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十三陵导游词讲解精品20篇

浏览

2613

范文

296

篇1: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众陵之首——长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下,始建于公元1420xx年,先后历时四年建成,陵内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乐皇帝初为燕王,后从侄子朱允文手中夺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虑到北京地势的重要性,于是在1420xx年自南京迁都北京。除长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等建筑都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筑。他厚文重武,安内攘外,不但在军事上修筑长城,而且又派人编著了举世名著——《永乐大典》。不但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又派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但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残酷的是采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后,有不少宫妃被赐死殉葬。

长陵的主要建筑有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分为三进院落。自陵门到陵恩门为第一进院落,东南角有碑亭一座,原来无字,立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皇帝看过长陵后在碑的正面有满汉两种文字写了谒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明陵八韵。第二进院落自陵恩门到内红门,院内在汉白玉台阶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国最好的楠木大殿——长陵的陵恩殿,殿内有楠木巨柱60根,当中4根直径为1米以上,大殿现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第三进院落是自内红门至明楼,明楼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楼额上写“长陵”二字,内设“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楼两侧连宝城,宝城中央的高大土丘为宝顶,宝顶下面即是地宫。长陵的地宫尚未发掘,在十三个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宫被打开。

现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秘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吧?参观完长陵后我们就去参观定陵的地下宫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黄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经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把我们带到了后山的云谷寺,从这儿有直接上白鹅岭的索道,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步行。凭着年轻人的豪气和一种征服的欲望,我们用双脚走完了十五里的山路,对于我们而言,倒也是不小的创举。

说是山路,早已有了人的参与。路由台阶铺成,延绵曲折,上升着,左右拐着,拐过去不见了,转过来却又是一段望不到头的路。由此我想到了人生的路不也是这样么?只是要比这复杂,要曲折,要难走得多,或许还会有很多的绝路。我不知道我是否会成功地走完,但我相信,我有勇气走下去。

所谓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路走多了,人便觉得累了,于是不时地驻步观景,一边休息,一边欣赏这人间天堂赐予我们的奇峰怪石,清水异树。黄山巧妙的搭配了三xx大峰和三十六座小峰,每座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座峰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高峰深谷,幽潭天柱,衬出山的巍峨,水的清秀。黄山的每块石头也都有一个名字,一个典故,仙人指路,喜鹊登梅,天狗望日,梦笔生花,猴子观海,带着一份神秘,更带着一份仙气。黄山的峰多,石多,水更多。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八潭,四瀑。清泉瀑布从山上直流而下,形成了一个个潭,大大小小的潭,水清见底,冰凉刺骨。水声一直伴我们到白鹅岭,经常我们会只听见水声而看不见水,透过密密的树叶儿隐约会看到一条由上而下的银带,路头一转,那清泉小溪便整个儿的呈现于眼前了。

一路低头走路,偶尔抬头看天,山尖的四周围着一团雾,那时候便觉得整个人脱壳的上升了,到天边,到云际。作文

索道只需要八分钟的路程,我们整整走了三个小时,站在白鹅岭上小憩,说不出是累是乏,也说不出是兴奋是激动,有的是一种惬意和自豪,如同人生的路,走得不易,但终究是要走的,只要走得有有股子傲气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明十三陵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5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导游词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目前已开放长陵、定陵、神路、昭陵。居庸关长城,国家AAAA级景区,在金代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明十三陵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明十三陵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打开地宫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于天寿山的大峪山前,建成于公元1590年。

朱翊钧年号万历,意思是要做一万年的皇帝,虽然没有实现,但也创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项记录,即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10岁继位,22岁就开始为自己修陵,建地宫。整个工程历时六年,耗银八百多万两。他在位48年,几乎不理朝政,终日沉缅于后宫,他好饮酒,经常酒醉杀人,死后葬在了定陵。

万历皇帝有两个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时只是一个贵妃,按明朝规定,皇贵妃死后不能入地宫,于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继位后,追封孝靖为皇太后。孝端皇后和万历皇帝去世后,有将孝靖皇后迁葬到地宫。所以地宫中葬有一帝二后。定陵的地下宫殿于1957年被打开,出土文物3000余件,举世轰动。

