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节作文(精选30篇)
老师和我们说端午节是因为要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个人物就是屈原。于是将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佩戴花花线、荷包,喝雄黄酒,还要吃粽子和赛龙舟,这种习俗已经连续了两千年之久,这在中国是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有一段时间深得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屈原此时就有了一个实施美政的计划:上有一位举贤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尽忠的臣子,国家就能富国强兵,而且屈原认为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看到这里,我不禁敬佩他远大的志向和无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从而在楚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令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绝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一切。
当楚怀王决定与齐国绝交时,屈原不顾自己已经没有了官职,穷困潦倒,毅然决定亲自去齐国说明,但是,齐国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他无功而返,伤透了心。后来,楚怀王又放走了秦国人质张仪,更令屈原悲愤不已,不顾自己的处境,径直去宫里参见楚怀王。但是,做出来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把屈原彻底流放了。可怜的三闾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还是一片赤诚,把整个的心思放在了对国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结果是,不久秦国便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高声呼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进汨罗江,自尽了。这更令我悲伤不已,感动不已。悲伤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去世了。感动的是因为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但是,正因为这样,让我认为屈原并不应该死。如果他听了渔夫的劝告,能够忍着巨大的痛苦,不再那么锋芒毕露遭人嫉恨,楚国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铮铮的屈原终究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投江自尽,让楚国再无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月2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戴香囊、插艾草、包粽子、赛龙舟等等,其中包粽子、插艾草几乎是每家必做的。
一大早妈妈就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拿出来准备包粽子,我也洗干净手帮妈妈一块包。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然后把糯米撒进“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红枣,再盖上一层糯米,把枣子盖在里面。再用剩余的粽叶把米封严实,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妈妈还夸作文我包的好呢!
都包好后,妈妈放锅里煮着,我又和妈妈插了艾叶。妈妈还给我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一起缅怀先人感受传统文化!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在我的手腕上、脚脖上戴了五色线,妈妈说五色线可以避邪。我很喜欢吃粽子,一次可以吃七个呢!不过不能吃得太多了哦!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吃粽子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屈原是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很有学问,可是当时的皇帝并不重用他,而且不会治理国家大事,屈原报国无门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扔在河里。还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昏蛟龙水龙。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对端午节熟悉了吧!我也是刚听妈妈说的,我连忙把一个粽子扔在河里,妈妈笑着说:“这又不是汨罗江,你把粽子扔在河里干嘛?”我说:“我也想纪念屈原。”
这真是个快乐的端午节,我们全家在一起吃粽子,诉说着爱国诗人——屈原!
早晨起床,似乎有些凉意。拉开窗帘,外面是阴雨蒙蒙。
今天,是端午啊!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啊。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阴雨绵绵,雨丝密密的斜织着,地上湿漉漉的,就似我心中也是湿漉漉的一般,莫名的抹上了一层伤感的色调。
