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73号,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 ,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1)

人民大礼堂是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建造的有“国泰民安”之意。整个礼堂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雕梁画栋。礼堂采用中国传统轴线对称手法,布局和谐;衬之以绿色瓦屋顶、朱红色大柱、玉白色栏杆,显得庄重肃穆,蔚为壮观,在中国建筑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广场上,到处都是绿如地毯的草坪,正中与巧夺天工的音乐喷泉,舒适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刚走进用花岗石砌成的广场,你立即会感受到它的精巧。广场上的牌坊,高大宏伟,上面画有花、矩形等,巧妙地运用了轴对称和平移。牌坊中间,刻有用金雕刻出来的“重庆人民大礼堂”这7个字,显得更加醒目。礼堂门口,有8根大柱子,颜色呈红色,需要至少5个同学手拉手,才能刚好抱住。这几跟柱子有7个155厘米的同学那么高,大约有10、85米,支撑着礼堂。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中国著名建设设计师张家德先生设计,是新中国第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大型建筑。跨入礼堂正门,阶梯式进厅,环形观众大厅宽阔明亮,近4000个座位分布于五层楼中;大舞台上,巨大的牌子上画着金色的凤凰和一朵精致的莲花,礼堂中云柱矗立。整座建筑总高65米,中径跨度46、33米,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大厅顶端有一个圆形的顶盖,全部用钢段拼成,毫不连接物,感觉十分神奇。

作为全市的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中心,这里曾举行过多次重大会议,许多中外著名文艺团体在此举办精彩演出。四十多年来,先后有多位中外领导人莅临此地,各界来宾纷纷前来一睹风采,使其成为享誉华夏、蜚声海外的旅游胜地,成为重庆直辖市的象征。

人民广场与大礼堂浑然一体,是市政、文化、休闲广场。每日,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前来休闲、观光。真不愧是一大标志性建筑。

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站在大礼堂外的广场上,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了,它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也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同时还是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五层挑楼,可容纳4200余人。人民大礼堂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以柱廊和双翼相配,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1987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一书中,它和其设计者张家德先生均名列第二;同时,它还是詹天佑工程奖,鲁班工程奖的获得者,这在重庆的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朋友们,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饱览它的雄奇和壮丽吧。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香古色、气宇不凡的牌坊。上书八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牌坊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穿过牌坊,宏伟的人民大礼堂就在我们眼前了。首先我们踏上的这128级台阶,一共三层,由下至上,恰当地烘托出整个建筑的立体美感。若无台阶,建筑则无所倚持,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由于受到木材长度、粗细、易燃等局限,因此单个建筑体不可能象希腊式、哥特式建筑那样建得很大。而人民大礼堂则不然,沿山势修建,不仅地势高,而且有多级宽阔坚实的台基和石阶作为烘托,自然而然地避开了这一缺点。

台阶两侧的白玉兰灯柱宛如整齐的仪仗队在恭候您的到来。白玉兰是春天的象征,聪明的设计者在这里则用它代表着解放后的重庆人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站在平台前,您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礼堂主体部分的圆形建筑好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门楼则像极天安门城楼。北京的天坛是皇帝向天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那人民大礼堂正中仿天坛设计也自然含有国泰民安的吉祥之意了。大家请看,大礼堂正上方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和飞檐的造型全靠斗拱结合柱、梁、檐而形成。同时,这也是力学和结构学的完美境界,由于斗拱的托、飞、拱、伸的作用,使整个建筑显得庄严华丽、摇曳多姿。斗拱使屋檐飞翘起来,这样,大屋顶既能防雨,又不会挡住光线,也使得礼堂里边异常明亮。

看到它,我们也就不能不忆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的丰功伟绩,感谢他们的英明决策,为我们留下了这座不朽的建筑。过去,这种宫殿式的建筑是皇家的专用建筑形式,如今,每年的市人民代表大会都在这里举行,普通劳动人民不再需要等级森严地出入这殿堂式的建筑,也体现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设计思想。