目前,定陵已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参观。

整个陵园原来由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及明楼前的左右配殿组成。历经近52019年的苍桑,原来的陵恩门及陵恩殿已毁,仅存基座。由于定陵的明楼为石质,不怕火烧、故至今保存完好。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陵恩门及陵恩殿遗址。各位,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即为定陵陵恩殿的遗址,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大殿的柱础。陵恩殿是用于祭祀的大殿,原来大殿内供有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定陵的陵恩门及陵恩殿在清兵入关时曾被焚毁,后来乾隆皇帝为了拢络汉人,重新修缮十三陵,但大多缩小了规模。据说乾隆使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把十三陵原来的粗大木料等运往清西陵及清东陵,用小型木料重修十三陵,所以要缩小规制,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的说法。

前面东西两个配殿内是十三陵出土文物展,第一陈列室主要展出了皇帝棺椁中出土的文物,包括谥宝、谥册、金冠、玉带、金银器皿、丝织品等。第二陈列室主要展出自两位皇后的棺椁中出土的文物,随葬品,包括凤冠、头饰、宝石及其它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现在各位可以免费参观,请不要在展室内拍照,摄像,谢谢大家的合作,咱们十分钟后在明楼前集合。

(在明楼下)

各位请看,这就是定陵的明楼,明楼是一个陵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每个陵的最高建筑,为什么定陵的明楼能保存如此完好呢?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座明楼看起来斗、拱、梁、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绘象是木结构的,但实际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烧,不怕日晒雨淋,所以保存相当完好。明楼的两侧连接环绕着周长800米的围墙,它叫宝城,在宝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称为宝顶,在宝顶下方即是地宫了。现在,请各位随我上宝城,我给大家讲一讲定陵发掘的经过。各位朋友,请到这里来,大家肯定很关心当年发掘定陵地宫的情况,这得从1955年说起。当时北京市委的几位领导及我国著名的学者吴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联合上书国务院,建议发掘明陵,以研究明史。经周总理的批示后,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发掘队长是年仅29岁的赵其昌。发掘工作于1956年5月正式开始。

各位请看!发掘队首先从宝城西侧了一条探沟。很遗憾,一无所获。后来又挖了一条更长,更宽的探沟,当挖到7.5米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样。发掘队按小石碑提供的线索,在正对明楼的中轴线上又挖了第三条探沟。于1957年5月在隧道的尽头发现了金刚墙。拆开金刚墙进入与地宫的过渡的隧道券,当然大家兴奋极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终于有了回报。突然,人们一片沉寂,怎么了?原来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现两扇巨大的坚闭的汉白玉石门。每扇石门高有三米三,宽有一米八,有四吨重,门上有青铜门梁,用人力无法推开。更糟的是,人们发现在石门的背后还有一块长条小石碑似的“顶门杠”,死死地顶在门后,怎么办?危难之处总会有人显身手。忽然,有人说:“让我来试试!”大家回头一看,哟!一个小伙子从人群中走出来。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条及一些铁丝,不到5分钟便打开了大门,真神了!就这样,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宫被打开了,那么到底那位年轻人是怎么打开地宫大门的,地宫内有什么呢?好!现在我们就去揭开地宫秘密。

明十三陵导游词(二)

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要参观十三陵景区。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群,陵区内葬有明朝的十三个皇帝,二十三个皇后及诸多嫔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于公元142019年,位于北京北部的昌平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整个陵区是个小盆地,以天寿山做为天然屏障,左右有龙山、虎山,守住门户,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在这个小盆地内,扇形分布着十三个帝王陵。那么是谁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呢?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那此处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别着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后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他临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文,这使得当时被封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满。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当时他的三个哥哥都以*,论资排辈,他才是理所应当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为了争夺皇位,叔侄子俩打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后,朱棣夺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却不知所终,既不知所终,当然无法建陵,于是明朝的前两位皇帝的陵一个在南京,一个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后,改年号为永乐,希望天下太平,永远快乐,但人岂有不死之理?于是在他继位后不久,便一直筹划着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边地区为自己及子孙们找一块万年寿域。经过多次筛选,最后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黄土山,后改为天寿山。永乐皇帝死后与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长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统及第七个皇帝景泰的时候出了点乱子,由于正统皇帝御驾亲征被俘虏,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为新皇帝。并改年号为景泰。新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希望从此好景常在,国泰民安,但是这年号未能应验,而是好景不长。正统皇帝被放回后,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后来正统皇帝复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场,先被降为王,连死后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统皇帝改年号为天顺,前后做了22年皇帝,死后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后,直至亡国皇帝崇祯,死后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区内。现在各位都明白为什么明朝有16个皇帝区却只有13个陵了吧!今天十三陵景区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

