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重阳节诗句(精选6篇)

99重阳节诗句(精选6篇)

99重阳节诗句 篇1

1.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3.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4.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5.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7.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0.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1.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2.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3.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4.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5.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99重阳节诗句 篇2

满庭芳·客中九日元代: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⑴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

⑵剑花:指灯心的余烬结为剑花形。

⑶归心壮:谓思归心情强烈、旺盛。

⑷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

99重阳节诗句 篇3

1.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4.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5.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6.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7.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8.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9.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10.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1.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2.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13.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4.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5.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99重阳节诗句 篇4

1.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3.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 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5.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6.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7.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9.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0.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1.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12.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3. 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4. 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5. 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99重阳节诗句 篇5

望江南·幽州九日宋代: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词牌后小标题:“幽州九日”,将这首小令的写作时间、地点,以及作词的缘由都交待得很清楚。“幽州”是元大都的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作者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随同太皇太后谢道清被遣送到了这里。“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时,汪元量他们到大都大约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逢此日,人们都要怀念远出在外的游子,异地做客的游子也思念家乡的父老兄弟。中国古代诗人也屡屡在诗中表达重阳节思亲的情怀。如杜甫有《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脍炙人口之作。而汪元量由重阳节感发的就不仅仅是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更为深情的,是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99重阳节诗句 篇6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唐代: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韦安石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三会寺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