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
古城苏州的端午龙舟竞渡依然延续,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古老胥门城墙下,在苏州人为纪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彩旗飘扬,龙舟待发,每当拜过涛神伍子胥,比赛就开始了。苏州百姓摇旗呐喊,为健儿们加油鼓劲。
还有,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到了端午节,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儿,有甜的,有咸的,有素的。形式有圆的,有方的,有长的,有尖的。苏州家家户户在端午自己包粽子,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成三角圆锥形,这是小脚粽,或者包成筒状,叫枕头粽。苏州白水粽,清单可口,可谓色、香、味三绝。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它继承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及爱国情怀。
转眼之间,又到了一个难忘的节日——端午节。
听妈妈说:有端午节是因为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不愿意看到国家灭亡而投江自杀,老百姓为了江中的鱼、虾不去咬他的尸体,把一些吃的投入江中,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了。因为这样,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就把他自尽那天定为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来加深对他的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在端午节这天,我与妈妈一起回了一趟姥姥家,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却很难忘。早晨起来,姥姥拿出了一堆粽叶和一些糯米,把糯米泡在了水里,表弟大叫道:“哇!一定是要包粽子了!”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说:“对,就是要包粽子!”表弟一听,开心的又蹦又跳。
只见妈妈把一团粽米放到叶子里娴熟的包了起来,我见状,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我是第一次包,不怎么会,包了好几次都没包好,眼看着妈妈包的越来越多,可我这边却还是空空如也,心里不免有些急了,表弟也在旁边给我加油打气。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终于包好了几个,虽然不怎么美观,但口感还可以,表弟拿着粽子,吃得不亦乐乎,脸上沾满了米粒。
这可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名称不同,但各地方人们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插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的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喝,祈求一年平安。
插艾叶于门是因为艾叶能僻邪,这一天插艾叶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是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等放在家里备用,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舒适。
食粽是因为这一天是五月初五,据说这是为了怀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写了很多爱国诗,可是屈原的爱国之心没被国王接纳,于是跳河自尽,所以吃粽子时,人们总爱给孩子们讲屈原的故事。
赛龙舟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人们用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
暑假里,有一天和妈妈逛商场,忽然看到商场里有热腾腾的粽子,就突发奇想,缠着妈妈要包粽子,妈妈实在拗不过我,就买了一些粽叶,糯米,大枣……
回到家,妈妈首先给我讲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被赶出国界,当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毁掉了,心情悲愤交加,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往水里扔糯米团,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没想到妈妈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见妈妈把浸泡好的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就把苇叶变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觉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赋,没想到自己没注意,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妈妈笑着说:“真是一个大漏斗啊!”我不甘心,做不好,再来。我再一次把苇叶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连一棵枣也放不进去了。这回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终于把苇叶做成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漏斗形了,接下来我往漏斗里放米,再把枣填进去,又撒上一层米,该盖盖了,我把盖子往前一绷,这次挺顺利的,可盖上盖之后,我发现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没加好,又多出来了。这时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来的米倒了,然后出出一根马莲,一圈一圈的绕上,最后打结了,两只手不够用,我忙的忘了手还要扶着粽子,两支手都用在了系绳上,差点米都撒出来了,幸亏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后我在牙的帮助下终于把结系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娴熟。
我学会了包粽子,也体验到了劳动中无穷无尽的快乐!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赛龙舟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在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中体积,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粽内咸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粽、竹叶粽等。
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是丝布做成,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佩戴香囊,是一种民俗,同时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天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因为反对妥协,受到了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他禁不住内凡的愤怒,最后自投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地老百姓都非常尊敬和爱戴他,为了他的尸体不被鱼吃掉,就用棕叶包了米扔进了江里喂鱼。以后的端午都用这种方法来纪念他。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妈妈的生日,那一天,我们全家会买大蛋糕,给妈妈庆祝。我们家的老太太和外婆会包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而且形状多多,有三角的,四角的,枕头形状的……
远远的`就能闻到浓浓的粽子香,真是诱人极了!
还有几天,又到端午节了,我们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要向他学习,一定要做一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