明十三陵导游词(三)

各位朋友,请往右侧的窗外看,这是十三陵陵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石牌坊,它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大的石牌坊,共有五门六柱十一楼,建于公元1540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历史了。

现在请大家往前看,前方有一个大门,门开三洞,这便是明十三陵陵区的正门——大宫门。因其颜色为红色,故又称之为大红门。在大宫门的左右各立有一座皇帝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古代皇帝到这来祭陵,至此也必须下马。原来在大宫门的两侧连有40公里长的围墙,设为禁区,重兵把守。其实就是一座为*皇帝而设的“紫禁城”。明朝规定,每年大祭三次,小祭四次。皇帝每次祭陵便在大宫门前下马进入陵区。

在大宫门之后依次是碑亭、石象生、棂星门,这条路被称为神路,下面我把神路上的建筑向各位做一简介。大家请看前面的碑亭,里面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正面是碑文,列述永乐皇帝的功绩,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清朝嘉庆皇帝论述明亡的原因。

在碑亭之后便是整齐地排列于神路两侧的石像生,何为石像生呢?其实就是些石人、石兽等,即为象征生命的石雕,它们将为*的帝王们在另一个世界提供服务。十三陵的神路上有石兽24只,包括狮子、獬豸、骆驼、麒麟、马和大象,每种兽4只,两立两卧。此外还有石人12个,即文臣、武将、勋臣各4人。

在神路的尽头是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当地人又称其为火焰牌坊,此处意为“天门”,即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通过此门后,灵魂便升入了天堂。

我们马上就到了,请大家收拾一下随身物品,带好照像机,我们准备参观十三陵之首——长陵。

明十三陵导游词(四)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众陵之首——长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下,始建于公元142019年,先后历时四年建成,陵内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乐皇帝初为燕王,后从侄子朱允文手中夺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虑到北京地势的重要性,于是在1420年自南京迁都北京。除长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等建筑都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筑。他厚文重武,安内攘外,不但在军事上修筑长城,而且又派人编著了举世名著——《永乐大典》。不但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又派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但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残酷的是采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后,有不少宫妃被赐死殉葬。

长陵的主要建筑有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分为三进院落。自陵门到陵恩门为第一进院落,东南角有碑亭一座,原来无字,立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皇帝看过长陵后在碑的正面有满汉两种文字写了谒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明陵八韵。第二进院落自陵恩门到内红门,院内在汉白玉台阶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国最好的楠木大殿——长陵的陵恩殿,殿内有楠木巨柱60根,当中4根直径为1米以上,大殿现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第三进院落是自内红门至明楼,明楼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楼额上写“长陵”二字,内设“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楼两侧连宝城,宝城中央的高大土丘为宝顶,宝顶下面即是地宫。长陵的地宫尚未发掘,在十三个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宫被打开。

现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秘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吧?参观完长陵后我们就去参观定陵的地下宫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0xx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故事。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xx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0xx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好了,现在车就来到了井冈山山脚下,让我们一起投入它的怀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满天星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南部,行政区划为百草沟镇,林政管理隶林业局,是森林型公园。区内有八大景区、三十六个景点,环抱在群山绿之中,具有“水旷、山幽、雪佳、林秀”的特点,最为美丽的天星湖湖身十八公里,蜿蜒美妙,展布开是一个佳景荟萃、神秘幽深的原始画廊,又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纤尘的休闲之地,在延边州内的风景中独具山水特色。

满天星风景区是由满天星水库为主体构成的,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境内,形状如一条张开大口的蝮蛇,盘踞在丛山密林里,下衔百草沟遗址。

景区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90%,湖的基底是坚实的山体岩石,没有泥土混杂;湖水依靠原始森林里中的山水和地下涌出泉水来补充,清澈见底,泛蓝飘绿,如玉似胨。湖滨旁幽深恬静,倒映着巍峨的山峦,湖中央波光粼粼,犹如飘落的满天繁星,远眺幽深,近观灵秀,湖光山色形成了开朗、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

