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端午节优秀作文700字(精选28篇)
端午的味道,有如白荷花的清香,淡而优雅;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端午的味道,有种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说起端午节就不得不说粽子啦!
不管是咿呀学语的小孩子,还是能做饭洗衣的大孩子,或是白发长须的老孩子,一提到粽子,谁不是立时感到口中被一种鲜香软糯质感填满的充实,谁不是感到唇齿间滑滑腻腻的。把糯米与腌制过的肉、红枣、赤小豆、花生等食材搭配,再用散发着清香的粽叶,将其包裹,放入蒸锅,单单看那小锅连珠炮似的吐气,仅仅嗅一嗅那米与肉、红枣、赤小豆等食材交融的香气,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更何况,一层层堆成小山,一口一口满足地扯咬着极富弹性的糯米呢!放入嘴中,那一股清味在嘴中释放,虽淡却不失浓香。在这种美食的熏陶下,让齿感到格外的舒爽,细细品尝,那Q弹米粒让你的味蕾都更加美好。吃下一个个粽子,就算过了几十分钟,也会有一种芳香在口腔中荡漾,让人回味无穷,神清气爽。
提到粽子也不得不说一说粽子的来历啦!
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当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初五,悲愤地怀抱大石投了汨罗江。为了防止鱼虾咬食屈原的尸体,人们创造出了粽子,把其扔到江里,引鱼虾来食。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做出粽子祭奠。虽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可也说明了一个节日中的食物影响之大,在一些看似常见的食物背后往往有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端午的味道是那么的香甜,却又是那么的伤感。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去上奥数课。走过菜场时,我发现那里特别热闹。卖粽子的地方,有四五个人在那里包粽子;买鸭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长队。我心里纳闷,今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呀!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端午节,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兴极了。下午,妈妈带我到了婆婆家。还没进门,我就看见婆婆家门前插着艾草。艾草又长又绿,还能驱蚊去毒,对人可有帮助啦!妈妈说“端午节一般人家都会插这个,驱蚊避邪。”
我一进婆婆家,婆婆就拿来一个鸭蛋,而且还用红、黄、绿、粉四种颜色的丝线包着。婆婆把它挂在我的脖子上,说:
“这是送给你的小礼物。”我拿着鸭蛋,忽然想起语文书中有端午节的作文,但上面说的不是这四种颜色的丝线,而是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丝线。于是,我把它告诉了婆婆,婆婆说:“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富,有“五黄”,它们是黄鱼、黄瓜、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咸黄鸭蛋五种带有“黄”字的食品。还有“五红”,红虾、红苋菜、红豆粽子、考鸭、红心鸭蛋,婆婆说这是现代的端午流行的。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买鸭子要排队。晚饭我吃了很多,“五黄”、“五红”尝了个遍。
过节真好,既有礼物,又有好吃的,还能学到知识。
3家乡的端午节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都很重视这个节日,我对端午节更是记忆犹新,因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节那一天。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当时秦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商讨国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赶快告诉楚怀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劝,还把屈原赶出自己的地盘郢城。结果楚怀王因为不听屈原的话,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立,后来客死秦国。没过多久秦军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跳入滚滚激流的泊罗江。让我想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中的悲愤。
屈原投江自尽后,岸上的渔民和百姓们无比惋惜,立刻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可是没有找到。百姓们纷纷拿来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鱼虾水怪们不要吃屈原的身体,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驱赶河兽。众人划船救屈原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船。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让我回味无比。首先,奶奶已经准备好粽叶和圆溜溜的糯米,奶奶说:“先挑两片粽叶,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听完奶奶的话我跃跃欲试想做自己第一个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动作捏来捏去,可是,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和我玩游戏,我捏左边它往右边,我捏右边它又往左边跑,真淘气!最后绑绳子的时候,糯米居然从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扫兴。我决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装上糯米,这次我把小米粒们看得死死的,捏得紧紧的,再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缠起来。哈哈~~~终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出来,闻到香味,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拨开粽叶,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点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极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我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艾叶,这是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传说唐朝末年,兵荒马乱,人们四处逃命。
