那原本死气沉沉的巨龙舞地活灵活现。
在瞧!图书馆那边,人们都纷纷都聚在那儿猜灯谜,原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为了庆祝元宵节,特的煞费苦心的帮我们举行了有趣隆重的猜灯谜活动。
不知不觉,到了深夜,闪烁洁白的繁星在深蓝的月盆中眨着小眼睛,展现出一片祥和和安乐的氛围,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柔和,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和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是这一天的传统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天夜里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的夜晚。月圆有大团圆的含义,所以应该全家人相聚,共同“闹元宵。”在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点花灯、吃元宵。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汉代的永平年间,当时是为表示对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风俗起源于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汤圆,也寓意团圆。这就是元宵的习俗和来历,知道吧!
晚上,我和妈妈坐车前往中山公园,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店家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有些还挂着形态各异的花灯,灯壁上的图案被灯光照得闪闪发光,给人感觉那是一盏价值连城的花灯,那种美感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灯的吧!到,快下车!我拉着妈妈的手一下车就直奔向公园,到正门,远远望去,到处是灯光,到处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热闹极,看来我是不虚此行啊!走进正门,一个大蓬映入眼帘,蓬顶布满霓虹灯,一进去,到处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样。向右走,两边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它们就像一个个窈窕淑女,可谓是“娇美动人”啊!咦,那是什么呀?我满脑打着问号,走进一看,是动画之城里的动画明星啊,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可爱,把我带进童年时代看的动画片中!又走一段路,瞧,那是一条巨龙,看它的龙须多长,从头到尾,一股英气感染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真棒!欣赏一段,这时湖边聚满许多人,我挤进去。
我还看见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买荧光棒或者荧光球,到处玩耍呢;有的在长椅上休息,一边赏灯,一边吃东西、玩乐;有的在大型的花灯前拍照,我想是要留个纪念吧!
一路观赏完,我和妈妈到海景好又多买东西。出来时,好又多办一个猜灯谜活动。我上前看一张,上面写着:土,打一数学用词。我想一会儿,是……加减法(十加一等于土);又看一张,“黄绒毛,包似弓,打一食物。”我略加思索,我想到,你猜猜?是饺子!找服务员一查对,可惜没买够68元,没能领到奖品。但我的心比吃蜜还甜!
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
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鞭炮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鞭炮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圆月渐渐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早听说元宵节晚上文体中心有烟花晚会,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好朋友佳佳约好去看烟花。正月十五晚上不到七点半,我和佳佳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文体中心,早早地等在那里。和我们一起等在那里的还有坐在父母肩头的小朋友,和坐在三轮车里被孝顺的儿女推出来看烟花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这天的月亮格外皎洁,像一个大大的玉盘,中心大道上人头攒动,彩灯闪烁,人们纷纷用手机和相机拍摄着迷人的夜景,我和佳佳不时地让爸爸看时间。不一会儿,人群中一阵欢呼,我和佳佳向远方望去,只见一盏孔明灯慢慢升起,接着,一盏、二盏、三盏……十几盏孔明灯带着人们对新年的愿望升向夜空。忽然,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砰”响,第一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了,天空中立刻出现了几个数字,人群中又是一阵欢呼,兴的要数我和佳佳,还有头带牛角灯的小朋友们。接下来,天空中又有了许多彩色的大圆圈,有粉的、绿的、紫的、黄的,真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后来又出现了花的样子,小笑脸的样子,垂柳的样子,流星的样子和带小灯笼的烟花,有的烟花刚出来时像兰花,绽开像荷花,落下来时又像垂柳,非常神奇!喜庆的烟花接二连三升向天空,让人目不暇接。放烟火的时候都是先有声音才有烟花的,有的是“砰”的一声,有的是“噼哩啪啦”、“扑通”的声音,还有的是“嗖”的一声,真好玩!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佳佳仍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天空中仍然有祈愿灯在升起,星星点点,闪闪烁烁,我和佳佳双手合十,许下了各自的愿望,然后相视一笑。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20xx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