百草沟遗址是战国至魏晋时期沃沮仁的遗存,是东北东部山区青铜-铁器时代中最有代表性的遗存。其文化内涵丰富,较全面的反映了沃沮人的社会生活,以及同周邻文化乃至同中原文化的联系,对研究中国东陲开发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旅游区域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十分便利。

遗址位于水库旁百草沟镇安田村东嘎呀河右岸的台地上。地势平坦。东起嘎呀河岸,西至窟窿山脚下,南侧为满天星风景区,东部的扣锅顶子山和西部的窟窿山形成了两道天然的屏障,遗址西北2华里处新华闾村后北山坡上有一处与遗址同一时期的墓葬。汪延公路从遗址偏西部穿过。

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的年代跨度较长,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层厚0.8米-1.5米不等,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为铁器时代,下层为青铜时代,在两个文化层中均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及灰坑等。出土遗物数百件,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骨器及卜骨等。

百草沟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除原有一条公路穿过,没有任何乱建房、乱挖渠、乱取土现象,保存基本完好。汪清县文物管理所,设有专职工作看护,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好!我是来自湛江市二十五小导游团的一名导游员。今天,就让我给你们介绍鼎鼎大名的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素有“峨眉山天下秀”之美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的风景名胜区。来,现在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这座山为什么取名叫峨眉山呢?不知道,那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请仔细看这座峨眉山,它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山体轮廓弯曲而柔美,就像少女的面容和秀眉,于是很早人们便称它为“峨眉山”。峨眉山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物王国”、“ 动物乐园” 等。

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拔地而起,称得上是“雄秀西南”。在山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在此,我特意要为大家讲述一下“日出”。这是峨眉山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峨眉山山顶,每当朝阳跳出黄澄澄的天河,千山万岭就变成金色一片。那时,满天的彩霞,殷红的朝阳,西边的白玉般的贡硬雪山,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大家听过李白的一首诗吗?先听一听:“蜀国多仙山,峨眉邈相匹”。你知道他赞美的是哪里吗?对,不用想也知道,是峨眉山。李白赞美峨眉山,不知你们是否也觉得它美。

好了,峨眉山的景色还不止这些呢!剩下的,还是让你们慢慢游玩吧。不过作为一名文明的游客,请保持清洁,不允许在墙上乱涂乱画。祝你们玩得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1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1992年,在“北京旅游世界之最”的评定中,专家学者对十三陵的判定语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x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世界遗产名录》对它的评价如下:“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的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了500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明成祖朱棣)

十三陵的第一个陵是长陵,从永乐七年(公元1409)动工兴建,到永乐十一年(公元l413)玄宫告成。长陵位于天寿山丰峰南面,它是永乐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洪武三年(130)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建文元年(1399)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20)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元永乐。其较突出的历史功绩有:主持编撰《永乐大典》和派遣郑和下西洋。中国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古迹中,有4项是朱棣开创奠基的,他们是北京故宫,北京天坛,北京明十三陵,湖北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皇后徐氏,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永乐五年(公元1420xx年)七月四日病逝,永乐十一年(公元1420xx年),首先被葬入长陵,她是葬入十三陵的第一人。长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宏大,营建时间最长,保存的最好的一座陵。

(长陵布局:长陵祾恩殿)

长陵陵园平面布局为“前方后圆”形制。“前方”,是三进深院落:第一深进院落大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宫门式建筑,门内明朝时东建有神厨,西建有神库,神厨前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朝中期,碑亭尚存;第二进深院落大门为祾恩门,单檐歇山顶。门内即祾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祾”是“祭而受福”,“恩”是“罔极之恩”的意思。长陵祾恩殿是明代帝王陵中唯一保存完整的祾恩殿。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柱,当中4根柱的直径在l米以上,是我国保存最好的楠木大殿,十分珍贵;第三进深院落大门为棂星门,门内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后圆”即指永乐帝的陵墓,它由宝城,宝山,方城,明楼组成。宝城状如圆形城堡,宝城围起来的土山]宝山,宝山下为玄宫。宝城正前方建方城,方城之上为重檐歇山顶明楼。明楼是每座陵墓的标志,也是每座陵墓中轴线上的最高建筑。原碑刻着朱棣原来的庙号“太宗”,后来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改太宗为成祖,但没能换石碑,只是用木雕镶在成祖的石碑上。明楼内立“圣号碑”碑首为“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7个字。