一天,大将军黄巢带着部队去攻城。在去察探地形的路上,大将军黄巢看见一位大嫂。她手里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手上却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大将军黄巢很奇怪,上前问道:“您为什么抱着大孩子却牵着小孩子呢?”“这2、3岁的孩子是我的孩子,这6、7岁的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我哥哥打仗去了,我大嫂也在战乱中死了,把这孩子托付给我。要是在危急的时候,我可以丢掉自己的孩子,救我哥的孩子。”大嫂说。
黄巢很感动,于是对大嫂说:“今天,您回去以后就在门前挂上艾叶,明天攻城的时候我就不会伤害你们一家。但这是军事秘密,您一定要保密啊!”可善良的大嫂马上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黄巢去攻城时发现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艾叶。为了遵守诺言,黄巢只好收兵回去了,全城的老百姓免去了战乱之苦。大兵都已进城了,却又撤退了,人们都以为是挂了艾叶的功劳。从此,挂艾叶可以消灾避乱的说法便传开了。
到如今,每逢端午,人们都会在门前插上新采来的艾叶,那清新的药草味可以驱蚊辟邪,保平安呢!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那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奶奶家过端午节。
一进门,我就看见奶奶为我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用的红豆、糯米、粽叶和绳子。奶奶高兴的对我说:“孩子,端午节要包粽子吃,今天,我就来教你包粽子!”只见她先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的一端转一个圈,往里面倒一些红豆和糯米,最后用粽叶的另一端把口包起来,用绳子三下两下就扎紧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艺,我都又羡慕又佩服,不禁跃跃欲试了。可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手忙脚乱最后还是包了个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间隙,奶奶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前有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叫屈原,许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被赶到了黄河以南,看着国家日益衰弱,屈原决定在汩罗河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真高兴!因为我不仅吃到了我的劳动成果,而且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平,字源,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未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论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据说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迅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是,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将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节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街,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端阳节。
端午节快到了我准备一个计划,过一个欢快的端午。
端午节要早点起,要不就赶不上日出了,所以就要3:00起,赶紧刷牙洗脸,千万不能迟到。
到了人工湖都要先走桥,你别看到挺简单,但一走就不容易了,你走一个台阶,你的鞋可就成雨靴了,所以要特别小心,不要掉下去。你也可以去捞小蝌蚪,泥鳅,等等等,不过它们很灵敏在机灵的人可也捉不住它们一群“小鬼”呦。
你也会看见一群人在卖东西,很多人都会为过去买,我肯定会去买。
现在也5:00了,我们该回家吃粽子,怎么样,我的端午节计划不错吧。
我的端午节,肯定是最棒的,谁的都比不了,肯定的。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粽叶,端出泡过的江米,洗好蜜枣,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动手包粽子,便自告奋勇要帮妈妈包粽子。我拿起粽叶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叶里,双手一合,结果粽叶散开,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来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
妈妈笑着说:“你要仔细观察,多多练习,就能包成一个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叶,认真观察妈妈如何包粽子。只见妈妈不慌不忙地拿起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往里面倒进少许江米,然后放入一颗甜丝丝的蜜枣,再倒入一些江米盖住蜜枣,然后用粽叶包裹形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紧紧扎住,一个饱满、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又尝试了几次,终于包成一个“合格”的粽子。