如今的人民大礼堂已经成为了重庆的标志和象征。大礼堂的建设翻开了新重庆市政建设的第一页。直辖以后,重庆人民又在这里成功的举办了aapp会议,迎来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来了新世纪,迎回了44年的足球之梦,迎来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迎来了2004年亚洲杯的抽签仪式。继往开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了大礼堂的重庆人民也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3)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3400余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中心礼堂和南楼、北楼、东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其中中心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心礼堂,正对中轴线,是圆形主体建筑,中心礼堂三层圆顶由大红廊柱支撑,绿色琉璃瓦,中心礼堂正中的金色“顶子”,参照了北京天坛的“祈年殿”设计。中间的半圆形球壳顶架为双层钢架结构,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西方建筑设计融为一体。舞台高14.36米,宽23.2米,舞台上方绘有民族彩绘。大礼堂中间三列设堂座加四层楼座共有3388个座位,最顶上一层为空调的出风口。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牌坊整体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碧绿琉璃瓦,里外两面嵌以金色图案;造型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初建时期的牌坊为木结构,因曾经历两次火灾,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

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4)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设计,仿明、清的宫殿形式,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结构匀称,对比强烈,布局严谨,古雅明快。主体部分的穹庐金顶,脱胎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圆形的主体建筑正前方还有一排精致的门楼,其外观似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故有“小天安门”之称。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仿天坛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正中的圆柱望楼,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南北两翼,镶嵌着类似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塔楼;广袤的庭院中,前阶宽阔平展,梯次六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中心,重庆市的 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直辖挂牌揭幕大会等重要会议和国际性会议都在此召开。中国内外知名的演艺人员及团体在大礼堂献艺,丰富了重庆人民的文化生活。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饱含了深厚悠远的中华文明,体现了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的宏大气概,代表着重庆人民建设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是重庆人民艰苦奋斗的象征,在重庆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庆人民大礼堂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

精选5篇重庆人民大礼堂导游词(5)

大家好。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重庆市的人民广场,请大家随着我手的方向看一下不远处的建筑物,不知道大家对他有没有熟悉的感觉??我相信很多游客看了都会觉得他像天坛的祈年殿,对吧??其实,这是重庆市另一个很著名的旅游景点:重庆人民大礼堂。也是我们今天魅力重庆游的最后一站。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人民大礼堂的牌坊,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中,只有在很重要的建筑物前才会设立牌坊,而现在在此设立,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人民大礼堂的重要性了吧。此外,我们现在的牌坊是混凝土结构的,这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牌坊曾经历了2次火灾:有一次呢是因为电路走火,还有一次是因为刷油漆的漆工抽烟导致着火。

好了现在我们往前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下而上共分三层的阶梯了,这个阶梯共有128级,而在阶梯的两侧,则是白玉兰灯柱,白玉兰有春天的含义,他也昭示了当时的重庆人民解放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登完这128级阶梯,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人民大礼堂了。一会我们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给大家进去参观大礼堂的内部结构。在此之前,我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他。

解放初期的重庆,是我国西南行政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当时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没有一座稍微像样可供接待内外宾客下榻的用房。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主持下,于1951年果断地作出决定,立即筹建一座能容纳数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和附建一个招待所。

大礼堂1951年6月动工,1954年4月落成,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65米,其中礼堂高55米,内有五层,现用四层,可容观众4206人。

大礼堂采用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办法,配以柱廊式的双翼,并以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这类建筑华丽、庄严,虽不完全实用,但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慑力,是建筑结构中最高等级的代表,是继北京和沈阳故宫后的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

这栋建筑,琉璃瓦顶,大红廊柱,白色栏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然而,大礼堂的营造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建设者在没有大型高吊起重设备的情况下,用“堆积法”,用35000多根楠竹、木板搭架,把总重量为280多吨、厚约1米的双层钢架,40000多颗铆钉连成的36片网架组成的大厅半圆型球壳顶架支撑在混凝土柱上。礼堂中径跨度长46.33米,整个顶盖可随热胀冷缩,在支点座上,顶壳可内外移动44毫米。大礼堂最初建设时被他的设计者长家德先生命名为“西南军政大会堂”,建成后在邓小平、贺龙的建议下更名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并且由贺龙亲自提名。1955年又再次更名“重庆人民大礼堂”并沿用至今。它是由毕业于南京大学工程系的张家德先生设计的。 并且在《比较建筑史》一书中,重庆人民大礼堂被排在第二位。

如今重庆大礼堂已经成为了重庆的标志很象征,直辖后,重庆人民在这里成功的举办了AAPP会议,迎来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来了新世纪。相信在将来,人民大礼堂也一定会陪伴着重庆不断地继往开来。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就结束了,现在大家就自由的进去参观吧,半个小时候后我在这等大家的归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