长陵陵园还辖有东,西井。东井在德陵馒头山的南面,西井在定陵西北。“井”内葬有被赐死的殉葬宫妃。

明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怀长路上,处在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于永乐七年(1420xx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1420xx年)完工。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

明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北京故宫五十公里。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当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东而去,好似天然的护陵河。南北贯通的高速路似一条巨龙连接着长陵至故宫。

明长陵为十三陵之首,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公元1420xx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明长陵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考究,此造像是巨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此外陈列着明陵地宫出土文物数百件,播放1956年发掘地宫的实况录像,帮助游人解开地宫之谜。

明长陵,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历经六百年沧桑,仍完好无损,金碧辉煌。它早已被公布为全国第一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权以其宏大的古建筑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和各界专家学者,而且永乐皇帝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有作为的皇帝,所以长陵又是世界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景区

祾恩门

《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

陵宫建筑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明十三陵导游词_北京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导游词范文4篇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因明代迁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于此,故称十三陵。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十三陵导游词字范文,欢迎参考!

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1

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要参观十三陵景区。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群,陵区内葬有明朝的十三个皇帝,二十三个皇后及诸多嫔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于公元1420xx年,位于北京北部的昌平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整个陵区是个小盆地,以天寿山做为天然屏障,左右有龙山、虎山,守住门户,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在这个小盆地内,扇形分布着十三个帝王陵。那么是谁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呢?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那此处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别着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后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他临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文,这使得当时被封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满。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四儿子,当时他的三个哥哥都以*,论资排辈,他才是理所应当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为了争夺皇位,叔侄子俩打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最后,朱棣夺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却不知所终,既不知所终,当然无法建陵,于是明朝的前两位皇帝的陵一个在南京,一个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后,改年号为永乐,希望天下太平,永远快乐,但人岂有不死之理?于是在他继位后不久,便一直筹划着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边地区为自己及子孙们找一块万年寿域。经过多次筛选,最后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黄土山,后改为天寿山。永乐皇帝死后与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长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统及第七个皇帝景泰的时候出了点乱子,由于正统皇帝御驾亲征被俘虏,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为新皇帝。并改年号为景泰。新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希望从此好景常在,国泰民安,但是这年号未能应验,而是好景不长。正统皇帝被放回后,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后来正统皇帝复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场,先被降为王,连死后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统皇帝改年号为天顺,前后做了20xx年皇帝,死后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后,直至亡国皇帝崇祯,死后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区内。现在各位都明白为什么明朝有16个皇帝区却只有13个陵了吧!今天十三陵景区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

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2

各位朋友,请往右侧的窗外看,这是十三陵陵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石牌坊,它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大的石牌坊,共有五门六柱十一楼,建于公元1540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历史了。

现在请大家往前看,前方有一个大门,门开三洞,这便是明十三陵陵区的正门——大宫门。因其颜色为红色,故又称之为大红门。在大宫门的左右各立有一座皇帝下马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古代皇帝到这来祭陵,至此也必须下马。原来在大宫门的两侧连有40公里长的围墙,设为禁区,重兵把守。其实就是一座为*皇帝而设的“紫禁城”。明朝规定,每年大祭三次,小祭四次。皇帝每次祭陵便在大宫门前下马进入陵区。

在大宫门之后依次是碑亭、石象生、棂星门,这条路被称为神路,下面我把神路上的建筑向各位做一简介。大家请看前面的碑亭,里面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正面是碑文,列述永乐皇帝的功绩,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清朝嘉庆皇帝论述明亡的原因。

在碑亭之后便是整齐地排列于神路两侧的石像生,何为石像生呢?其实就是些石人、石兽等,即为象征生命的石雕,它们将为*的帝王们在另一个世界提供服务。十三陵的神路上有石兽24只,包括狮子、獬豸、骆驼、麒麟、马和大象,每种兽4只,两立两卧。此外还有石人12个,即文臣、武将、勋臣各4人。