妈妈问我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为人民为了纪念古代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妈妈还说包粽子是流传很久的民俗,我们要学会这门“技术”,更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知识,长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端午节习俗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_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1875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很有学问。他是一位大夫,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当时楚王的重用,一心想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可是后来的昏君楚王却听信了奸臣的慌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过程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都已经被敌人占领了,百姓遭难,十分悲愤。于是我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对国家的爱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了屈原投江的消息后,都非常悲痛,楚王得知了这一消息,也终于醒悟过来,可为时已晚,我们伟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几个时辰了,等到百姓们去捞屈原的尸体时,就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他们便划着船把食物仍进河中,希望鱼蛟虾蟹吃饱了,不要再去吃屈原遗体。
久而久知,也就形成了这个习俗,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会举行龙舟大赛,这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而且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那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来历真有趣!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节放河灯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日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人们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人们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人们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人们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人们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三天的端午小长假只剩下一个尾巴。在最后一天的快乐时光里,班的老师带着我们浩浩荡荡地向海滩走去——那里,有我们的节日大餐!。
“瞧,我们到了!”同学们欢呼起来,个个赤着小脚丫拥抱大海,大海也亲昵地拥抱着我们。海水凉凉的,沙子细细的,我们坐在沙滩上捕捉着小螃蟹和小虾,有的同学堆城堡,垒城墙。总之,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个个兴高采烈,欢声笑语,让整个海滩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
就在我们快乐玩耍的这段时间,老师们也悄悄地把宝藏藏好了,“沙滩寻宝”开始了。同学们一窝蜂地冲进了寻宝地点,你推我嚷,都想挖到最多的宝藏。首先,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可疑的洞挖了起来,果然被我挖出一块大橡皮。哈哈,我想:这一定是个好兆头。于是,我又继续工作起来。可接下来的时间却让我一无所获,看看旁边的小伙伴也是一样没有收获,垂头丧气的神态,让我的积极性顿时消失殆尽。一旁的小姜老师看到沮丧的我们,就忍不住开始给我们提示,让我们几个进行地毯式搜索。经过小姜老师的帮助,我们班的3个同学很快就找到了3盒蜡笔,这可是今天的大宝啊!
海滩大餐中,拔河比赛当然是我们印象最深的了。我们团结一致,一定要赢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果然,我们在齐心协力,加油再努力的口号中,把绳子拉了过来,赢了这场比赛。“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大家高兴的得把四个带有沙粒的肉嘟嘟的手指伸到头顶,像袋鼠一样跳遍整个沙滩,留下一串串活泼的脚印。
“大餐”被我们吃光了,就该启程回家了。坐在车里,我凝望着渐渐远去的大海,凝望这阳光下闪闪的沙滩,一些五花八门的思绪占据了我的脑海。我知道,大海、沙滩、阳光、今日的快乐的一切,都是世界赐予我们的厚爱。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高兴不已,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不过我最期待的是包粽子。奶奶把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和妈妈都跃跃欲试。
我学着奶奶认认真真地包起来。我先将2片粽叶交叉成“十”字,再将“十“字的4个端点到中间那一点的四段竖起来,又将一勺米放在中间,接着把粽叶包成菱形,再用一根绳子围着粽子绕,把它“绑起来”。大功告成了!可不一会儿米就从粽叶的缝隙里逃了出来,我又试了四次,也没有成功,第六次的时候,奶奶手把手地教我,我终于成功了,兴奋得手舞足蹈。接着我又包了圆形和正方形的粽子。我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进蒸笼里。
过了半小时后我听到奶奶大喊了一声:“吃粽子啦!”我便一个箭步跑去,一眼认出我包的正方形粽子,打开粽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白玉”做的魔方,糯米的醇香伴着粽叶的清香扑来,咬上一口,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入口即化,真美味!
我又从蒸笼里拿出了一个尖粽子递给奶奶说:“奶奶您幸苦了!”奶奶接过粽子,笑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怎能不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浓情端午节呢?有香甜的粽子,有浓浓的亲情,我怎么不喜欢它呢?