心似乎被雨丝牵引一般,将我带到几百年前的汨罗江江边。也是,五月初五,也是这样的阴雨天,迷迷蒙蒙,看不清楚。却似乎能看到赫然立着一位一袭素衣的翩翩公子,他便是屈原。晃得,我似乎看到他脸颊上闪烁的泪光,心微微一颤,我似乎能感受他心底的那份痛苦与无奈,连周围的空气都带上了忧伤与悲愁,尝一尝,一定是酸的。而我,就在那不远处,几步之遥,却始终无法靠近,我好想拉住他,告诉他:“你这样是没用的,你的那位君主并不会为你的死而改变什么,你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怎可以白白断送于此?”但他却仿佛置身与另一个世界,与我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看不到我,听不到我。心底又泛起阵阵的辛酸,就算听得到,恐怕也不能理解我的话吧,就算他能理解我,他一定也还会坚持,因为这是他性格所致,他骨子里的那份坚贞,使他必然要接受这样的结局。所以,我只是,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看着他,这位为后世所永远怀念的伟大诗人,看着他,看着他的视线一点点地收缩,最后只剩下一江的汨罗水,看着他,看着他用尽全力,纵身一跃,在湿漉漉的空气中,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像一架横跨古今的彩虹。而我仍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切都宁静如初,眼前只有密密的银帘,不停的落下,仿佛刚才只是我的幻觉,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虚无缥缈,不曾出现,也不曾停留。
“菲菲,来吃粽子,诶,你在干嘛呀?来吃粽子了,菲菲,诶,你到底要不要过来啦。”身后传来妈妈的喊声,显然有些生了,我赶紧跑过去,“哎,叫你吃个粽子,叫了你半天都叫不应,拉个窗帘拉了十分钟,站在那边,不知道在想什么,是不是昨天没睡好啊?”说着就拿筷子插起一个已经剥好的粽子递给我,咬一口,嘴里满是粽子黏稠的感觉,从小就喜欢粽子比喜欢饭多一点。“妈妈……教我包粽子吧。”“怎么啦,又想包粽子啦?”“恩,好吃。”我似有若无的回答着,突然想起来,还有那个,“妈妈,也给我房门上挂上艾叶吧。”“呦,你不是说挂着难看死了,还说我没事干买个那个干什么嘛,送给你都不要的。”“我现在要了嘛。”“哎。”妈妈无奈了,但还是点点头。
我想,或许,学会包粽子,呼吸着艾叶的清香,我就能离那个屈原更近些吧!就能离那个时空更进些吧!忽然觉得,端午节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放不放假,而是它的本质,这是人们怀念屈原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对美好正义永恒的追求和向往。屈原的死已无法挽回,那么就只有守住他的那份坚贞的品格,永远珍藏于心。在每每端午节时,想起屈原,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向后辈或老外自豪的讲述他的故事,我想,这才是端午节自古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传统节日的真正意义。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遗忘。
12点的钟声就将敲响,这个端午,也即将过去。或许得感谢那个虚无的梦,感谢妈妈,感谢这些习俗,让我想起端午本质,让这个端午过的如此深刻。
记得去年端午节那天早上,奶奶到山上采了一些艾蒿插在房门上,说是为了避邪祈求平安,我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之后又在我和妹妹的手腕和脚脖子上缠上非常漂亮的五彩丝线,早饭吃的是香喷喷的粽子和茶鸡蛋。
长大了上小学后,我学到了好多知识,也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名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为远大抱负不被重视,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自sha了,楚国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们因为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含着泪划船前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也不见踪迹,这就是龙舟赛的起源。端午节作文200字
现在我们福山区也与去年开始在我们美丽的夹河里举办龙舟竞赛了,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赛龙舟的比赛盛况,一共八艘龙舟参加了比赛,水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握木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鼓手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
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往年都是吃二姨亲手包的现成粽子。但是今年不同,因为我尝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节的那天,我来到二姨家迫不及待地准备包粽子。只见二姨将泡了一夜的糯米和提前煮熟的五花肉拿了出来。泡了一夜的糯米比原来显得更大更白。我拿起一片竹叶就准备包,可又犯了难这个粽子的形状一点儿也不规则怎么包呀!只见二姨将竹叶一端拢成一个漏斗形,放进一勺米,把一块肉按在米的中间再放进一些花生米、芝麻等四处捏一捏、拍一拍,熟练地将竹叶包好用绳子一捆,一个个好看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也学着做,可两只手像是不听使唤怎么也捏不成。我又仔细地回想了一遍二姨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捏,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成了一个粽子,虽然形状不太好看,但也能凑合。随后我又包了几个,比第一个进步很多。这时粽子要下锅了,过了大约30分钟就煮好了,一阵香气足以让人垂涎三尺。先不说了,免得你流口水。