在神路的尽头是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当地人又称其为火焰牌坊,此处意为“天门”,即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通过此门后,灵魂便升入了天堂。

我们马上就到了,请大家收拾一下随身物品,带好照像机,我们准备参观十三陵之首——长陵。

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3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众陵之首——长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下,始建于公元1420xx年,先后历时四年建成,陵内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乐皇帝初为燕王,后从侄子朱允文手中夺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虑到北京地势的重要性,于是在1420xx年自南京迁都北京。除长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等建筑都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筑。他厚文重武,安内攘外,不但在军事上修筑长城,而且又派人编著了举世名著——《永乐大典》。不但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又派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但他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残酷的是采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后,有不少宫妃被赐死殉葬。

长陵的主要建筑有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分为三进院落。自陵门到陵恩门为第一进院落,东南角有碑亭一座,原来无字,立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皇帝看过长陵后在碑的正面有满汉两种文字写了谒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写的明陵八韵。第二进院落自陵恩门到内红门,院内在汉白玉台阶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国最好的楠木大殿——长陵的陵恩殿,殿内有楠木巨柱60根,当中4根直径为1米以上,大殿现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第三进院落是自内红门至明楼,明楼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楼额上写“长陵”二字,内设“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楼两侧连宝城,宝城中央的高大土丘为宝顶,宝顶下面即是地宫。长陵的地宫尚未发掘,在十三个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宫被打开。

现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秘的地宫是什么样子的吧?参观完长陵后我们就去参观定陵的地下宫殿。

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4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打开地宫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于天寿山的大峪山前,建成于公元1590年。

朱翊钧年号万历,意思是要做一万年的皇帝,虽然没有实现,但也创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项记录,即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10岁继位,22岁就开始为自己修陵,建地宫。整个工程历时六年,耗银八百多万两。他在位48年,几乎不理朝政,终日沉缅于后宫,他好饮酒,经常酒醉杀人,死后葬在了定陵。

万历皇帝有两个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时只是一个贵妃,按明朝规定,皇贵妃死后不能入地宫,于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继位后,追封孝靖为皇太后。孝端皇后和万历皇帝去世后,有将孝靖皇后迁葬到地宫。所以地宫中葬有一帝二后。定陵的地下宫殿于1957年被打开,出土文物3000余件,举世轰动。

目前,定陵已成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景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参观。

整个陵园原来由陵门、陵恩门、陵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及明楼前的左右配殿组成。历经近520xx年的苍桑,原来的陵恩门及陵恩殿已毁,仅存基座。由于定陵的明楼为石质,不怕火烧、故至今保存完好。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陵恩门及陵恩殿遗址。

看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78 字

+ 加入清单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__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骑楼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处旧城区中心地带,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得胜沙路

旧时的得胜沙路是洋行、茶楼、旅馆、货栈、戏院的聚集地。在那个年代,相当之繁华。街上还有间冼太夫人纪念馆(俗称“冼夫人庙”),为纪念在南北朝时期对治理海南有卓越贡献、为安定团结统一开创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现在得胜沙逐渐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新华南路

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一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宣传板招揽顾客。

中山路

中山路是五金灯饰一条街,骑楼与鳞次栉比的霓虹广告辉映,现在主要为温州人的商业街。

博爱路

街边小店销售家电、小商品、服装、鲜花、礼品等,生活气息浓郁。贯穿博爱路的是东、西门市场。东门为海鲜干货市场,西门则是古玩一条街,大大小小古玩摊档沿街而摆。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__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编号:011的“海口市骑楼街(区)”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许多马来西亚等地的老华侨们在每年回国祭祖的时候,总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转转,给身边的孙子讲讲这里当年的故事。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南洋街上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物局以及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正致力于“海口骑楼建筑保护和综合整治项目”,评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进而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海口的骑楼老街纳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风景区。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刘梦月,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黄山吧!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登黄山可从前上或后山上。慈光阁是前山票房,今天我们就从前山上。大家跟我横穿公路走台阶道。前面就是半山寺。半山寺因为在玉屏楼和慈光阁中间而得名,“半山寺”为刘将军手书,寺前可看“金鸡叫天门”等景点。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黄山奇松。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欲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昵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的妙不可言。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徐霞客在游历黄山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黄山的怪石。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孔雀戏莲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的又似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如:“苏轼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