端午节,是一个难忘的节日,不仅因为它是我国法定节假日的第一个端午节,更是因为我过了一个别开生面而又非常开心的“网络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一定有它迷人的传说和多彩的庆祝活动。于是,我带着满心的好奇,早早的就打开电脑,游乐于端午的喜庆和神话境地。在这里,我了解了,二千多年来中华各族人民欢庆节日的“龙舟竞渡”、“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草菖蒲”、“挂钟馗像”等传统习俗。我还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良伍子胥的忌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和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其实,让我最挂心的,不知不觉当中推着我的思绪走的,还是想知道汶川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同学小朋友们,他们的端午节有粽子吃吗?过得快乐、幸福吗?带着这个牵挂,我再次走进网络。在网络上,我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活动场景:有“情系汶川——端午节爱心交友活动”,有的人通过电话交谈献上一份关怀,有的人悄悄为灾区小朋友送上端午节文具、励志书籍、粽子等礼物,献上心中的一份爱;有“牵手灾区同龄人——端午创意活动”,万名学生向灾区同龄人发出了“抚慰信”,在千纸鹤上写上自己对灾区同龄人的美好祝愿;废墟边上、帐篷里,有做取名叫“传递爱”的游戏的,大家齐动手,开展包爱心粽子的比赛活动……风雨后彩虹依旧灿烂,这些来自远方充满爱和希望的祝福,通过节日把全国人民与四川灾区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欢乐、同悲伤、同坚强。“同样的节日同样的爱”,看到这些,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安了下来,开心终于战胜了忧心。
是啊,端午节寄托的是一种哀思,是对家国的眷念和对生命的关爱。“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人性之美、同胞之情,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传统美德,在这次传统节日中再次得到集中的体现和升华。我欣喜,我自豪,仁爱之心得到无限传递,宝贵精神永驻人们心间!
端午节,虽然没有一家人一起去爬山、采野花、烧烤、吃农家宴的诗情画意和闲情逸致,但它却让我最难忘!
一言难尽端午情
汨罗江畔,一位老者步履蹒跚,面容憔悴,国破,家何在?君亡,依何主?那就让我的身躯随江水逝去,冲刷世俗的污_,令我高洁的品质在江水中永存,使我那颗拳拳爱国之心得以在江水中落定,不再哀,不再痛,不再累……
两岸的百姓听闻屈子投江的噩耗,痛,不能自已,泪,不能制止,电闪雷鸣的天幕,滂沱的骤雨,满是泥泞的道路也留不住百姓凌乱的步伐,汨罗江畔,木石碑前,人们怀揣着一丝期望,一丝屈大夫还在的期望,打捞的渔船在狂风骤雨下漂泊不定,百姓们心碎的呼唤声充斥整条汨罗江,最终也埋没在滚滚而来的江水里,散落在骤雨中……
骤雨初歇,日落西山的美丽似乎要给早已灰心丧气的百姓们一丝慰藉,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屈大夫随着破灭的国家远去,从此天下少了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国家失去了一位爱国恤民的忠臣,异国他乡的道路上,也将消逝这么一位失心的人,而历的素稿上,他将成为最浓墨重彩的点缀!
年迈的老妪们,纷纷把自家才煮好的米饭、糯米、面食投入碧江中,她们单纯的希望江里的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食屈大夫的尸首,在碧江里沉睡的灵魂是否感知他的离去促使多少人悲痛欲绝,日日心心念呢?我只知,百姓们怀揣着一颗感激涕零的心,为了不忘他,为了绵延无尽的子孙们勿忘他,一代又一代的传颂他的心、他的志、他的德……
人们在插艾叶,吃粽子时,无不想到汨罗江下沉睡的灵魂,他没有别我们而去,对,只是在睡,在沉睡……
难忘的端午节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外婆早早地准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来包粽子吧!”说着就跑到外婆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不听话,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就这样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发明的呀!”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哦,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美丽的传说。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我说。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年迈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门口盼着我们的到来。我已长大,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调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宣言粽子香,香橱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叉在大门上。读了这首儿歌,大家都知道写的是端午节。
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娃娃节等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和五紧密相连,就连来历都有五条传说呢?有屈原说、龙的节日、迎涛神说、恶日、夏至说。其中纪念屈原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钧《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年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般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间,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民间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少,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艾叶据说吃粽子原来是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喝雄黄酒是为了驱妖辟邪;赛龙舟原来是小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因为人们像竞赛一样,所以演变成了今天赛龙舟的习俗。总之,都是为了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哀思之情。每逢端午节,我们家也不例外,都要一起吃粽子。每当妈妈包粽子时,我都会催促妈妈动作快点。当粽子一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肉粽吃起来,啊!真香。