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至今已有20__多年的历史了,但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第二种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第三种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但人们最了解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但因为楚怀王听信了*臣的话,便放逐屈原,屈原由于听说楚国被敌人所占领,百姓遇难,自己却无能为力。便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来到汨罗江边,抱着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中。楚国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便来到江边,含着泪划着船想要打捞屈原,但并没有成功。所以人们便将粽子扔入江中,希望江中的鱼可以不伤害屈原。这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个地区的粽子也是不同的,比如广州的粽子主要分为甜粽和咸粽,在四川偶尔还会看见辣味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传统习俗,比如赛龙舟、戴香包、带五丝绒线、挂艾草、洗艾草澡等。现在,赛龙舟已经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并且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赛龙舟已经先后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国家。20__年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中也写到了关于端午节的一个习俗——赶鸭子。它源于纪念古代湘西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沿袭至今,并以鸭为吉祥物,在龙舟赛上将一大群活鸭子同时放人赛龙舟的水面上,任由人们去抢捉,谁逮着归谁,抢到鸭子视为大吉,非常热闹。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我们需要不断弘扬端午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
我们应该知道端午节有不少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九层糕、鸭蛋……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风俗习惯。
当然,我们学校也有让同学们无比兴奋的活动。27日下午,我们齐聚在教室学习了包粽子,虽然我们都很不熟练,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地完成了包粽子。这也许是我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端午节了。我们玩得很开心,吃了很多好吃的,玩了很多游戏,还了解到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我们也很感谢林宥辰奶奶和其他家长。正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完成一个又一个完美又漂亮的粽子。
回家路上,感觉到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同学们的笑脸!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投入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法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体验一下这种氛围,请奶奶告诉我包粽子的方法。
包粽子,首先要清洗筷子的叶子,用热水浸泡。准备枣、鸡蛋、肉等陷落,把自己喜欢的陷落煮得香,就可以开始了。首先,折叠长筷子的叶子,围起来,做个窝,中间放入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起棱角。然后把凹陷放在米里,和筷子的叶子一起揉,最后把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耐烦地揭下盖子看情况。从锅里飘出粽子的香味,想要我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漫长,当我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时,我很高兴得到舞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下来,就能看到里面金黄色柔软的粽子,咬一口,好吃,几乎连筷子都咬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的《端午》。过几天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
我知道很多关于端午的来历和传说,在今天,我就来讲给大家听吧!我还有自己的真实事例!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又是一年粽香时。
北方人过端午,除了吃粽子和鸡蛋以外,早晨要起早,采艾蒿而且是带露水的,扫舍驱瘴,佩香囊,少了南方人的赛龙舟。
记得小的时候的端午节这天,天还没亮就被妈妈煮了一夜的粽子香气给叫醒,便赶紧起床,顾不得洗脸冲向厨房,揭开锅探手取出温热的惦记了一年的粽子,粽叶合着糯米大枣的香气扑鼻沁心,妈妈包的是四个棱角的粽子,一个个紧实玲珑,还没等拆开绳子,口水都咽了好几下了,剥开绿色粽叶,晶莹润泽,撒上白糖,那无与伦比的甜蜜顿时萦绕全身,那种香味对于我来说,比任何食物都好吃几倍!
那时会讶异的发现我和妹妹的手腕上,被妈妈晚上趁我们熟睡时悄悄绕上了五色丝线,惊喜的感觉不亚于如今的孩子收到圣诞礼物。妈妈说那是彩绳避邪的。