下面让我为大家再介绍一下瀑布吧!九龙瀑布是黄山瀑布中最为美丽的一条瀑布。它位于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在云古寺和苦竹溪一带,九龙瀑汇聚了天都、玉瓶、炼丹、仙掌诸峰的山泉溪流,壮大了声势。分成了九折从悬崖上飞流而下。每一折便跌水一次,下面便成一个水潭,水潭满溢再继续下跌,形成第二折。如此盘旋折叠共达九次,故得九龙瀑布。

今天给大家介绍到这儿,大家好好休息,明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O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阴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常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市区内有闻名全国的温泉。

各位团友,今天我讲解的内容是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它近300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它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白马寺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陕西天台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独绝——石梁飞瀑!世界上有瀑无梁,有梁无瀑的景观很多,唯独石梁的瀑布是由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与瀑布结合的“上梁下瀑”景观——石梁飞瀑;周边很多的瀑布,构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群;还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济公新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4.5米,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佳的养生和避暑胜地。这里“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公园内14种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最珍奇的要数云锦杜鹃了,堪称华夏奇观,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有千年古茶——天台山云雾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在中国名茶排名第六。三国时,葛玄来此炼丹、植茶养身,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此茶经传福建转至杭州,成为国际名茶西湖龙井茶,还东传日本、韩国,经同工酶分析考证,有“江南茶祖,日韩茶源”之说。

还有千年古寺——华顶讲寺;千秋茅蓬——养生别墅。还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学习书法之地,是兰亭书法文化的源头,有李太白读书堂等。

赤城山,是天台山标志,与世界遗产的四川青城山齐名。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之美誉。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济公少年读书地悟月楼、济公院等。赤城山是一座全国也不多见的佛道双栖名山。其中济公院由中国社科院院士齐康设计,被评为浙江省旅游风景优秀建筑,并荣获全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这是非常不易的。

有“游黄山天下无山,游琼台仙谷天下无谷”之说。景区内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有王乔、葛玄、司马承祯、吕洞宾、张伯端等高道的仙迹;有孙绰、李白、孟浩然、陆游等名家的佳作。还有投资42个亿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景色可与桂林山水相蓖美!

“周旋天纲以虚无为场,跨蹑地络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写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之一的盛大网络公司旗下,“永恒之塔”游戏的实景所在地。内有游戏用户家园、永恒之塔、“天龙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台四万八千丈,一领龙穿秀江东”之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穿过彩绘绘画的山洞就来到了散养区了,首先看到的是天鹅,黑天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而澳大利亚珀斯又有黑天鹅的故乡之称。而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二十多只,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小天鹅即破壳而出。刚出壳的小天鹅毛色灰白色,几天后即可下水游泳了,三、四月龄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6月龄后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型和体重了。

再往上走,我们就会看到蓝孔雀和白孔雀,我们可以用红色的手绢在它们眼前晃一晃,因为孔雀爱比美,可能会开屏哦。大家知道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还是雌孔雀吗?对了,是雄孔雀开屏,那你们知道雄孔雀为什么开屏吗?这是因为开屏是它们求偶的一种方式,它开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防御外敌,当它们身体受到威胁,或侵害时,用尾巴上的“眼睛”吓退敌人。蓝孔雀原来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它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它们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由于孔雀吃年幼的眼镜蛇,因此在印度它们非常受欢迎,在许多地方它们不会遭到捕猎,它们可以非常亲人。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散养区的最里边我们可以看到鸳鸯,鸳鸯害羞、怕人,因此,在游人多的地方,不容易看到。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水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咱们看到的天鹅才是一夫一妻的典范,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

现在大家游过了天趣苑,前面将要到的是红叶谷景区唯一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兴教寺。在这里沿途大家也可以欣赏一下这一段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廊,也被习惯地称为文化墙壁,上面作品都是出自于一些有名气的书法家和作家之手,这些作品可能会为一些研究和爱好书法的朋友们提供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域,以马帮为首要交通器材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换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很黑白凡的区域称呼,是一条天下上天然风物最壮观,文化最为隐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储藏着开拓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昌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毗连川滇藏,延长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约莫形成茶马古道汗青照片。