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轻启锅盖,一股白雾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糯米的香味。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了出来,远看,它们像士兵一样整齐的排列着;近看,它们却像一个个身着绿衣的娃娃……
轻轻剥开粽叶,便看见娃娃们躺在里面。那香味挑拨着我的每一根味觉神经,放入口中,顿时那糯米的香便在口腔中,隐约还有粽叶的清香,香而不腻。糯米从口腔滑入腹中,唇齿间还有余香。
身后传来蹒跚的脚步声,还有什么轻轻碰撞的声音。回头一看,是奶奶回来了,手上还拿着许多绿油油的粽叶。正想转身回房,突然余光一瞥,看见奶奶头上的银丝与手上的茧子多了不少,心里顿时涌来了一股酸涩。她去到厨房开始洗手,准备再包一些粽子送给亲人邻居。我跑到厨房里,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奶奶先把粽叶折成勺子状,铺上一层白花花的糯米,再放上其他馅料,最后再包起来,一只可爱的三角状的粽子在奶奶灵巧的手中完成了。随后我也开始动手,最后却失败了,但是却是快乐的,因为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我们用红绳绑着那些粽子,再把它们送出去。回来后,老人的头上布满了汗珠,汗珠从额头上滑过那蝴蝶般的皱纹,心里没来由一疼,可她却眉眼弯弯,似乎很满足的样子。我想那粽子里包着的应该是那真情。
一阵铃声打断了回忆,窗帘被人轻轻拉开了,那抹明黄的阳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教室里渐渐染上了温馨的黄澄澄的颜色,心仿佛也暖了起来,思绪愈飘愈远……
“奶奶,你怎么来了?现在的雨下得那么大,您会生病的。”说着天空还划过一道长长的火舌。她笑着说:“没事,这是我刚煮好的粽子,知道你爱吃,特地给你送来,现在应该还是热的。”我紧抿着嘴唇,尽量让自己不要颤抖,可眼底却有了湿意。我拉着她在一旁坐下,吃着那只热乎乎的粽子,心里被那份温暖的爱填满了。记忆似潮水般涌来。奶奶现在愈发的老了,双手不再像从前那般灵巧,多想她再包一次粽子。
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长去,而留下的欢乐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从菜场里买来了艾草,黄鳝,黄鱼,咸鸭蛋,黄疸,还有一瓶黄酒,一斤黄豆芽。
我和姐姐正在厨房里评价我昨天包的粽子。
昨天为了吃到我自己做的粽子,一早起来就一个劲地恳求妈妈。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妈妈总算答应了我的请求,妈妈准备材料的时候,我站在一边摩拳擦掌,准备上阵后大展身手。
桌子上放着粽叶,红枣,绳子,剪刀,还有糯米。看着这些东西,我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前一天我已经在网上看过了包粽子的视频,为了不被妈妈笑话,我特意多看了五六遍。看样子非常简单,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是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一定会让爸爸妈妈称赞我是一个无师自通的人。
开始包粽子了。我找了一片最大的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出了一个三角圆筒,放进去一些糯米,再加两颗红枣,再加一勺糯米,压平。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把剩余的粽叶盖到糯米上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淘气的小米粒竟然从粽叶中逃了出来,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桌子上。我压得越紧,米粒就逃得越多。我急得直跺脚,马上向身旁的妈妈求救。妈妈替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才算消停。我终于舒了口气。
经过这一次小挫折,我不敢再自以为是了,静静地看着妈妈用绳子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又是一圈。哦,我明白了,原来粽子是靠绳子扎结实才不散架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拿起绳子把我的粽子捆了起来。也许是我把绳子捆得太多了,粽子上只见白色的绳子,不见绿色的粽叶,简直成了个“傻大白”。剪断绳子,打了个结,大功告成。可是等我把粽子往妈妈包好的粽子堆里一放,顿时傻了眼,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看妈妈的粽子,棱角分明,而我的粽子,连一个角都看不出来,活脱脱是一个白色的圆柱体。
我不甘心,暗暗对自己说:“你是怎么练溜冰的?不能气馁,加油。我绝对不能被一个小小的粽子难倒!”我重新拿起了粽叶,连着又包了好几个。粽子越来越有样子,越来越结实。就这样,我成功地包了十来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可是到烧粽子的时候,爸爸找朋友钓鱼去了,妈妈也出门去买东西,只好由我来管火。这个活儿并不轻松,妈妈说要柴火烧出来的粽子才特别香,所以我只能不停地添柴火。经过整整两个小时的添柴加火,到了傍晚时分,粽子的香气从锅里冒出来,带着山间空气的清新,带着红枣的甜蜜,在家里久久回绕。我尝到了自己做的粽子,很甜,很好吃。
此刻,姐姐对着我包的粽子,却不屑一顾,说:“太难看了,简直是个丑八怪。”
我听了这话,心里很不开心,理直气壮地说:“虽然丑一点,但是味道却比妈妈的要好吃。”姐姐不相信。我一气之下,跑进房间哭了起来。
妈妈一看,连忙拿着五黄给我讲端午节的习俗,让我帮她挂艾草,还说要烧艾草水给我们全家人泡脚。我一听,觉得很好玩,顿时破涕为笑,对妈妈说:“我来烧水。”
中午,妈妈烧好五黄菜,说,吃了这些菜,可以辟邪驱毒。我不明白为什么叫五黄,就到百度上去找。原来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有些地方还在这一天赛龙舟,做香袋呢!
