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节优秀作文500字(通用19篇)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果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个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细雨蒙蒙,连缀成丝。粽香飘万里,情意暖人心。绿水浮龙舟,千古话端午。——题记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开锅。
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蜜甜。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脸上也粘了不少饭。可我却乐不亦乎。
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姐妹们、朋友们都纷纷回家了,因为明天端午节。
刚刚送走了橘子,一个人回到工作室。
一连几个晚上都将一个人度过。
她们三个都在的时候,吵着闹着还总有烦着的时候,只是在这个时候,会格外的想念。
这样的感觉我得习惯,再不到一个月,我们就真的要离开,她们各自去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只有我,习惯似的,一个人留在这里。
看完了《绝望主妇》第四季的完结篇,最后旁白是这样说的:我的朋友们每周还会坚持见面聊天,这样的小小聚会与扑克和八卦无关,只是每七天她们都要聊聊彼此生活中的故事,她们在经历苦难和幸福之后,发现了人类的天性,那就是没有什么比友谊的长存更重要,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我相信!
我也渴望有那么一小撮朋友,每七天,或者每个月,哪怕每一年可以坐下来聊聊心声。
好久没写东西了,不是没有的写,在汶川地震后真的有太多感触要写,只是觉得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都不如冲到第一线去抢回同胞的生命来得实在!
只是我没有那么做,或许是没有机会,或许是没有勇气,或许是没有资本,总之我还过着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的生活!一样吃饭、一样学习、一样出外业、一样写文章。
似乎只有流泪和捐款才能证明我惦念着他们,我缅怀着他们,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的确应该理智面对这场灾难,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明天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有那么多那么多同胞再也无法与亲人团聚,无辜的生命竟脆弱到来不及半点思考就匆匆、永远地离去!
活着真好,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就改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经历了5.12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都应该振作起来,永远都不能忘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离开我们的同胞,同时也要珍惜自己还活着,珍惜这次让我们为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的机会!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快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的一次端午节,那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那年端午我和父母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节。出城后,一路上满是白色的帐篷,长长的,如同一条条水管排列着,显得十分有规律。
下车后,爷爷奶奶早在门口等着了,爷爷看到我可乐坏了连忙叫道:“孙子,快过来,爷爷在这儿。”我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衬衫加上灰色裤子的老人在门口叫着,他显得十分朴素,一看就知道是爷爷,我们便过去打招呼,爷爷告诉我,他隔壁有个专门卖粽子的,她包的粽子又大又香,于是我们便去买粽子了。
来到她家我们便看到一个妇女正在包粽子,她穿着一件大红大绿的衣服,只见她一折,一捏,一拉,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看到我乐呵呵的说:“小伙子,你是隔壁那老头的孙子吧,来来来,我这儿给你准备了几个粽子,快回去尝尝。”只见她递给我一袋的粽子,我看见他的手上长满了茧,有的地方还贴着白胶带,可能是被竹叶割的吧,我说:“不不不,阿姨,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她笑着说:“吃不了没关系,你带回家慢慢吃,顺便帮我做个宣……”她头侧着,冥想着“哦对了,是宣传,你看看我,只知道包粽子,脑子不管用,你就顺便去帮我去做个宣传吧。”她笑着说。于是我收下了,走出门我看见摊子上摆着一个个大西瓜,我想:“粽子送我们了,也不能白送,就多买几个西瓜吧。”于是我问道:“阿姨,你家西瓜怎么买啊?”她说:“我家老头子种的瓜不甜,我带你去隔壁老王家买吧。”
随后我们跟着阿姨来到了老王家,阿姨叫道:“老王啊,快出来,隔壁老林家的孙子来了,快挑几个好瓜。”只听屋里传来一声:“好咧!”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驼着背,穿着满是泥土的橡胶鞋,像是刚从地里回来一样,满脸的皱纹如同耕地一般纵横交错着,但却掩盖不住他满脸的笑容,他说:“今天我刚摘了几个大瓜来。”于是他便装了两个大西瓜给我,老妈也连忙把钱递上,可老人就是不收,他说:“城里人好不容易过来,我怎么能收呢,快把钱放好,免得丢了,这钱我是不会收的。”老爸便递上一根烟说:“抽吗?”老人笑着说:“钱不收,抽根烟倒可以。”一旁的阿姨笑道说:“你这烟鬼,就是改不了这德性。”随后在场的人都笑了。
到现在,我真的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粽,再也没有吃过那年似的好瓜——也再也没有过过那年似的端午了。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过个别样的端午节,一直是我期盼的,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大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一起来,便是美妙的读书会,主持人就是程世龙。第一环节是好书介绍,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介绍好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升升介绍的《大森林与小木屋》。听着小升升的讲说,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我介绍的书,就是《红脖颈的林中悲歌》,书中的红脖颈十分感人,临死前也没有忘记儿女。在讲的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阵子的紧张:“一定要坚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的。