茶马古道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颠末本日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域一条重要的商业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上风的货品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久长的汗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9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东经110度35分,北纬20度05分,地址在得胜沙路—长堤路老街区。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20__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骑楼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处旧城区中心地带,

海口骑楼老街主要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1920__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所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建筑虽然十分欧化,可墙面上细致雕刻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形成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20__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

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

骑楼老街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历史人文色彩丰富多样,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还有当时衣锦还乡的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当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成为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张若晴,你们就叫我张导。对了,这次我们一起去游览的是被誉为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九寨沟。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正是冲着九寨沟的水,现在,我就带你们去看看这水吧!九寨沟的水,纯净碧绿,四周有千年古木和奇花异草。倒影斑斓,气象万千。夏日的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荫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枝和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着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在这片原始而神秘的土地上,几乎所有的水都是碧绿的,晶莹剔透、清纯洁净,那样微微地荡漾着,将夏日的暑气都消解在这水中了。这里的鱼,自在而旁若无人地游着,在3000多米的高原上,让人感叹鱼像在天上游着。山水相映,林水相亲。请游客再来看“五花海”顾名思义,它有五种颜色,在水底有五朵绽放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于水下的沉木互染,显示出团团色彩。

看过“五花海”,跟着我往前走,来看看“珍珠滩”吧,“珍珠滩”瀑布宽200米,落差最大的可达40米,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珍珠滩”激起以万计的水,阳光照射,晶莹夺目,像无数珍珠,满珠滚动。大家可不要制造垃圾,不然,美丽的“珍珠滩”既要“毁容”你又要被罚款了!

当然,美丽的风景少不了美丽的传说,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传说也同样的美丽。

传说在十分遥远的年代,神女的情人送给她一面宝镜,神女因兴奋而不慎失手把宝镜摔成了108块,这108块碎片便成了108个被称作“翠海”的彩色湖泊。

我的讲解到这儿结束了,别的奥秘就请大家亲自探索.体会。愿美丽的九寨沟会给你们带来美好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海南海口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友们,现在我们已经上了东线高速公路,和大陆不一样,海南没有明显的城乡结合带,一出城就是广阔的原野。无论你把目光转向何方,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小草和树木绿油油的,向你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来旅游的朋友不仅眼睛绿了,心也绿的。

朋友们,海南岛森林覆盖率高达51.6%,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值13%,被称为“绿色明珠”,来海南旅游的朋友感觉最舒服的便是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绿色和蓝色,鼻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气。这里的山水之美,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们大家自己用心去体会:椰树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软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观世音是慈爱富态的美、黎村是原始古朴的美、蛋民是劳动顽强的美,泰国红艺人是身材艺术的美,朋友们,海南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说到美我就想起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和尚辩论,却总也辩不赢。有一次他们下棋的时候,苏东坡突然说了一句:“大师,你在我的眼里象一堆狗屎!”谁知佛印和尚并不生气,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声“阿弥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里却是一尊金佛。”苏东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诉了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她想了想说:“哥哥,你又输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说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们,由此可见“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恶劣的心态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丑陋的,无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开心的是西岛、最刺激的是潜水、最神秘的是兴垄最好吃的是海鲜,最有趣的是南湾猴岛,最有乡野气息的就是万泉河瓢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美,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轻松。下面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哎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不鼓掌谁就说我丑,哎——,很好,谢谢大家的掌声,后面还有一句呢,谁要说我丑我下车就走(笑声),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的审美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嘛!我呢,是 一名专职导游员,我的名字叫 ,有缘坐在一辆车里就是一家人了,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们同吃、同游、同乐还同“居”(驹),哎,怎么就同居了,有些游客问,古时候不就把车叫驹吗?难道我们还不是同居吗?只要你需要我,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明十三陵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本文来自织梦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明十三陵(14张)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去十三陵的路上,必要经过昌平西关,自然会看到李自成铜像。据说,这座铜像始建于1994年,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张照旭。原放置在北京德胜门外十公里的小营口,也就是当年李自成向北京城进军的地方,后来为了修高速公路,就把李自成塑像移到了昌平西关,放在了十三陵门口。李自成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他造反20xx年,执政仅仅42天。真正登上大顺王朝的宝座,也就是一两天。在他身上最明显地体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展开阅读全文