下午,我烧了满满一锅艾草水,绿绿的艾草水带着我的爱,请全家人泡脚。姐姐被我感动了,请我吃了个冰欺凌,我们又和好了。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我早早起床,洗漱完后,换好衣服下了楼,发现奶奶在准备包粽子。我兴奋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要包粽子!”奶奶说:“好!我教你!”
奶奶把提前买好的粽叶放进水里浸泡,洗干净,堆放整齐备用。再准备粽馅,糯米,红豆,绿豆,肉块和咸蛋黄肉,还要撒上调料搅拌均匀,接着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左手托着两三片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折成漏斗型,右手舀粽馅放进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一条外形光滑碧绿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得入迷,觉得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在奶奶娴熟的技术下,一条又一条被包裹成三角形的粽子,安安静静地躺在了蒸锅里,经过4个小时蒸煮的粽子就准备出锅了,奶奶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味,我拿起一条粽子,剥开粽叶,晶莹细腻的糯米,让人垂涎三尺,赶紧吃一口,真是又黏又香。
吃完粽子之后,下午我们一家人到漠阳江去看龙舟比赛。
来到江边,江边两侧站满了人,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江中间有8条不同颜色的龙舟,如同以拉弓上弦的箭正待命出征。“嘣”的一声巨响,随着发令枪响起,顿时8条彩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劲向前冲。击鼓手的鸣鼓声节奏加快,划船手有劲的划船动作整齐划一,还很有节奏地边划边喊:“嗬——嗬——嗬”。霎时,加油声,助威声,锣鼓声声声震耳,热闹非凡,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飞奔,这场龙舟赛真是又激烈又精彩!
我爱看龙舟赛,爱吃粽子,我更喜欢过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每到端午节,家家都会传出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你可知这阵清香来自什么东西?它就是——粽子。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会上山去摘大而且嫩的竹叶。摘回来后,把竹叶浸在水里大约半天,然后拿出来,晾干,再保存好,放在干燥的地方。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把竹叶拿出来,再浸在水里,洗干净,用来包粽子。
每当到包粽子时,我与表妹总是争着抢着要包,但姑姑总是不给。其实粽子可以包成多种形,有牛角粽、五角粽等。我表妹总是要姑姑包牛角粽,但姑姑总是故意气她,不包。包好的粽子要煮上很长时间,刚上锅时,粽子要很小心,因为怕粽子的米漏出来。粽子煮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就会传来阵阵清香。可以说厨房里整整两三天都有清香余绕。我很喜欢这种味道。
在家乡,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会包粽饼。粽饼的主料也是米。只不过米要磨成粉,再包。粽饼是甜的,很软,很有黏性。煮熟了的棕饼呈棕色。吃入口中很容易粘住牙齿。所以吃的时候,要很小心。我也很喜欢吃粽饼。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后来,奶奶告诉我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老百姓把粽子、鸡蛋等食物投入江的原因。奶奶还告诉我,屈原的爱国事迹。这我才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吃粽子时,我想起了几句话“那条江本是一种自流的水,水流汩汩,吟着楚辞挥舞衣袖分辨清浊醉醒,临于岸边风骚”。
端午节,一个纪念人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很热闹。不信可以来我家乡看一看。
又是一年端午节,情浓粽飘香。早晨照例吃伤力草打鸡蛋,美味的粽子等,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几天微信上普及知识,说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可以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又说五月初五是个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不是所有的节日都互祝快乐的,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想想也是的,祭祀的日子怎么能快乐呢,那就”安康“吧!