还要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的意思,而且佩戴它,对于小姑娘那真是一种最美的装饰品。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各家有各家的形状,最常见的有石榴、元 宝、海棠等等,形形色色,清香四溢,玲珑夺目。这一天就是弥散着特殊香氛的一天,女孩子聚在一起拿出香囊互相观赏,比比谁的样子好看香气最足,免不了馈赠几个给朋友带回家里慢慢品赏,看看它的香味到底能持多久。也常有调皮的男娃娃趁小姑娘不备,伸手抢几个,一溜跑开,气的女孩忙追去…
晚上,大人们忙碌了一天坐在餐桌旁,这一天要拿出贮备了久时的好酒,在酒盅里加上雄黄——喝上一盅雄黄酒;那时最爱听父母讲端午节的来历,从他们的讲述中知道了许仙和白娘娘美丽动人的故事,爸爸说白娘娘是白蛇变的,她喜欢上了叫一个许仙的书生,两人如何在断桥相识,白娘娘为许仙不顾一切的去盗取灵芝草,但是许仙听从了一个法海和尚,就在端午节这天,在酒里面放了雄黄让白素贞喝下,果然美丽的白娘娘变成了一条白蛇……,我们听的入了神,记得妈妈还逗我们说:你们也喝点看看能不能变成蛇?我们将信将疑的抿了一口有着特殊的药味的雄黄酒,那时真的担心自己长出蛇的样子来,不时摸摸身后……
今天,没有起早,没有采蒿,没有人给佩戴香囊和五色丝带,也搞不到雄黄酒,只是唯独吃到了妈妈包的粽子,还是止不住让我想念过去的端午节,那种有着中国浓厚传统文化的节日。现在的洋节也开始被我们接受,开始逐渐兴起了,而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文化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注册了,我们过节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
可惜!又是一年粽香时。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念起这首儿歌,便想起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的这一天是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在很多年前的这一天,楚国将要灭亡了。屈原便投江自尽了,老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划船寻找屈原的尸体,便投粽子给鱼虾吃。这就形成了一个风俗:五月初五,要包粽子,吃粽子了。
我认为呀,这端午节,就是人间仙境。有好吃的粽子,粽子呢可以在里面包上好吃的馅,如豆沙,猪肉……它的形态更是非同凡响……每当我看见门上的艾叶,就又蹦又跳的让妈妈给我洗澡给我洗澡。赛龙舟更是有趣。
我爱这好吃的粽子,更爱端午节。
我过了很多有趣的节日,今年端午节是我最幸福、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茶叶、糯米。回家的母亲把盆里的水放进去,把茶叶放进去,无聊地问母亲母亲,为什么把茶叶放进水里?母亲说:茶叶浸在水里不会变干变硬,所以我们可以包起来。啊,原来如此。妈妈洗米,把米浸在水里,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把米浸在水里和茶叶一样吧。妈妈点头说:没错。
终于开始包茶叶了。母亲把两片茶叶重叠起来,把大头围成漏斗的样子,放入米中,把多馀的叶子沿着漏斗包起来,最后把绳子躺在三个角的中间,绑在两个角上,茶叶诞生了。
我也学会了母亲的样子包,我的棕色真的是漏斗,不小心米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母亲说卷成漏斗的形状时要注意没有缝隙,真的变成漏斗了,米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这样煮的米结实。我小心地包着,终于成功了。我特意用绳子系着我包的棕色。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必须留下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呢?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屈原从小就很爱国,可是国家连连败仗。屈原无法忍受,便来到泪罗江边,投江殉国。屈原投江后,人们十分震惊,纷纷做船去打捞。并将米饭团投入江中,希望能喂饱江中的鱼,好让那些鱼不要去咬屈原的尸体。可是人们在江里打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屈原的遗体。因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划着龙舟到处寻找屈原,还把粽子投入江中。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也会包粽子。那天,我和妈妈、外婆一起包粽子。刚开始我安安静静的看着妈妈和外婆包粽子,看了好长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了。于是我就跟妈妈说,“妈妈让我也来和一起你包粽子吧!”妈妈说:“好的呀,可是你行吗?”“我可以,你让我试试吧!”于是,我信心满满的拿起那个箬叶学着妈妈和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
可包粽子,看看简单,真正动起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卷了好长时间也没把那个箬叶卷成我想要的形状,还不小心把箬叶给弄破了。我好不容易放进去的糯米全部从那个破的箬叶里面跑了出来。我不甘心,又换了一张叶子。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把叶子卷起来,叶子是没破,可是我怎么包都包不起来。再看看外婆和妈妈箬叶在它们手中就很听话,叶子在我手中却一点都不听我的指挥。我堵住这头那头又跑出来了,我堵住那头这头又跑出来了。我很生气,就放下了箬叶说:“它就是欺负我的,我不包了。”妈妈和外婆看看我的样子都在那里哈哈大笑,说:“其实你静下心来,慢慢的包肯定是可以包好的。”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重新拿起了箬叶,这一次我终于成功了!虽然没那么漂亮,但毕竟是我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我很开心。
下午外婆煮好了粽子,吃上我自己包的甜甜的粽子,我觉得美味极了!