接下来又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大家纷纷发言。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方少数民族先开始过的节日。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大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环节,自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我之前也没有准备,一到这个环节,腿肚子可有点转筋。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好办的才艺——讲评书。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大家说了一点百年风云的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的开始了。先是两盘开胃西瓜、后是程世龙母亲包的粽子、然后可乐鸡翅,大家吃到兴头上,大人们包的饺子也热腾腾的出锅了,又是对着饺子一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饭后就开始玩了。快乐一心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的味道。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的当了主持人不说,还给大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学一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还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美国日报关于端午节的报道,给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么样,这个端午是不是很充实,既吃的美,又玩的开心,最重要的是还学到端午节很多知识,真是别样的端午节啊!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大臣,由于敌国实施反间记,朝中的奸臣又对他进行无耻的诽谤,使屈原遭到国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爱国之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当他听到国家沦亡之时,愤而无奈的屈原投江自杀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更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得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奶奶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
刚开始,我不会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去,但糯米不能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让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奶奶讲完后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涮,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老师和我们说端午节是因为要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那个人物就是屈原。于是将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佩戴花花线、荷包,喝雄黄酒,还要吃粽子和赛龙舟,这种习俗已经连续了两千年之久,这在中国是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有一段时间深得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屈原此时就有了一个实施美政的计划:上有一位举贤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尽忠的臣子,国家就能富国强兵,而且屈原认为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看到这里,我不禁敬佩他远大的志向和无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从而在楚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令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绝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一切。
当楚怀王决定与齐国绝交时,屈原不顾自己已经没有了官职,穷困潦倒,毅然决定亲自去齐国说明,但是,齐国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他无功而返,伤透了心。后来,楚怀王又放走了秦国人质张仪,更令屈原悲愤不已,不顾自己的处境,径直去宫里参见楚怀王。但是,做出来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把屈原彻底流放了。可怜的三闾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还是一片赤诚,把整个的心思放在了对国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结果是,不久秦国便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高声呼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进汨罗江,自尽了。这更令我悲伤不已,感动不已。悲伤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去世了。感动的是因为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但是,正因为这样,让我认为屈原并不应该死。如果他听了渔夫的劝告,能够忍着巨大的痛苦,不再那么锋芒毕露遭人嫉恨,楚国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铮铮的屈原终究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投江自尽,让楚国再无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拿粽子,因为明天是端午节了一路上,我和妈妈经过菜场,看见街上到处是卖草药的、粽子的、艾叶的……我感到非常奇怪。
“这是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把草药、粽子和蛋放在锅里一起熬,吃起来会长壮的。把艾叶做成宝剑,贴在门上,有驱邪的作用呢!”妈妈微笑地说。
到了外婆家,刚一进门,新鲜的粽子香味透过阵阵蒸气迎面扑来。只见,外婆坐在竹椅上熟练的包着粽子。再看看,煤气炉里的高压锅里的粽子,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呢!外婆包了几个小巧玲珑的四脚粽妈妈拿起粽子若有所思地说:“以前我们没有玩具和零食,粽子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当玩具。”妈妈还说端午节那天,她脖子上挂着一个用彩线编织成的蛋袋,蛋袋里装着鸭蛋或鸡蛋,来到学校,和同伴撞蛋,谁的蛋裂了,谁就输了,谁的蛋没裂,谁就是胜利者,如果妈妈没裂,就会开学的手舞足蹈起来。
我也闹着妈妈编一个蛋袋给我,我也和同学碰碰蛋,那该有多开心呀!