吃着鸡蛋、粽子,勾起了对小时候的回忆。那时,我们小孩子早早的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端午的日子,盼啊盼的,终于盼到了,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儿真是没法形容。端午节的头天下午,妈妈会从自家小院里采摘伤力草的嫩尖,七个为一副,采好放在厨房里。因为伤力草打鸡蛋要在日出之前吃,所以端午节这天,妈妈会早早起床,把伤力草清洗干净,放在锅里,倒入清水,水开后打入鸡蛋,煮好,让我和哥哥在上早学之前先吃了。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鸡蛋,喝着带有清香气的伤力草茶,感觉好幸福,然后很高兴的上学去了。放早学回来,我们又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吃盼望已久的粽子、油条、糖糕等。虽说油条、糖糕平时街上有卖的,但买的不多,吃得也不多,粽子呢,一年到头,也只有端午节这天才有卖的,也只有在这一天才能吃上粽子,所以更显稀罕。每次我都是先吃粽子,用手拿起一个大大的粽子,扯下线绳,剥去一层一层的粽叶,露出里面的糯米红枣,红白相衬,着实好看,咬上一口,呀,那个甜,那个香呀,沁入肺腑,好吃极了。因为一年只吃一次,所以记忆特别深刻,也特别难忘。吃完粽子,再吃油条、糖糕,吃什么都觉得特别好吃,香香甜甜的,一天都沉浸在这种香甜的感觉里,甚至会回味一个星期,那种满足感和幸福值,要比现在强得太多了。
现在过端午节,各种各样的粽子都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紫薯的……还有咸味的肉粽,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并且平时超市里也都卖着粽子,想吃了随时都可以买,真是太幸福了,真得好好感谢现在的生活,感恩今天我们拥有的一切。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每当我吃到又香又软的粽子时,我就会想起我第一次学习包粽子的情景。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买好了棕叶,泡好了糯米,备好了枣子,准备包粽子了。我很好奇,心想:粽子是怎么包的呢?于是,我就跑到奶奶跟前,说:"奶奶,我要学习包粽子!"奶奶一口就答应了。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一边做示范,一边告诉我包粽子的步骤和要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拿两片棕叶,一片放在上,一片放在下,然后从左边捏一个小角出来,小角不能有缝。可是,我捏了半天才把小角捏得"天衣无缝"。我再放一点糯米,就像一张白沙铺成的小床,然后把枣子小姐请上床,最后在放一点糯米,帮枣子小姐盖上"被",接着,把右边的棕叶拉倒顶左边还捏一个小角,把棕叶对折,围着那个出发点转几圈,再用绒线系紧,拿剪刀剪去"杂草"。嘿,大功告成啦!你们猜,我的粽子怎么了?第一个小角没捏好,漏了!唉,我笨手笨脚的,还是别包了吧。可是奶奶不停地鼓励我,我就继续包……
呀!终于包出来了!虽然没有奶奶包得那么好,但第一次能包成这样,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是,我拿着自己包的成果放到了蒸粽子的锅里。过了一会儿,粽子熟了!看着它"站"在盘子里,就像一名军人似的,我多有成就感啊!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别提心里多甜了……
上就要端午节了,有种暮然回首的感觉。昨天突然的看见了一人家门口的许多的枯萎的艾草和菖蒲,没怎么去想,就觉得是端午节过了许久了。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转眼便又要到端午节了,如果口袋能带上几块钱,手里撑着一把雨伞,拿着几个奶奶做的包子,心里会有多高兴。真想再去故地重游,看上一场龙舟,淋个落汤鸡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