又是棕香飘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我不仅吃棕子,还要制作香气四溢的香包。
香包,又称香囊或荷包,内装白术、白芷等中草药。在古代的端午,蚊虫出没,就用香包来赶走它们。这次,让我们手工制作一个香包,“回到”古代,让端午的情更深,味更浓。香包的内置原料是艾草,一打开包装袋,屋子里满是艾草那浓浓的香气。袋子里仅有一块小布、针线、艾草、带子和流苏。这时我迫不及待开始制作起来,做香包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又出乎了我的意料,一不小心针就扎到了手。不禁让我联想到古代女子是多么心灵手巧。这黑白相间的布料配上蓝色的流苏,香包更加附有初夏的气息。这小小的香包,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送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端午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屈原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主要是为了包粽子,吃粽子的。
奶奶知道我很喜欢吃棕子,所以早早的就把糯米泡上了。做棕子的糯米是需要泡几天的发酵出淡淡的酸味才可以用,到了端午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去买了棕叶,回到家以后清洗了棕叶备用。
爸爸妈妈回来以后我们就一家人开始包粽子了。大家先拿出两片棕叶叠放在一起折一下,中间就有了一个小坑,接着往里面放糯米,然后再给糯米里放2颗红枣,将剩余的棕叶折回来包住装了糯米的身体,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一下,就神奇般的变成了三角形的粽子了。我学了很久,可还是没有妈妈包的好看,这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包了很多想送给亲戚们一些。包完以后用一个大锅把粽子煮2个小时才能吃,煮的时候满屋的清香味道。
我为什么喜欢吃粽子呢?棕叶包着糯米,糯米里放着红枣,棕叶的清香加上红枣的香甜。糯米软软的口感,吃的时候再沾点儿白糖,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甜蜜,我真是太喜欢吃糯米棕子了!
今年的端午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可以赛龙舟、吃种子。可我今年却过的不一样。
早晨我睁开了眼睛,闻到弟弟在吵闹的声音。走出来一看,他们正在吃种子呢!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个种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中午十二时,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不一会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虽然我家没有挂艾草。但我过了一个有趣的端午。
今天早晨,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场,买回来一些粽叶、肉、蜜枣、和糯米。
妈妈一回到家,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蜜枣、肉和糯米放在一个锅里,再把一些酱油倒入锅里,紧接着把它们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起粽子来。粽子包好了,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只粽子,剥开粽叶,细细地品尝,我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妈妈见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包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饮雄黄酒,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
今天东方要举行包粽子活动,我开心极了。一进教室就看见了花花绿绿的食材,青青的粽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蜜枣,还有五色线、剪刀,看得我眼花缭乱。
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示范。只见老师,先把粽叶放好,然后折成一个喇叭形,再把糯米放进去,还有红枣。然后把粽叶叠成了三角形。看着老师包完以后,我心想这不是小菜一碟,雕虫小计嘛!
我要开始包了!可上包粽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漏的漏,破的破,一个个就像打了败仗的伤员,少气无力地躺在那。再看看同学们,都在积极的尝试着,我可不能放弃啊!于是,我再次鼓起勇气,在老师的指点下,一个三角形的可爱的粽子,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年端午节真棒,希望明年的端午更精彩。
这天就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齐吃粽子,餐桌上摆着肉菜粽子。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谈论着屈原的故事。爸爸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历,此时屈原就是楚国朝廷的还原,就是忠臣。但就是他却受到了朝廷中的'*臣的陷害,没办法为国家效劳。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情,屈原跳进大江中,以死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情,楚国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鱼吃屈原,就包了许多粽子,以此来堵住鱼的嘴,此时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了。但就是,这已经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节时,人们就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这天我吃粽子,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就是个好人,就是个忠臣,就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年年都要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就是端午节。
这端午节颗是我国传统节日啊。在那的时候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妈妈一大早就去买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妈妈都买了2个小时才买到。材料买好了,我们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们开始包粽子了,连年纪很老的奶奶也来帮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们拿粽子去煮。过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们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还有赛龙舟。一大早妈妈就煮起了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和妈妈要去参加龙舟大赛。我们吃完早饭,就去比赛场地了。比赛开始了,我和妈妈划呀划终于超过了1号。我们划了差不多1个小时。终于到了终点,我和妈妈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赢了。奖品是大粽子。我们把大粽子抱回家给奶奶吃,奶奶说“我很喜欢”。
这就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的原因了。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祝各位端午节快乐!作为一位潮汕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家乡的节日风俗也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潮汕端午节的一些风俗,至于由来我就不说了,大家也应该知道。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潮汕人俗称“五月节”。每逢端午节,潮人都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食粽、插艾、浴或喝药汤,就是主要的风俗。