又是一年端午到,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听老师讲其实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的认为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有的认为是古越民族的图腾祭,有的认为是龙的节日,有的认为是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个恶日,人们为了去恶毒,辟邪免灾而形成的节日,还有的认为与夏至有关。
端午节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是吃粽子,看大人们划龙舟。记得每年的端午节前,奶奶总忙着去池塘边采摘一些新鲜的芦苇叶,然后用开水烫一烫,浸泡在水中。奶奶从柜子中的坛坛罐罐里倒出红豆、红枣、花生、蚕豆等把它们也浸泡在水中,然后把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奶奶的手真巧,能包各种花样的棕子,只见芦苇叶在她的指尖间翻舞,不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有棱有角、漂漂亮亮的粽子,有时我也跟奶奶学包棕子,芦苇叶在我的手中就是不听使唤,包着包着棕叶就散开了,奶奶就手把手教我,经过几次尝试,我也能包好一个粽子,但跟奶奶的相比就是一个大草把,一点也不像个粽子。
端午节这天除了吃棕子,家家门前还要挂上菖蒲、艾草,吃“五红”,用艾叶洗澡,如有痒疮这类皮肤病,早晨就早早起来采集一些花草上的露水涂在患处,据说很灵验。中午人们早早吃完中饭,聚到河边看划龙舟比赛,当时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掌声、“加油”声响成一片。
端午节的到来,意味着盛夏的来临,对于农村的人们来说就是“三夏”大忙的来临,过去爷爷、奶奶要顶着烈日割麦子、插秧,现在好了,收割麦子有收割机,插秧有插秧机,村子里里组织了农业合作社,农民卖粮、卖棉、卖菜等不用愁,同样端午节过得很开心。
令我最难忘的是去年的端午节,爷爷生病了,奶奶既要照顾爷爷又要干农活,忙里忙外,端午节就不打算包棕子,让我去超市买一些粽子回来,但我想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奶奶分忧,趁放端午节假我忙着采棕叶,包棕子,煮棕子,虽然没有奶奶包的棕子好,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棕子心中美滋滋的。邻居家小刚,他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远嫁他乡,爸爸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奶奶过世后,他就与爷爷相依为命,端午节时他爷爷不会包棕子,只能眼巴巴望人家吃粽子。“小丽,送些粽子给隔壁的小刚家。”我端着自己包的粽子飞快地朝小刚家走去。
端午节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快要到了,我要和我的家人一起欢度这个佳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呢?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屈原从小就很爱国,可是国家连连败仗。屈原无法忍受,便来到泪罗江边,投江殉国。屈原投江后,人们十分震惊,纷纷做船去打捞。并将米饭团投入江中,希望能喂饱江中的鱼,好让那些鱼不要去咬屈原的尸体。可是人们在江里打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屈原的遗体。因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划着龙舟到处寻找屈原,还把粽子投入江中。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也会包粽子。那天,我和妈妈、外婆一起包粽子。刚开始我安安静静的看着妈妈和外婆包粽子,看了好长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了。于是我就跟妈妈说,“妈妈让我也来和一起你包粽子吧!”妈妈说:“好的呀,可是你行吗?”“我可以,你让我试试吧!”于是,我信心满满的拿起那个箬叶学着妈妈和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
可包粽子,看看简单,真正动起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卷了好长时间也没把那个箬叶卷成我想要的形状,还不小心把箬叶给弄破了。我好不容易放进去的糯米全部从那个破的箬叶里面跑了出来。我不甘心,又换了一张叶子。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把叶子卷起来,叶子是没破,可是我怎么包都包不起来。再看看外婆和妈妈箬叶在它们手中就很听话,叶子在我手中却一点都不听我的指挥。我堵住这头那头又跑出来了,我堵住那头这头又跑出来了。我很生气,就放下了箬叶说:“它就是欺负我的,我不包了。”妈妈和外婆看看我的样子都在那里哈哈大笑,说:“其实你静下心来,慢慢的包肯定是可以包好的。”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重新拿起了箬叶,这一次我终于成功了!虽然没那么漂亮,但毕竟是我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我很开心。
下午外婆煮好了粽子,吃上我自己包的甜甜的粽子,我觉得美味极了!
