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精选14篇)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老北京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主要习俗。除人们所熟悉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特色。
五显财神庙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财神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他们多身着各种绸缎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风而行。
纸鱼,用一根竹劈儿缀上白线拴好,以便手提;还有成串、泥胎、外糊金银箔金银元 宝,也拴在竹劈儿上。另外还有一种卜碌碌带响风车。这种风车系用细篾儿和彩纸条儿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子上,每个风轮带有白线拴好一对小鼓腿儿,敲打着一个泥塑蒙纸面小鼓,大风一刮,卜碌碌直响。
这种风车有单一,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起。傍晚,太阳平西时候,你只要仁立街头,就能见到一辆接一辆自行车形成湍急车流。
东北年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这样饺子就预示着在新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陕西年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各地春节食品
北京: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节期间食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美食。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寓意发财。
东北:东北地区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豫南:豫南一带除夕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春节各地风俗
老北京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主要习俗。除人们所熟悉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特色。
五显财神庙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财神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他们多身着各种绸缎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风而行。
纸鱼,用一根竹劈儿缀上白线拴好,以便手提;还有成串、泥胎、外糊金银箔金银元宝,也拴在竹劈儿上。另外还有一种卜碌碌带响风车。这种风车系用细篾儿和彩纸条儿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子上,每个风轮带有白线拴好一对小鼓腿儿,敲打着一个泥塑蒙纸面小鼓,大风一刮,卜碌碌直响。
这种风车有单一,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起。傍晚,太阳平西时候,你只要仁立街头,就能见到一辆接一辆自行车形成湍急车流。
东北年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这样饺子就预示着在新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陕西年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各地春节食品
北京: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节期间食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美食。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寓意发财。
东北:东北地区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豫南:豫南一带除夕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传统上的“年节”。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来,古老干支纪元历法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我国古代民间早已有过新年的风俗,古时的新年曾专指阳历的“立春”。当节气立春时,阳和起蛰、万物苏萌、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后由于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阴历正月。过新年历史悠久,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办年货、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舞狮、游神、祭祖、放爆竹、年例、拜年等等。
驱赶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封窗锁门,有收拾行装,有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乞讨老人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乡亲们为庆贺吉祥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驱赶"年"兽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
春联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喜庆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向往,对美好未来祝愿。为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反映人民朴素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我国出现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中国年画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老鼠娶亲》年画。描绘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气氛,是节日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推移,爆竹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花炮之乡,生产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封窗锁门,有收拾行装,有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乞讨老人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乡亲们为庆贺吉祥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驱赶"年"兽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12]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春节习俗之祭灶——中国传统习俗。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腊月二十四[扫尘土]
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洗浴]
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来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
腊月二十八[蒸馒头]
这一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上供请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正月初一[拜年]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正月初二[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正月初三[小年朝]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四[迎灶神送火神][扔穷]
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正月初五[送穷]
初五”迎财神“只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习俗,反映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其实除了放鞭炮之外,更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勤劳。
正月初六[开市大吉]
按照汉族习俗,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节]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九[天日节]
春节的第九天,民间认为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
农历正月初十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正月初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春节习俗
春联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喜庆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向往,对美好未来祝愿。为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反映人民朴素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我国出现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中国年画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老鼠娶亲》年画。描绘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气氛,是节日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推移,爆竹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花炮之乡,生产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