第一是赛龙舟风俗。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和龙船仔。
潮汕民歌《保贺儿婿抢头标》:“潮汕水乡,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岁逢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翼,竞夺锦标,万人空巷,泼水助威,热闹非凡”,形象生动地反映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潮诗《端午赛龙舟》谈到:“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这是诗人描写人们观看赛龙舟的真实情景。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第二是食粽风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故曰粽,曰角黍。”潮汕人俗称“粽”为“粽球”。潮汕话“粽”与“壮”同音,所以端午节男女老少都吃粽求个“壮”的彩头。潮人世代相沿端午吃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
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人食粽与全国其他方相比,其特色是粽球(粽子)是以糯米掺以猪肉、虾米、蛋、花生仁、香菇及香料为馅,有的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称为双粽球;还有山里人尤其喜爱制作“大糯粽”。事先上山砍下杉尾、三丫苦、五指胶烂煅,泡水取出有效成分浸出液,澄清后用它泡糯米,再把糯米包进竹叶里,用开水煮熟,象小枕头的“大糯粽”,剥开竹叶就像一块晶莹的羊脂玉。吃时用纱线切割成小片,蘸砂糖吃,吃起来柔润滑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健胃、去湿、清热等效果,是人们十分喜爱的药效食品。
第三是插艾浴(喝)药汤风俗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风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风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还有,人们都把栽在庭院或门外的使君子花摘下来做菜吃,自己没有栽种的,就到街上买。澄海、潮安等一带,中午有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的风俗,据说有除去腹中毒质的功能。小孩子吃君子炒蛋,消疳去积。老人服用谷精子瘦猪肉汤,有明目的作用。
介绍到此结束。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随便去买点东西吃下就是。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那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可是在这种过程里藏着的浓浓的乐趣、亲情可以买的到吗?如果有条件做的话还是不要去买了吧!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欢乐多少温情。
每当粽子的清香开始在小村庄里弥漫时,儿时的我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
如今,有关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那时,乡下特别重视端午节,当时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儿时脑海中虽然有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而所谓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传说,我却一无所知。小时候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农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一进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篓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干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透做棕叶,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一直是这样做。
端午前一天,妈妈和姐姐就一起动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们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你可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因为我多次失误过,也曾被妈妈数落了多次。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有关端午节的记忆,充满了我的童年,虽然清贫却让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节是快乐的,那种幸福开心的感觉好像离我很远很远,也许是好多年没有那么开心随意地在家过节的缘故吧!
而现在远离家乡的我,每逢端午会依然早起,虽然寻不到艾蒿的踪影,却只能触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觉一下端午的氛围。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来临了。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把粽叶、糯米、肉、鸡蛋、蘑菇准备好。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粽叶卷成漏斗形又把糯米、蘑菇、肉、鸡蛋依次加了进去。最后,她的手灵巧地转了几下,用绳子把粽子给捆 绑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出台”了。真像一个打了胜仗的中国士兵。我们全家称赞不及。爸爸见了不甘落后也来露一手,他捋了捋袖子说:“我的大粽子要出世了”。我和妈妈笑哈哈的看着这个“假厨师”。呀!真是“真人不露相”呀,只见爸爸左捏捏右捏捏,一个“方头大耳”,“威风凛凛”的大粽子就“诞生”了!我们拍手称妙。
我一看,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起来,我卷的可比老妈的大好多倍了,狠狠地装了几勺,可没想到,手没抓好,一粒粒糯米像一个个逃犯似的溜了出来,又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落了下来。幸好,我手疾眼快,把洞包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这个粽子瘦巴巴的,真像是个“瘦老头”。爸爸妈妈见了更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哼,我再包一个,就不信包不好,这回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暗自说道。我小心翼翼地包着粽子。这一回,可真要有一个“粽子样”了。
包完粽子之后,粽子就下锅了,过了两三个小时,粽子熟了,一阵扑鼻的香味,一下子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吸引出来了。
粽子,飘动着阵阵浓香,我还没来得及动口就被陶醉了,我张大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满嘴生香,那味道:妙哉妙哉。吃着这香甜的粽子,我的心也被这糖一样的粽子融化了......。
“哈哈......”欢乐的笑声在我们家的上空回荡着。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家人多少浓浓的爱意啊。如果说古人包的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包的粽子就是表达亲人美妙的祝愿。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匆匆地赶回外婆家。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却不见了,我们都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大约十点左右,外婆满面春风地回来,手里拿着一大把艾叶条和几只青色的鸭蛋。我立刻开始幻想端午节的午餐——红烧蛋艾叶?艾叶炒蛋?……
我连忙向妈妈打听,原来外婆要做“艾叶蛋”。这是端午节萧山的风俗之一,据说吃了端午节的“艾叶蛋”,整个夏天都不会长痱子!只见外婆用左手从艾叶条上拔下很多艾叶,仔细地在手掌上铺开呈毛毯状,然后用右手拿出一只鸭蛋放到铺开的艾叶中间,小心地包好,又一丝不苟地检查有没有露出蛋壳。接着,外婆变出了一卷线,一圈接着一圈地缠绕,把艾叶紧紧地绑在蛋上,不一会儿一个绿色的“艾叶粽”完工啦!