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盼着的端午节即将到了。我们班要提前开展民俗活动,同学们欣喜万分。
中午,我还没进班级的门,就听见同学们在纷纷议论体验端午民俗活动的事。家长们摩拳擦掌忙活着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开始包粽子喽!老师说每组请一位“专家”,我的奶奶欢迎,几乎每一组都来请过一次。幸好我聪明,早就料到老师会让我们开始前必须洗手,所以我早就洗好手了,这样,我就得以在同学们去洗手时,拖着奶奶到我们这组来。我知道包粽子要先折叶,要折成龙卷风的形状,再压实,然后把剩余的粽叶盖在“龙卷风”的大口上,接着包角,最后就用线紧紧扎好。经过一番折腾,一个粽子赫然出现在我的手上了,这样饱满、秀色可餐的样子,要不是粽子还没煮,我早就像饿狼一样扑上去了!奶奶还会包长角粽,同学们也学着家长的样子,包出了形态各异的粽子。嘿嘿,我也给我奇形怪状的粽子起了名字,分别是:筷子粽和兔耳粽。
撞蛋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情紧张了起来。同桌首先向我发起挑战,没想到“砰”的一声,我可怜的蛋就粉身碎骨了。同桌进入了总决赛时,我兴奋地叫道:“加油加油!”只听“砰”的一声,对方的蛋碎了。所以我的同桌——蔡光滨就被封为全班的“蛋王。”
端午节是一个美丽而纯朴的节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它不仅是纪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有过许多美丽而动人的端午,端午对我来说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享受!因为这一天,是我们这个集体一家,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在一起同庆祝,共欢乐!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奶奶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着的奶奶笑道:“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棕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奶奶快点包。奶奶笑呵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奶奶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奶奶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枕头娃娃”在奶奶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奶奶,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棕子就像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枕头娃娃”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枕头娃娃”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着浓浓棕叶清香的棕子,心里愉快极了。在这个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包棕子的乐趣,这香喷喷的棕子中,有我对端午的喜爱,也包含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却非常喜欢,不仅因为它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还因为在这一天里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节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乐的。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起床为过节作准备。大人们都赶着去集市上买油条、糖糕——它们是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没得买了。小孩们是为什么起早呢?他们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割艾草。过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几株艾草,用来辟邪。可是孩子们割艾草不仅仅为了这个,艾草在他们手里还有一个重要作用——缝荷包。
吃过早餐,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忙些什么呢?当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这样才有意义。我跟大人们学过,知道大概怎么做——先到河边摘些苇叶,放在锅里煮软;然后用几片煮过的苇叶包些糯米(有的还添些葡萄干、红枣、猪肉等)。包好以后,便可以放在锅里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饭了,什么鸡啊鱼啊肉啊都有。我们小孩则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换。换完就一顿猛吃,然后评论谁家的好吃、谁家的不好吃。那场面绝不亚于一场辩论赛,因为谁也不承认自家的粽子不好吃。当然,我们每次去主要还是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于谁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着大人们还没喊开饭,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便给小不点儿讲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关于屈原的故事。
终于开饭了,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饭菜,其乐融融,这时候,我们还可以在电视上看龙舟竞赛。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们边看边打赌,赌哪条龙舟会赢,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在我家有个特殊规定,谁赢了就可以满足一个心愿,但是不能花钱。当比赛结束时,不管输赢,我们都很开心。
吃完饭,我通常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缝荷包。把艾草的叶子摘下来,用布包好,然后按自己的想法缝好就可以了。有的还在荷包上缝一根带子。荷包缝好后,和以往一样,大家互相赠送。每一个荷包里都装满了祝福和祈盼。
每一次,我们都尽情享受着这个快乐的节日。真想永远留住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