我的好奇心不小心跑了出来!我在外婆边上蠢蠢欲动。外婆仿佛看出我心思似的,笑眯眯地递给我一把艾叶条。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拔艾叶,有的叶子只有一半,有的带着枯茎,艾叶在我手里变得乱七八糟。好不容易把艾叶整理好,麻烦又来了——我的手太小,怎么才能让艾叶听话地裹住鸭蛋呢?我小心翼翼地把艾叶拨开,轻轻地放上鸭蛋,迅速地合拢手掌。心里一阵狂喜!刚想向妈妈“吹牛”,就发现——蛋壳露出来了!经过几分钟的“手搏战”,我总算让调皮的鸭蛋乖乖地躺在艾叶窝里了。我飞快地拉线、绕线,把艾叶蛋裹得比五花大绑的粽子还要结实。心想:看你还不给我好好地躺在艾叶窝里!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鸭蛋都成功变身——“艾叶蛋”。外婆拿出了一口大铁锅,在锅底铺上一层煤灰,把所有的“艾叶蛋”放入锅中,上面又盖上木屑,点上火开始煨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锅里飘出了一阵又一阵的艾叶和蛋混合的香味,惹得我口水流成了小溪。几小时过去了,终于可以吃了!我小心地剥开已经烤焦的艾叶,露出了印满艾叶花纹的鸭蛋,一阵蛋香扑鼻而来。我轻轻地敲碎蛋壳,慢慢地剥出嫩嫩的蛋白,“啊呜”一大口,我满嘴蛋沫,开心地大嚼,好香的蛋!浓浓的蛋香里,我仿佛看见了外婆慈祥的笑容……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买好了香包,而我这一次端午节,要亲手制作香包。
老师发下来材料,我拿出布、线、针、穗、还有艾草,我拿着线和针放在桌子上,把布做成想要的样子,把线在后面打个结,再把线穿进针眼中。然后把针在叠好的布中穿来穿去,手跟着针来回摆动一刻不停,好似熟练的缝纫匠一般。接着留出一个小口,拿出艾草放在布里。刚一打开,就有一股沁人的香味。慢慢地把整个屋子都熏得香香,让人十分陶醉。最后我把带有桃木球的绳子用线和香包连接在一起,单调的小香包经过华丽“装扮”即有朴实的香味,又有华丽的外表,让我十分难忘。虽然它看起来和扑通的香包一模一样,但是它是我亲手做的。
这个荷包蕴含着十分的爱,对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它是我的小小作品。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有时也会在一些大地方举行赛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时候,我总会和妈妈做粽子吃,方法非常简单,首先把糯米倒在电饭煲里一层,再把红枣和红糖放进里面,循环做三次,最后把葡萄干放进去,做好后把粽糕放凉就可以吃了。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习俗,我从电视里看到很多的地方都在举行赛龙舟的比赛,场面十分精彩,我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我通过书还知道了两个传说,据说端午节也叫“恶节”,古时候人们都要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本,白芷和雄黄酒以避疫。二是人们为了怀念屈原,便纷纷把粽子和咸蛋投入江里,拿来雄黄酒驱赶鬼,来保护屈原的灵魂,为纪念他的贤明。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